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從優質教育培養的角度看,兩歲半孩子有必要上託班或早教嗎?

花逝戀夕


2歲半的孩子沒有必要去託管班或者早教班,但是不能少了早教,最好的早教是父母對孩子教育,而不是扔給早教班。

需要對孩子進行怎樣的早教?

代表孩子智力發育水平的能力有認知能力、語言能力、運動能力、自理能力、社會能力、創造力等。要從這幾個方面給孩子做早教。孩子就會贏在起跑線上。

1、認知能力:

給孩子買一些喜歡的玩具,如小車、積木、毛絨玩具等,讓孩子通過認識不同的玩具認識這個世界

利用家裡的工具、器具,讓孩子運用五官去感受他們,實現對事物的多維探索。

帶孩子外出的時候,也注意讓孩子觀察周圍的事物,認識花草樹木、車輛、建築等一切有形的東西。

2、語言能力:

多和寶寶說話、多給寶寶讀書、給寶寶唱兒歌、和寶寶說童謠,通過這些方式促進寶寶的語言能力發展。

孩子一般在1歲左右會說出爸爸、媽媽這些簡單的語言,但是他的聽力在胎兒期就已經發展起來了,所以不要以為孩子不會說就不跟孩子說話,他都能聽懂。對孩子進行大量的聽力輸入以後,孩子在該說話的時候,就會把以前輸入的語言表達出來。

3、運動能力:

運動是一切能力的基礎,所以一定要重視孩子的運動能力。

運動能力包括大動作和精細動作,孩子的大運會從趴著、翻身、會坐、會爬、會站、會走逐步發展起來,在這期間,大人要給予協助和鼓勵,幫助寶寶發展大運動。

同時要注意發展寶寶的精細動作,也就是手的靈活性,一步步的從吸吮拇指、用手抓握東西、用手捏起小東西、自己會拿勺子、會用筷子、會撕紙、會扔東西、會穿針引線等發展起來,家長要給予積極的指導。

4、自理能力:

孩子剛出生的第一年能力很差,吃喝拉撒都需要大人的照顧,一歲以後就要開始鍛鍊孩子的自理能力,讓孩子慢慢學會自己上廁所、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飯這些生活自理問題。

5、社會能力:

孩子也是一個社會人,不僅要和爸爸媽媽等家人接觸,以後還會和小朋友、老師、陌生人打交道,所以要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我們要正確回應孩子的要求,帶孩子和小朋友多接觸,逐漸讓孩子和形形色色的人建立連接。

6、創造力:

創造力是孩子的一項重要能力,是當今社會迫切需要的能力。給孩子準備畫紙、畫筆、樂器、智力玩具,讓孩子發揮各種創造力,自己自由的畫畫、創造出腦海中想要的東西。大腦在使用中逐漸發展起來,不使用就會退化。

總之,做早教其實父母給孩子做是最好的,因為父母和孩子相處的最多,送去早教班一兩個小時,怎麼比得上父母在家的全天候貼心陪伴呢?

二胎寶媽,高級育嬰師,個性化訓練指導師,多平臺原創作者。愛孩子、愛生活,願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凝媽悟語


有條件的話,還是可以送孩子去上早教班的。

我寶寶兩歲四個月還不會說話,只會叫爸爸媽媽這些簡單的詞,眼看著其他家同齡的小朋友都會背唐詩唱兒歌了,我是急的團團轉,家裡每個人都陪孩子說話,給孩子講故事唱歌,語言環境挺好的。後來醫院也去了,檢查一切正常,到孩子快兩歲半的時候,我帶她去參加了一節早教體驗課,老師針對每個孩子的特點,有不同的方法。我覺得不錯就報名了,每週去一次,一對二。現在孩子兩歲八個月,說話已經非常清楚,我認為和老師讓她開口說話的方式還是有很大關係。目前專注力,記憶力,邏輯性等都建立的不錯,讓我很驚喜。

現在的早教班都有試聽課,可以根據自家孩子的具體情況多瞭解,和老師多溝通。

祝寶貝健康成長~



熙攘小窩


上不上早教其實都是個人選擇,有條件的話可以有選擇性的上一些。不過零點老師建議選擇時要謹慎,千萬不要在進行過早的機械訓練,如算數、背詩等毫無意義的課程。

適合這個年齡段的活動有:

1.體能遊戲類(律動遊戲、爬、跳、跑等訓練身體大肌肉的活動)。

2.智力開發類(拼圖、樂高等)

3.社交類如角色遊戲等,這個年齡最主要還是朵提供機會讓孩子有機會和同伴們遊戲和相處,從而發展他們的社交能力。


零點學苑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吧。

從早教機構工作這麼久了,見到過32天到3歲的寶寶。所以可以很負責任的告訴您,兩歲半不應該是上早教了,而應該開始準備向幼兒園過度了。也就是要考慮上獨立課或者是早幼銜接課了。

很多早教機構會專門設計類似課程,月齡就是從2歲半開始,目的就是為了幫寶寶度過分離焦慮。



按照早教界的理論,0-6個月開始,就可以帶寶寶體驗早教課程。為什麼?

0-6個月的寶貝,剛來到了這個溫暖的世界,與之前居住的子宮完全不同。


一切對他們來說都是很好奇的。

對他們來說,這個階段最重要的目標,就是來適應這個世界,家長們的關愛,完成對外界的第一步學習,尤為重要。



0-6個月,孩子們的大腦 ,已經發育到咱們成人的50%。早期教育最黃金的時間就是在這個時候。


所以其實從孩子們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經在無時無刻不在學習外界了。他們會通過視覺,聽覺,觸覺,味覺,嗅覺五大感官來學習。



這些看起來很平常和簡單的學習,對孩子以後的能力打下了非常重要的基礎。


早教課堂之所以專業,是因為它會按照孩子的最近發展區,設計活動和內容。例如0-6歲的寶寶上課,會有非常多觸覺方面的遊戲,羽毛,鵝暖石,刷子,紗巾…….


這些活動都會讓寶貝們感受觸覺學習,觸覺學習在這個月齡段非常重要,有很多孩子,顏料弄到手上會覺得受不了想洗掉,毛衣蹭到皮膚覺得受不了…..


這些都是因為觸覺感官沒有打開,緊張,咬指甲,吃手,注意力不集中等會也比較容易發生。

所以這個月齡,除了毛毯類的,一定要給寶貝們多玩一些觸覺方面的遊戲。


到了6-10個月,孩子已經具備了最基本的爬行的能力,所以這個階段的孩子他們更加主動的夠自己喜歡的一些東西,而不再像小的時候需要爸爸媽媽的幫助,那早期的社交性參考,這個時候就開始出現了。


所以說除了大家都關注的體能,社交性參考,是這個月齡段非常重要的關鍵期。



還有16-22個月的 自我意識期;22-36個月的合作關鍵期,想象力,邏輯思維能力的重要階段,如果不是早教,部分家長可能不知道孩子的發展階段就會產生很多誤解和矛盾以及不必要的焦慮。


換言之,即使家長看了這些理論知識,不在早教中心這樣的“小社會”中“實踐”,家長們很有可能會對自己的育兒理念繼續產生懷疑,矛盾和焦慮。


這時候,早教的存在,作為一個寶寶的不同發展階段真實情況的集合,很有存在的必要。對於孩子的支持暫且不提,對於家長來說,知道我的孩子未來可能會經歷某個敏感期,或者在與其他家庭的交談中收穫了一些有效經驗,都是比較珍貴的!

沒錯,家長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不過家長同樣可以給孩子一個快樂的、豐富的成長環境,這樣的教育才會有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