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走进“索南达杰”翻过巍巍昆仑,便是格尔木再相聚(穿越西藏21)

2018年10月3日早晨10点,在从唐古拉山镇出发开始翻越昆仑山没多久便遭遇13小时大堵车之后,道路终于重新恢复了畅通,我也得以继续出发,前往今天的目的地——青海省格尔木市。

走进“索南达杰”翻过巍巍昆仑,便是格尔木再相聚(穿越西藏21)

雪后的昆仑山,出发前往格尔木


一夜的大雪让怎个昆仑山都覆盖上了厚厚的积雪,在阳光照耀下发出闪闪金光,景色格外壮美。心情不错,拍了一条视频发在微信朋友圈:“昆仑山经历13小时大堵车后终于通车了,大雪覆盖整个昆仑山,太美了,出发!”

朋友圈刚发没多久,电话就响起了:“喂,陈宏,你昨天是不是被堵在唐古拉山镇出来刚开始翻昆仑山的路上?”一看电话,是此次走丙察察进西藏时在贡山宾馆遇见的昆明朋友杨媛夫妇,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我前面的文章,写了我与他们夫妇相遇并一起穿越丙察察进藏的故事。

“哈哈,是啊,你怎么知道?”

“哈哈,我们就在你前面,也被堵了一晚上。”

“我在冈仁波齐转山的时候你们不是就说从冈仁波齐返回拉萨嘛!”

“没有,我们后面又去了班公错,然后原路返回拉萨又休息了一天。”

“哦,那你们今天准备到哪里?”

“格尔木嘛,你也是到格尔木嘛!”

“嗯,是的。”

“你要拍照什么走得慢,我们先走在格尔木见嘛,等你一起吃晚饭。”

“好,格尔木见。”

走进“索南达杰”翻过巍巍昆仑,便是格尔木再相聚(穿越西藏21)

可可西里无人区拍摄的藏野驴


翻越完昆仑山脉的第一座山口就又开始进入可可西里无人区,只是相较于之前唐古拉山兵站到唐古拉山镇之间200公里的无人区人烟罕至相比,这一段的无人区人类的活动就要多了很多,也可能是因为堵车的原因造成一路上车辆较多造成的假象吧。但是就路况而言,从唐古拉山镇到索南达杰保护站之间却非常难走,冻土和常年车辆碾压造成路面状况很差,大大小小的路坑都还好,最主要是路面全是凹陷起伏路边,然后我的车底盘又很低,根本不敢开快,刚加速没几百米就要刹车,刚加速没几百米就要刹车,就这样不断重复,最后简直把我弄到了崩溃。

中午12点左右,我来到了“可可西里”观景台,这里是一个停车休息区,入口处一块大石头写着“可可西里”,很多人都被这块石头吸引,纷纷在这里停下脚步,下车感受可可西里的辽阔和能把人吹跑的大风,其实这里除了那块石头,一个停车场和一个公厕外什么都没有。简单拍了照片视频我就继续出发,因为前面的索南达杰保护站才是这一段最重要的一个目的地。

走进“索南达杰”翻过巍巍昆仑,便是格尔木再相聚(穿越西藏21)

可可西里观景台远眺可可西里腹地


走进“索南达杰”翻过巍巍昆仑,便是格尔木再相聚(穿越西藏21)

可可西里观景台远眺可可西里


走进“索南达杰”翻过巍巍昆仑,便是格尔木再相聚(穿越西藏21)

可可西里观景台拍摄的可可西里


下午2点不到,我到达了索南达杰保护站,保护站就在格尔木往拉萨方向一侧的青藏公路旁,硕大的藏羚羊头颅的雕像矗立在保护站小院前格外醒目,过往的人不管知不知道保护站都会被雕像吸引。停好车,走进保护站才发现,藏羚羊头颅的雕像下还有几只藏羚羊的小型雕像,而雕像的旁边有一块大石头,大石头上用汉藏双文雕刻着“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区索南达杰保护站,二零一八年正月”,其实之所以是2018年1月,是因为现在我们所看到的索南达杰保护站是在2018年进行了自保护站建成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次扩建,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的是改扩建后的索南达杰保护站,全新的保护站较以前规模更大,设施更加完善。

走进“索南达杰”翻过巍巍昆仑,便是格尔木再相聚(穿越西藏21)

索南达杰

走进“索南达杰”翻过巍巍昆仑,便是格尔木再相聚(穿越西藏21)

原来的索南达杰保护站


走进“索南达杰”翻过巍巍昆仑,便是格尔木再相聚(穿越西藏21)

我于2018年拍摄的改扩建后的索南达杰保护站


藏羚羊头颅的雕像背后就是保护站,保护站上写有“索南达杰自然保护站”几个字,为什么会叫“索南达杰”保护站呢?其实都是因为一个人——杰桑•索南达杰。由于可可西里富含丰富的矿产及野生动植物资源,引此许多盗猎者的觊觎,他们结党营私,与帮派勾结,非法在可可西里盗猎。对于盗猎者的无法无天,索南达杰曾叹到:“这里不是无人区,而是无法区。”为此,索南达杰提出了《关于管理和开发可可西里的报告》的提案,1991年,治多县人民政府将他的提案上报玉树州人民政府,请示成立可可西里保护机构。1992年,时任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治多县县委副书记的杰桑•索南达杰创立了治多县西部工作委员会开展可可西里地区生态保育工作,并亲自先后12次进入可可西里无人区进行野外生态调查及以藏羚羊为主的环境生态保育工作,共计抓获非法持枪盗猎集团八伙,有效打击了盗猎者嚣张的气焰。1994年1月18日,索南达杰为保护藏羚羊在与盗猎者的搏斗中遭到盗猎分子的杀害,壮烈牺牲。为了呼吁更多的人保护藏羚羊,中国环保人士杨欣依靠义卖书籍筹集资金在距离格尔木200多公里的青藏公路旁建设了中国第一座民间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站——索南达杰保护站,1996年5月,保护站奠基。在这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作为可可西里反偷猎工作的最前沿基地,保护站的建设促进了可可西里藏羚羊保护的进程。目前经过多方努力,已正式转入政府官方的管理模式。

走进“索南达杰”翻过巍巍昆仑,便是格尔木再相聚(穿越西藏21)

保护站救助的藏羚羊幼崽

走进“索南达杰”翻过巍巍昆仑,便是格尔木再相聚(穿越西藏21)

保护藏羚羊,保护野生动物人人有责

如今,整个保护站有工作人员办公休息区、藏羚羊救护中心也已完成整修,同时,修葺一新的保护站还有一个小型的生态展馆,走进展馆,主要分三个部分,一个是动物标本,一个是可可西里保护的20年的历史图片陈列展,很震撼人心,还有一部分是社会各界对可可西里保护工作的关爱和支持。在这,也希望有机会走青藏线去西藏的朋友,能亲自到保护站看看,让我们都了解自己为什么要保护藏羚羊、保护野生动物,以及为保护藏羚羊这些管理局的巡山队员付出了多么大地努力。

走进“索南达杰”翻过巍巍昆仑,便是格尔木再相聚(穿越西藏21)

离开索南达杰保护站向格尔木前进,远处就是巍峨的昆仑山


走进“索南达杰”翻过巍巍昆仑,便是格尔木再相聚(穿越西藏21)

到达昆仑山口


走进“索南达杰”翻过巍巍昆仑,便是格尔木再相聚(穿越西藏21)

昆仑山口矗立的索南达杰雕像、纪念碑和藏羚羊雕像


离开保护站翻山4700米的昆仑山口,索南达杰的雕像迎风而立,给人以不屈硬汉的想象,我也在索南达杰雕像前伫立良久,向这位英雄再次表达无限的敬意。

昆仑山口距离格尔木市160公里,是青海通往西藏的必经之地,也是青藏公路上的一大关隘,因山谷隘口而得名,亦称“昆仑山垭口”。昆仑山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神话传说的摇篮,古人尊为“万山之宗”、“龙脉之祖”。离开昆仑山口一路下行便来到了纳赤台,这里有一股清泉从池地蓦然喷涌而出,形成一个晶莹透亮的蘑菇花,称纳赤台清泉,泉水冷冽、清澈、透明。清泉虽处在海拔3540米高寒地区,常年冰天雪地,水温较低,但从不会封冻,为昆仑山中第一个不冻泉。路边的一片大建筑“无极龙凤宫” 这里这里是供奉三圣母的昆仑山道观。一座两层巍峨的大殿已经装修完毕,道观的东面山上一面坡都是白花花的采矿痕迹,原来这就是出产昆仑玉的地方。据说向里走就是传说中王母居住的“瑶池”了。我没有停留,而是直奔格尔木而去,越靠近格木,路边的山越显得荒凉。

走进“索南达杰”翻过巍巍昆仑,便是格尔木再相聚(穿越西藏21)

离开昆仑山口后在公路边拍摄的昆仑山脉


走进“索南达杰”翻过巍巍昆仑,便是格尔木再相聚(穿越西藏21)

进入青海格尔木市瞬间就感受到了大西北的荒凉


走进“索南达杰”翻过巍巍昆仑,便是格尔木再相聚(穿越西藏21)

大西北的荒凉


走进“索南达杰”翻过巍巍昆仑,便是格尔木再相聚(穿越西藏21)

到处给人“矿产”的印记


走进“索南达杰”翻过巍巍昆仑,便是格尔木再相聚(穿越西藏21)

太荒凉了


下午4点,我终于到达了青藏线起(终)点处,在写有“欢迎再次光临青藏公路祝君一路平安”的路牌下留影,这也意味着我走完了青藏线,也完成了我的西藏之旅。下午5点,伴随着路边一排排的白杨林我到达了格尔木并在指定地点与杨媛夫妇汇合,相聚后我们一起吃起当地特色的手把羊肉,期间聊起了贡山相遇到一起穿越丙察察再到后来各自西藏之旅发生的故事……

走进“索南达杰”翻过巍巍昆仑,便是格尔木再相聚(穿越西藏21)

走完青藏线,也意味着完成了我此次的西藏之旅


走进“索南达杰”翻过巍巍昆仑,便是格尔木再相聚(穿越西藏21)

格尔木市区,前面的车便是杨媛夫妇的车,丙察察一别便是格尔木再相聚


走进“索南达杰”翻过巍巍昆仑,便是格尔木再相聚(穿越西藏21)

格尔木的白杨树很漂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