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7 膝關節不穩容易受傷?骨科醫生講解:如何增強膝關節穩定性?

我們之前談了膝關節的損傷,也知道了膝關節很多結構損傷後難以自行修復,必要時需要藉助手術完成,但是手術後膝關節的功能與健康的關節相比還是有差別的。

所以,瞭解如何加強鍛鍊,增加膝關節的穩定性,減少運動中關節受傷的風險是十分必要的。今天我們就來談一談膝關節的穩定性。

膝關節不穩容易受傷?骨科醫生講解:如何增強膝關節穩定性?

膝關節不穩容易受傷?骨科醫生講解:如何增強膝關節穩定性?

一、膝關節的穩定性

1、膝關節的穩定性

脛骨與股骨關節面、髕骨與股骨關節面對合良好,膝關節在正常範圍內可以自如的活動,但是活動度有一定範圍且在靜態及運動中可以保持。

2、維持膝關節穩定的主要結構

脛骨、股骨、髕骨,關節的韌帶、半月板、關節囊,肌肉、肌腱、軟組織等。穩定性主要來源於韌帶的被動收縮,關節幾何結構,肌的主動收縮及骨的承重作用。

膝關節不穩容易受傷?骨科醫生講解:如何增強膝關節穩定性?

膝關節不穩容易受傷?骨科醫生講解:如何增強膝關節穩定性?

3、膝關節不穩的原因

大多數原因為膝關節4大韌帶(前交叉韌帶、後交叉韌帶、內側副韌帶、外側副韌帶)1條或多條的損傷;關節周圍肌群力量薄弱。

4、膝關節不穩的表現及危害

1)表現:在靜態或運動中脛骨與股骨關節面良好的對位關係破壞,膝關節活動度增加,表現為脛骨相對於股骨向前、向後、向內、向外的距離或旋轉角度增加。

2)危害:關節結構(韌帶、半月板、骨)損傷的風險增加。

膝關節不穩容易受傷?骨科醫生講解:如何增強膝關節穩定性?

二、如何增強膝關節穩定性

1、肌肉鍛鍊

通過第一部分的描述,我們瞭解了維持膝關節穩定的主要結構為骨、韌帶、半月板、關節囊和肌肉(腱),我們可以主動鍛鍊增強的只有肌肉的力量。

因此如何鍛鍊關節周圍肌肉群,增強肌肉力量維持平衡,限制關節活動度而避免受傷成為增強關節穩定性的關鍵。
1)伸膝肌群鍛鍊:

①坐在椅子上,將雙足平放在地上,然後逐漸將左(右)膝伸直(可以在小腿處綁縛沙袋以增加訓練效果),並保持直腿姿勢30秒鐘,再慢慢放下。雙腿交替進行,每組重複練習10-20次,每天練習2-3組。

②上身挺直背靠牆壁,雙足略寬於肩兩側開立,腳尖指向前方,半蹲保持大腿接近水平,每次堅持1-2分鐘,每天堅練習2-3次。

膝關節不穩容易受傷?骨科醫生講解:如何增強膝關節穩定性?

膝關節不穩容易受傷?骨科醫生講解:如何增強膝關節穩定性?

2)屈膝肌群鍛鍊:

①俯臥於床上,一側膝關節屈膝,儘量最大程度靠近臀部,並保持30秒鐘。兩腿交替進行,兩腿交替進行,每組重複練習10-20次,每天練習2-3組。

②站立位,手扶牆或桌椅以保持平衡,單足伸膝站立,另一側下肢屈膝,使足跟儘量接近臀部(可在可以在小腿處綁縛沙袋以增加訓練效果),並保持30秒鐘。兩腿交替進行,每組重複練習10-20次,每天鍛鍊2-3組。

膝關節不穩容易受傷?骨科醫生講解:如何增強膝關節穩定性?

膝關節不穩容易受傷?骨科醫生講解:如何增強膝關節穩定性?

3)本體感覺的鍛鍊:

膝關節的韌帶、關節囊及其他軟組織中富含本體感受器。實驗證明,上述肌肉鍛鍊、核心肌力鍛鍊不但可以增加肌肉力量,還可以增強本體感受器的功能。這樣在運動中可以更加準確的感受到關節的相對位置並更加及時的反應給神經中樞,調節相應關節肌群的收縮與舒展,維持關節在適當的活動度內活動。

2、修補損傷結構

對膝關節損傷產生的不穩定要給予及時而恰當的治療,是防止膝關節穩定性進一步丟失的重要措施。肌腱、韌帶、關節囊、半月板的損傷,還有膝關節各種軟骨或骨損傷均可能引起膝關節的不穩定性增加,而膝關節不穩定又會加重這些結構的損傷形成惡性循環,所以需要及時治療。

通過上述介紹,大家瞭解了膝關節的穩定性的意義,也瞭解瞭如何增強關節的穩定性。讓我們鍛鍊起來,保護好我們的膝關節,降低它受傷的風險,這在一生中都會使我們受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