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秦朝的發源地在哪裡?

蘇秦平


  秦的發源地是西犬丘,也就是現今的甘肅省禮縣大堡子山附近。



(大堡子山遺址)

依據主要有兩方面,一是根據史料記載,秦人的先祖大駱與秦非子所居的“西犬丘”及早期秦都邑,就在今甘肅東南部的隴南及天水一帶。二是大堡子山遺址,考古發現當時的秦僅為西周的西垂大夫,發現了諸侯級墓葬及陪葬坑,符合歷史記載。秦人在西犬丘有西垂宮和西畤,因此甘肅禮縣是秦最早的發源地。

秦的第二個發源地是秦邑,現甘肅省清水縣東北與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根據李崖遺址考古發現,此處正是秦人先祖秦非子封邑所在地。秦邑嚴格意義上應該算是秦的第二個都城,第三個都城汧(qiān),位於現陝西隴縣東南。秦從第三個都城才遷到陝西,直到最後的一個都城咸陽。


秦人及秦的發源地的形成過程

秦人的祖先大費(伯益)是黃帝之孫顓頊(zhuān xū)的後裔,舜賜大費嬴姓。大禹繼位後,大費被任命為總執政官,啟建立夏朝後,大費繼續成為啟的卿士,一百多歲時病死,夏朝給予厚葬。

大費有兩個兒子,長子大廉和次子若木。大費幫助大禹治水成功後,若木論功行賞被封到古代的徐城。若木的玄孫名叫費昌,此時正是夏桀統治後期,各諸侯互相侵伐。商湯部落崛起,費昌於是投奔了商湯。


費昌之孫名為中潏,任商朝西戎(甘肅省)守土官。中潏之子蜚廉,善於奔跑;蜚廉之子惡來,力大如牛。父子二人均在西部戎人地區,保衛商朝邊疆。周武王死後,飛廉在商邑叛亂,周成王討伐,後在商奄殺死飛廉。

周成王將部分“商奄移民”遷到西部朱圉山(甘肅甘谷)抵禦戎人,而這些西遷的商奄之民正是秦的先人。大駱為蜚廉五世孫、惡來四世孫,秦國始封主秦非子之父。秦非子在周孝王時期居住在犬丘,善於養馬。


周孝王為了重振王室,抵禦北方戎人的侵擾,於是在汧水、渭水之間的區域選擇了一塊牧場。秦非子因養馬有功,被周孝王任命為養馬主管。後來周孝王為了獎賞和表彰非子的功勞,便把秦地賜給非子,號稱秦嬴。秦非子就成為秦國的第一任君主。

秦非子死後,西戎族反叛周朝,滅了犬丘大駱的全族。周宣王命秦非子曾孫秦仲討伐西戎。秦仲最後死在西戎人手裡,秦仲長子即位,就是後來的秦莊公。周宣王命莊公兄弟五人率領七千兵卒討伐西戎,西戎大敗,犬丘被收復。


周宣王於是將秦地和秦人祖先大駱的封地犬丘,一併賜予莊工兄弟,任命他們為西垂大夫。秦國出現了兩個封邑,一是秦邑,一是犬丘。秦莊公去世後,秦襄公繼位。後來秦國被周王朝賜予諸侯地位,從此進入了輝煌的大秦時期。

秦國先後歷經九個都城,分別是西犬丘(甘肅禮縣)、秦邑(甘肅清水)、汧(陝西隴縣)、汧渭之會(陝西寶雞)、平陽(陝西眉縣)、雍城(陝西鳳翔)、涇陽(陝西涇陽)、櫟陽(陝西臨潼)、咸陽(陝西咸陽東北)。


軒顏說史


甘肅禮縣.因為禮縣離天水只有幾十公里.秦皇故里.秦國的發源地.秦國的第一都城都在甘肅禮縣.大堡子山就是秦國的見證.禮縣博物館裡的文物就是秦國最後的證據.禮縣出土的文物上過美國時代週刊.在巴黎.乃至世界都比較轟動.全國各大城市博物館都有禮縣出土的秦國文物.每件都精美絕倫.數量之大.規模之大.足以證明秦國在當時的禮縣多富有強大.很可惜禮縣大堡子山的墓葬群早就被當時天水的商人販賣到世界各地.三座大山都被盜竊一空.你們所看到的這些寶貝是在大堡子山西漢水對面的找坪園頂山的貴族墓裡的陪葬品.這只是貴族墓.不是國君級別的.想象一下大堡子山裡的文物應該比這更牛逼了.很可惜都被流失海外無緣見一面.這只是冰山一角啊.都是套裝.幾件為一套.比較震撼.看看這些秦國早起的物件就知道秦國大一統是遲早的事.禮縣出土的戰車都是鑲金的.出土的金飾品規模之大.想想一下在那個年代戰車都是黃金.金光閃閃.閃瞎敵人的雙眼.而且中國黃金記載最早是漢朝.當時秦國在甘肅禮縣的時候要早差不多一千年吧.那時候的秦國在西周末年就已經用用上了黃金戰甲戰車.是多麼的牛逼啊.看了禮縣秦文化博物館的文物就知道當時秦國有多麼發達了.先進的武器.天下遲早是他們的囊中物.禮縣在古代確實牛逼.當時的秦國故地也就是現在禮縣永興鎮.永坪鎮.祁山鎮.鹽官鎮這四大重鎮.永興鎮是古都之地.鹽官是產鹽的地方.祁山永坪是軍隊的住所.禮縣以西是金礦的開採區.可謂秦國經濟軍事一體發達.天水周邊都是秦軍的駐紮地.禮縣大堡子三座大山都是秦國最高首領的墓穴.可以斷定的是比較近的秦莊公.秦襄公.秦文公.在往前估計就是大夫之類的.禮縣大堡子附近的這山山水水.以前經常遭盜墓賊的毒手.每座不起眼的山幾乎都有寶貝都出土過寶貝很可惜都流失在別人之手.





甘肅小君


那肯定在天水。天水,位於甘肅省東南部,關中平原圈西側,從地理位置來看應該是關中平原圈的重要城市,天水史上曾名上邽,秦州,傳說中伏羲和女媧的誕生地,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有著“羲皇故里”之稱。這裡是大禹治水後最早出現“秦人”的地方,更是秦文化的發祥地。西周時期,秦襄公因保衛周王朝有功,被封為諸侯國,封岐山以西之地為“秦”國,而在秦始皇統一中國前,秦只是一個諸侯國的名稱,此時的秦國面積是岐山西側以天水為中心的往外輻射的面積劃分。與現代的陝北高原,關中八百里秦川,陝南山地組成的“三秦”比起來,最早的“三秦”包括了八百里秦川以西的隴東,天水一代的秦始國。即便在當今,天水也有一種濃厚的秦文化氣息,從秦州到秦安,秦文化在這裡有種歸屬感的安逸;起於天水,盛於長安的秦腔在這裡留有古老的餘韻。確切的說:秦朝的發源地在天水。(圖片來自網絡)











老漁破船


秦朝人的祖先是商紂王手下名將飛廉之子惡來。秦人先祖嬴姓部族早在殷商時期就是鎮守西戎的得力助手,頗受商朝重視,為商朝貴族並遂為諸侯。商朝滅亡後惡來自殺,他的後人們為了生存為周天子養馬,並靠此積累了力量。

周孝王六年(前905年),秦先祖秦非子因養馬有功被周天子封為附庸國。當時的重心還不是後來的咸陽,治都於秦邑(今甘肅省甘肅省天水市清水縣東北地區),使復嬴氏祀,號曰「秦嬴」,秦國伊始。公元前821年,秦莊公擊敗西戎,被周宣王封為西陲大夫,再次賜以秦(天水),即大駱之族所居的犬丘(天水)之地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西戎所攻殺,秦襄公因率兵救周有功,而得到周平王的賞識。 公元前770年,秦襄公派兵護送周平王東遷,被封為諸侯,又被賜封岐山以西之地。 那時候那片土地已經被西戎拿下,東周公開表示把原來那片如今已經被西戎佔領的土地傳給秦部落並封為諸侯,還表示只要秦部落,如今已經可以說是秦國,只要西進拿下的領土,都是合法的。自此,秦國正式成為周朝的諸侯國。

通過多代秦國君王拼死搏殺,秦國驅逐了西戎,北狄等眾多蠻夷部落,佔據了肥沃且易守難攻的關中之地,並逐步將力量擴張到中原,漢中乃至巴蜀等地,並長期與中原大國晉國展開了爭鋒,後來三家分晉還是與魏為了爭奪河西之地拼殺。

秦地當時最為貧瘠,百姓窮苦卻吃苦耐勞,又有無數能幹的君王,經商鞅變法,實力徹底不斷增強,又有白起等千年難遇的名將,將東方六國打得心驚膽顫。到了嬴政時期,終於滅掉六國完成統一,成就秦朝。雖然二世而亡,但其車同軌,書同文,錢幣通,又派兵將百越等地納入華夏的版圖,修建長城抵禦北方遊牧民族的劫掠,卻是影響了中華幾千年,是整個華夏逗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








尋雲幽星


歷史控專心為您答疑解惑:

秦人始居於今甘肅東部一帶,與戎人雜居錯處,由於其遠離中原周文化區,秦人最開始也被中原各國視之為西戎。 據《史記·秦本記》記載,秦的祖先最初居住在“西犬丘”。 秦人本與戎人雜居,因此與西戎一樣善於養馬,周孝王時期,秦人首領秦非子因為周天子養馬有功,而被封為周王室附庸,賜姓嬴! 秦非子建都秦亭,在今天水張家川縣境內,後居“西犬丘”,1993年發現的甘肅禮縣大堡子山墓地,被認定為秦國第一大陵園——西垂陵園。 因此,禮縣也被認定是中國古代重要史書《史記》所記載的秦人發祥地“西犬丘”所在地,是秦族和秦文化真正的發祥地!

歷史控


秦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王朝,並結束了分封制實行郡縣制。秦王嬴政是中國第一位皇帝,也稱秦始皇。

秦朝之春秋戰國時期諸國之一,佔據的位置大概就在今陝西及附近地區,特別是到了戰國時期,秦國實行一系列改革之後慢慢的強大了起來,最後戰勝六國,一統華夏,定都咸陽。

所以秦朝的發源地:今陝西咸陽地區


半夢半醒半真半假


秦的發源地是今天的天水市清水縣秦亭鎮,非子因善於養馬,得到周孝公的賞識,獲封秦地,成為秦國始封君,號稱秦贏,有了封地秦國才真正的成立了。

有人說,甘肅禮縣的西犬丘是發源地,其實西犬丘是非子老爸大駱的地盤,只能勉強說西犬丘是贏氏的發源地而並不是秦國的發源地。


書隅兵隅


“周武王既克殷,乃設三監於殷。武王陟,商邑興反,殺三監而立錄子耿。成王…殺錄子耿,飛廉東逃於商奄氏,成王伐商奄,殺飛廉,西遷商奄之民於邾圄,以御奴徂之戎,是秦先人。”

以上出自清華簡系年。邾圄據考證大概就是甘肅禮縣西縣一代。大駱的封地犬丘就在這附近。非子的秦邑,譚其驤認為是在附近的張家川縣。

綜合來說,我認為還是犬丘所在的禮縣西縣這片作為秦的發源地比較合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