05.29 萬曆三大徵,明朝的滅亡從此開始拉開序幕

萬曆三大徵指明神宗萬曆(1573年—1620年)年間,先後在明朝西北、西南邊疆和朝鮮展開的三次大規模軍事行動。分別為李如松(李成梁長子)平定蒙古人哱拜叛變的寧夏之役;李如松、麻貴抗擊日本豐臣秀吉政權入侵的朝鮮之役;以及李化龍平定苗疆土司楊應龍叛變的播州之役。這三場大戰鞏固了中華疆土,維護了明朝在東亞的主導地位。但是,對於任何一個處於巔峰的王朝來說,都是一次要耗盡國力的舉措。況且發動戰爭不僅僅是消耗國力這樣簡單,所要承擔的是戰爭之後的一切後果。當然,歷史告訴我們萬曆這三次戰爭都勝了,可是勝利的意義卻無法讓明王朝的車輪走向正規,反而朝著衰亡的方向越走越遠。

萬曆三大徵,明朝的滅亡從此開始拉開序幕

一、 西北方, 寧夏之役,又稱明平哱拜叛亂。

哱拜原為蒙古人,嘉靖年間投降明廷,以功升都指揮。暗中蓄養亡命之徒。萬曆十七年(1589年),哱拜以副總兵致仕,其子哱承恩襲為指揮使。萬曆二十年三月,哱拜與劉東暘殺寧夏(今銀川)巡撫黨馨及副使石繼芳,焚燬公署。逼總兵官張惟忠以黨馨“扣餉激變”奏報,連陷河西四十七堡,佔寧夏為王。全陝震動。

三月四日,總督魏學曾恢復河西四十七堡,唯寧夏鎮遲不能復,調副將麻貴馳援,又調李如松為寧夏總兵等進行圍剿。兵部尚書石星計劃以黃河之水灌淹寧夏城,魏學曾力主招安。萬曆帝將他革職查辦,以葉夢熊取代魏學曾。九月,劉東暘殺土文秀。哱拜自盡,哱承恩等被部卒何世恩擒下,在西安被處死。至此寧夏平定,夢熊居功不傲,“讓功學曾及諸將敢戰者”,官復原職。

朝鮮戰爭。

萬曆三大徵,明朝的滅亡從此開始拉開序幕

二、西南方,播州之役是萬曆年間鎮壓楊應龍叛亂的一場戰爭。

唐朝末年楊端割據播州,洪武五年(1372年),楊鏗降明,此後被視為苗疆土司,前後歷經二十九代。萬曆十四年(1586年),又賜楊應龍都指揮使銜。萬曆十七年楊應龍叛亂,燒殺擄掠。時叛時降,反覆不定。萬曆二十七年(1599年)二月,貴州巡撫江東之以都指揮使楊國柱討之,楊朝棟等迎戰于飛練堡(今貴州翁安東北),明軍奪佔三百落,楊軍佯敗設伏於天邦囤。楊國柱不知是計,一戰失利,國柱戰敗被俘,罵賊不屈,與經歷潘汝資等俱死,三千人全軍覆沒。明廷遂罷免江東之,以郭子章代之。起用前都御史李化龍兼兵部侍郎,節制川、湖、貴州諸軍事。 織夢內容管理系統

萬曆二十八年,李化龍指揮明軍分兵八路進發——總兵劉綎出綦江(播州的北面),馬禮英出南川,吳廣出合江,曹希彬出永寧,童無鎮出烏江,朱鶴齡出沙溪,李應祥出興隆衛,陳璘出白泥,每路約三萬人,共計二十餘萬人。明軍一路勢如破竹,其中又以劉綎部最善戰,三月二十九日破婁山關(今貴州遵義縣北九十里),婁山關既失,播州無險可守。四月十六日楊應龍退守海龍囤(貴州遵義西北)。五月十八日,明軍會師於海龍囤下,輪番進攻,楊應龍則令士兵以滾木、礌石阻擋。應龍的第一勇將楊珠為炮擊死。六月劉綎大破大城。六月初六日,楊應龍知大勢已去,與二妾周氏、何氏自縊死[1]。其子楊朝棟、弟楊兆龍,應龍妾田雌鳳等被捕,明軍入城,播州全境平定。此役前後歷時114天,耗費了湖廣、四川、貴州三省財力,約二百餘萬兩。十二月,李化龍班師回朝,磔楊朝棟、兆龍等於市。平播之役後,明廷取消土司制度,實行改土歸流,置遵義、平越二府。

萬曆三大徵,明朝的滅亡從此開始拉開序幕

三、朝鮮戰爭

萬曆朝鮮戰爭,又稱朝鮮壬辰衛國戰爭;日本稱之為文祿之役,第二次稱之為慶長之役,或合稱為文祿慶長之役,朝鮮征伐,徵韓;南、北韓稱之為壬辰倭亂,第二次稱之為丁酉再亂;中國稱為朝鮮之役,與寧夏之役、播州之役合稱為萬曆三大徵。這場戰爭由日本前關白豐臣秀吉在1592年(壬辰年,中國萬曆年間,日本文祿、慶長年間)派兵侵略朝鮮引起。因中國是朝鮮的宗主國,故向中國求援,明神宗應請求派軍救援,明朝聯軍最終獲勝;日本佔領朝鮮並以之為跳板進攻中國的企圖破滅,豐臣秀吉也在戰爭末期死去。他死後不久,日本軍隊全部從朝鮮撤退。

由於三次大規模的征戰,對於明朝的國力消耗十分嚴重,好在張居正的改革對於明朝軍事和財政有很大的提升,否則萬曆時期明朝政權就可能崩盤了。而且從三大徵裡的戰爭發展來看,也能夠說明這一點。

在這三場戰役中也是英雄輩出,最最傑出的帥才就是李如松,他的老師便是曾擔任胡宗憲幕僚,助其擒徐海、誘汪直的明代文學家、書畫家、戲曲家、軍事家徐謂徐文長。徐文長將一生所學教於這位天才少年。在朝鮮戰爭中李如松充分利用所學抗倭戰術,將日本自詡為英雄人物的豐臣秀吉打的落花流水,真叫人拍手叫好。

萬曆三大徵,李如松參與或指揮了其中兩場戰役。綜觀李如松一生用兵,深諳兵法,奇正相輔,一往無前,悍勇有貔虎之威,狡計有梟狐之謀,平壤攻堅戰石破天驚、碧蹄館遭遇戰打得氣壯山河、龍山奇襲戰一劍封喉。《明史》稱讚道:“將門有將,得無愧乎”。

萬曆三大徵,明朝的滅亡從此開始拉開序幕

所以,戰爭永遠不能給人類帶來好運,勞民傷財,一個朝代的興衰可能就是幾場戰爭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