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說一說你不知道的清明節的習俗,原來不止掃墓、踏青。

地球天天轉,精彩靠發現。大家好,我是每天為你們分享精彩內容的詩與逺方。小編的上一篇文章主要講述了清明節的由來歷史,是起源於介子推和重耳的故事,那麼今天,小編就來主要講一講清明節的習俗。

說一說你不知道的清明節的習俗,原來不止掃墓、踏青。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了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因此,在這個節日中既有祭祀掃墓的悲傷之情,又有踏青遊玩的歡笑之聲,是一個非常有特色的節日。

說一說你不知道的清明節的習俗,原來不止掃墓、踏青。

盪鞦韆,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的習俗。關於鞦韆,它的歷史已久,最早叫做千秋,後為了忌諱,改為鞦韆。古時鞦韆多用樹椏枝為架,在拴上彩帶做成。後來漸漸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鞦韆。

說一說你不知道的清明節的習俗,原來不止掃墓、踏青。

蹴鞠是一種球類,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相傳是由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士兵,現在的足球就是由我們的蹴鞠演變而來。

說一說你不知道的清明節的習俗,原來不止掃墓、踏青。

踏青,也叫春遊,古時叫探春、尋春。清明一到,春回大地,到處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外出郊遊的大好時光,而我國民間直到現在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說一說你不知道的清明節的習俗,原來不止掃墓、踏青。

射柳,射柳是一種練習射箭的遊戲,據明朝歷史記載,就是把鴿子放在葫蘆裡,然後將葫蘆高掛於柳樹之上,用弓射中葫蘆,鴿子就會飛出,以鴿子飛的高度來判斷勝負。

說一說你不知道的清明節的習俗,原來不止掃墓、踏青。

鬥雞,古代清明還盛行鬥雞的遊戲,中國最早的鬥雞記錄,見於《左傳》。到了唐朝,鬥雞成風,不僅是民間百姓鬥雞,連皇上也參加鬥雞。據傳,唐玄宗最喜鬥雞。

說一說你不知道的清明節的習俗,原來不止掃墓、踏青。

祭祀掃墓,清明掃墓,謂之對祖先的“思時之敬”。其習俗由來已久,掃墓在秦之前就有,但那時不一定是在清明節,清明掃墓是秦之後的事,清明掃墓唐朝開始盛行,並流傳至今。

說到這裡,大家是不是恍然大悟,原來清明節不是隻有常見的祭祀掃墓,踏青的習俗,還有很多其它的習俗。一起來說說你們當地的清明節還有哪些其它的習俗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