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5 日軍96式輕機槍和99式是一對孿生兄弟,彈藥口徑卻不一樣!

提起二戰時日軍的輕武器,總體印象就是可靠性不高。但日軍有那麼幾款輕機槍,性能還是不錯的,這就是99式輕機槍和96式輕機槍,其實他們就是孿生兄弟輕機槍,因此兩款機槍外觀十分相似,有時不仔細還真難以分辨。

日軍96式輕機槍和99式是一對孿生兄弟,彈藥口徑卻不一樣!

九九式(左)九六式(右)

日軍的這兩款輕機槍裝備情況是96式機槍為主,99式為輔,中國戰場上的日軍彈藥體系仍然大多是6.5毫米的,所以96式輕機槍裝備數量要多一些,7.7毫米的99式多供應太平洋戰場了。

從綜合性能上來說,99式機槍算是二戰時期最先進的輕機槍了,射速,彈容量,可靠性,威力,精度都恰到好處,跟99式步槍的彈藥通用,但是跟92式重機槍不通用。

日軍96式輕機槍和99式是一對孿生兄弟,彈藥口徑卻不一樣!

日軍九九式機槍生產線

抗日戰爭期間,中國軍隊所使用最多的一款槍械當屬捷克式輕機槍,也就是ZB26輕機槍。這款機槍在嚴苛的戰場環境下受到了一致好評。

捷克式雖然只有20發彈匣,但是更換彈夾的速度很快,要比同時期日本裝備的歪把子輕機槍,無論是結構還是威力上都要優秀很多。

日軍96式輕機槍和99式是一對孿生兄弟,彈藥口徑卻不一樣!

使用捷克機槍的中國軍人

對於中國部隊所裝備的捷克式輕機槍,日本軍方更是如獲至寶。日本軍方開始仿照捷克式開始,研發一款能夠發射6.5毫米三八大蓋步槍子彈的機槍,於是九六式輕機槍便應運而生了。

九六式借鑑了捷克式的設計方設計思路,使用6.5毫米的步槍彈藥,30發弧形彈匣供彈。由於日軍在戰場上非常注重白刃戰精神,於是將槍口的位置設計了一個可以加裝刺刀的裝置,不過這種設計在戰場上就是雞肋。

日軍96式輕機槍和99式是一對孿生兄弟,彈藥口徑卻不一樣!

帶刺刀的九九式

九九式的設計基本上與九六式輕機槍相同,並可共用一些零件。不過,它改成了7.7毫米口徑彈藥,取消了油泵,並擁有較好的退殼機制,使其可靠度超越以往的輕機槍。

早期版本在槍托處有一支單腳架,以及可旋上槍口觸螺紋的避火罩。裝在頂端的彎曲盒狀可卸式彈匣可容納30發子彈,而有側翼的槍管可快速更換以避免過熱。

日軍96式輕機槍和99式是一對孿生兄弟,彈藥口徑卻不一樣!

日軍的九六式機槍

九九式還增加了喇叭狀的消煙器,彈藥塗油裝置又復活了,在槍托處給按了一個單腳架,高度可調。槍管的交換比96式更方便,另外重新增加了使用三腳架的功能。這款機槍依然槍管鍍鉻,可以通用96式光學瞄準具。

96式和99式作為二戰日軍的主力機槍之一,生產數量並不比歪把子少,但名氣並沒有歪把子大,我軍直到戰爭後期才少量獲得了這種機槍,主要裝備的也是主力部隊。

日軍96式輕機槍和99式是一對孿生兄弟,彈藥口徑卻不一樣!

抗戰中的中國軍隊

直到日軍投降以後,四野各部隊才在東北補充了為數眾多的96拐把子。到解放戰爭中,我軍部隊特別是地方部隊拐把子和歪把子混裝開始普遍起來。而99式因為主要用來裝備太平洋戰場上的日軍部隊,因此中國戰場上很少看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