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又是一年清明時,清明節為何喧賓奪主,搶了寒食節的風頭?

年年歲歲花相似,又是一年清明時。

當大家祭奠先人、郊外踏春,不負春光,享受假期時,是否知道清明郊遊的風俗源於何時?又是否知道祭掃祖墓原本是寒食節的習俗?今天,作者就向大家介紹一下,原本只是二十四節氣之一的清明,是如何喧賓奪主,搶去寒食節的風頭,取代寒食節成為法定節日的。

又是一年清明時,清明節為何喧賓奪主,搶了寒食節的風頭?


清明時節雨紛紛,寒食東風御柳斜。這句詩詞混搭怎麼樣?是不是毫無違和感?

這兩句詩來自不同作品,寫的是不同時節,意境卻出奇地相似。

前一句來自唐代杜牧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後一句來自唐代韓翃的《寒食》:“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寒食節的前世今生

現在說起寒食節,很多年輕人不知所云,甚至不知道還有這個節日,但在古代,寒食節是中國民間乃至官方的第一大祭日,隆重程度比清明節更有過之。

又是一年清明時,清明節為何喧賓奪主,搶了寒食節的風頭?

1,寒食節的由來

據史料記載,春秋五霸之一的晉文公重耳年輕時,晉國國內發生殘酷的繼承人之爭,由此引發禍亂,重耳為了保命,不得已流亡他國近二十年。二十年間,重耳面臨追殺、飢餓等重重危險,但大臣介子推始終忠心耿耿,追隨左右,不離不棄。

有一次,重耳幾天沒吃飯,眼看不行,介子推找不到食物,狠下心來從自己大腿上割下幾塊肉,混合著野菜煮成粥讓重耳充飢,重耳知道後感激涕零,這便是“割股啖君”的故事。

後來,重耳結束流浪,返回國內,繼承國君之位,他勵精圖治,使得晉國成為數一數二的大國,打敗了強大的楚國,他本人也成為“春秋五霸”之一。與此同時,介子推卻攜帶母親歸隱綿山,不問世事,成為一名隱士。

重耳為了感激介子推,邀請子介子出山入仕,但介子推淡泊名利,不求利祿,堅辭不就。重耳為了逼迫介子推出山,下令放火燒山,可沒想到介子推意志堅定,竟堅持不出,最終揹著母親,靠著一棵大柳樹焚燒而死。晉文公得知後,痛悔不已,同時感念其忠貞之志,淡泊之心,將介子推葬於綿山,修祠立廟,每年祭祀,同時下令在祭祀之日禁火寒食,寄託哀思。

又是一年清明時,清明節為何喧賓奪主,搶了寒食節的風頭?

所謂“禁火寒食”,就是說不生灶火,不做熱飯,只吃冷飯,這便是“寒食節”的由來。

2,寒食節的習俗

古代寒食節的習俗十分豐富,各朝代、地方不盡一致,主要包括:

(1)禁火,禁生灶火,只吃冷飯,即寒食。有的地方禁火一天,有的禁火三天。

(2)拜祖,掃墓祭祖,皇家祭陵,官府祭孔廟、先賢,百姓上墳,全民參與。祭祖與禁火,這是寒食節最重要的習俗,實際是把對介子推的懷念追思推而廣之,成為全民祭祖的節日。

(3)插柳,折取柳枝插在家門,寓意追求政治清明。

(4)鞦韆,春光正好,鞦韆取樂,主要是宮廷女子游樂項目。

(5)踏青,親朋好友,相約郊遊,盡興而歸。

清明節的前世今生

清明節現在是國家法定節日,每年固定放假,但清明最初不是一個節日,而是一個節氣。

又是一年清明時,清明節為何喧賓奪主,搶了寒食節的風頭?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這首二十四節氣歌中,清明位於春分和穀雨兩個節氣中間,春分後十五天。

《歲時百問》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淨,故謂之清明”,充分說明“清明”最初是作為一個自然節氣存在的,給人以清新明朗、欣欣向榮之感。

1,清明節的由來

清明節的由來,據說也和介子推有關。晉文公重耳把介子推祭日定為“寒食節”後,第二年寒食節,重耳親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介子推死時的那棵老柳樹竟然死而復活,他認為這是介子推的高風亮節所致,便賜柳樹名為“清明柳”,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2,清明節的習俗

古代清明節的習俗也很豐富,各朝代、地方不盡一致,主要包括:

(1)掃墓,祭掃先人墓地,追思先祖,這是清明節最重要的習俗。

(2)踏青,三五好友,相約郊遊,盡興而歸。

(3)插柳,折取柳枝插在家門,寓意社會清明。

又是一年清明時,清明節為何喧賓奪主,搶了寒食節的風頭?

清明節取代寒食節

實際上,“清明節”作為一個節日而非節氣的歷史,遠比“寒食節”短,但“清明節”卻喧賓奪主,後來居上,成功地把清明節的風俗融為己有,讓寒食節逐漸失去了存在感。

1,寒食節的悠久傳統

自春秋時期寒食節誕生至今,已有2650多年曆史,寒食節“禁火”“祭掃”的習俗很快在民間普及,成為全民性的節日,但在東漢、北魏時期,朝廷卻多次禁止這一節日,特別是曹操認為吃寒食是陋習,不利於百姓特別是老幼體弱者健康,專門下《明罰令》規定“人不得寒食。若犯者,家長半歲刑,主吏百日刑,令長奪一月俸”,處罰不可謂不重。

但事實證明,官方越禁止,民間嶽興旺,寒食節不僅沒有被禁絕,其習俗反而傳播至南方,遍及全國,進一步深入民心,這是曹操等人始料未及的。

到了大唐盛世,唐玄宗李隆基決定順應民意,頒佈詔令把“寒食節祭掃先人墓”編入《開元禮》,從而第一次確立了寒食節的官方地位,定為全國法定節假日。

又是一年清明時,清明節為何喧賓奪主,搶了寒食節的風頭?

2,清明節的後來居上

在唐朝以前,我國北方祭掃先人墓主要是在寒食節,清明沒有祭掃的傳統,但唐朝確立了寒食節的官方地位,與此同時也促進了寒食節和清明節習俗的融合。

寒食節一般在清明節氣前一兩天,由於時間太過接近,寒食節的祭掃活動便逐漸延伸到清明期間,清明節的郊遊活動也提前在寒食節開展,習俗逐漸融合在一起。唐玄宗李隆基還規定把寒食節和清明的假連在一起,形成“小長假”,更進一步促進了兩節習俗的融合。

《唐會要·卷八十二·休假》記載:“(開元)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為假。大曆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已後,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至貞元六年三月九日敕:寒食清明,宜準元日節,前後各給三天。

經過官方這樣一規定,到了唐代,寒食節與清明節的習俗便合而為一了。

中國古代是農業社會,人們對節氣的關注超過對節日的重視,兩節習俗融合後,清明具備了自然節氣和人文節日兩個特徵,因此逐漸被官方和民間接受,寒食卻逐漸失去了地位。到了宋朝,清明節已經完全取代寒食節(放假七天),以後一直相傳至今。

又是一年清明時,清明節為何喧賓奪主,搶了寒食節的風頭?

清明節和寒食節地位的變化,從詩詞文章中便可以窺見一斑。

在唐朝以前,描寫寒食節及其習俗的詩詞文章明顯多於清明;在整個唐朝,描寫寒食節和描寫清明的詩詞文章大體相當;到了唐朝以後,描寫寒食節的詩詞文章就很少見了。

儘管寒食節現在少有人知,但它的習俗已經融入清明節,以另外一種形式存在和影響著我們的文化,也賦予了清明節特殊的人文內涵,寄託著人們對政治清明、社會清靜的嚮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