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既然博士和碩士待遇差不多,那麼為什麼還有很多人要讀博士呢?

柒火


在高校工作多年,

從沒聽說過博士和碩士的待遇差不多,

我所瞭解的情況是差很多。


讀博士的原因,

除了對於科研有興趣之外,

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更好的發展平臺和更好的待遇了。


現在大城市都在引進人才,

博士是最緊缺的。

以高校引進師資為例,

多數都是30萬安家費起步,

然後副教授待遇+博士津貼。

年收入水平在30萬左右。


隨手貼一個招聘博士的待遇。


試問,

多少碩士畢業能夠有這樣的待遇?


雷哥觀教育


不知道題主的“待遇差不多”依據來自哪裡。僅以就職領域而言,我覺得兩者的差別不是主要體現在就職後的薪酬上,而主要體現在就職門檻、平臺以及未來的發展空間上。

下邊我主要以高校為例,結合高校內部兩者的差別來談一下。

首先,現在中國幾乎絕大多數本科及以上院校都設置了入職學歷門檻:博士研究生學歷。不僅如此,很多985、211大學還規定必須為“海歸”博士。從學歷而言,很多碩士研究生已經被卡在了門外。

其次,從職業發展平臺和空間而言,博士優勢明顯。僅以高校教師最關注的職稱評聘而言,博士畢業兩年之後就能自動升為講師,而碩士研究生得需要5年。現在,隨著博士學歷教育的普及,很多高校在副教授、教授層面也相應設置了學歷門檻,如副教授和教授評聘需要擁有博士學歷。從這點來說,僅僅擁有碩士學歷,在高校要想進一步發展是舉步維艱的。而在高校,教師收入直接和職稱掛鉤,高級職稱的老師比低職稱老師的基本收入要高出很多。

最後,低學歷低職稱的老師,在高校的一系列“人才項目”、“科研教學項目”、“榮譽”評定方面,也會由於其中存在的學歷門檻處於劣勢。

綜上,在高校,高學歷和低學歷之間的差別很多時候會形成一種“馬太效應”,薪酬起點可能差別不大,但用不了幾年,差別就會越來越明顯。

即便不侷限於高校,在其他單位,很多時候學歷高的人比學歷低的人更有優勢。俗話說,“技多不壓身,功到自然成”,設想,有一個升遷或提薪機會,兩人能力、業績差不多,兩難選擇下,學歷的優勢可能就會體現出來。

以上,供參考。


孫衛華


我來回答吧!我本人機械工學碩士、老婆現在在瀋陽藥科大學讀博士。看到她們博士群裡的招聘的藥企工資待遇你就知道差別了!博士工資至少是碩士的兩倍!毫不誇張!我先上一張圖



還有好多類似的招聘企業,我沒有存下來招聘信息,我老婆一個師兄找好了去武漢的工作年薪20萬+。

再看一下珠海的引進人才計劃!我不多說上圖看!碩士給補貼3.8萬,博士25萬。



這就是為啥好多人願意讀博士了!博士的辛苦不是碩士能比的(大部分都是)在搞學術的學校,一般博士都是科研小組的組長,帶領著1到4個不等的碩士一起研究實驗!在學校期間一個博士做的學術研究和看的論文我認為抵得上三個碩士!這只是大概!不是絕對!當然以後工作上要看自己發展了,時間可以平衡掉學歷,也可以拉開距離!以上個人看法,有不同意見歡迎大家點評!歡迎點贊!


A大眼怪觀影


博士和碩士,並不是差不多,區別還是蠻大的。

首先從數量來看,本專科學生每年畢業進去社會的,大概有800萬人;碩士每年畢業的,大概是60萬人;博士的話,每年畢業的,大概只有五萬人~物以稀為貴,可以這樣來說,本科生十里挑一,出一個碩士,而要得到一個博士,則需要百裡挑一。

從學習經歷來看,本科生重素質,學的東西廣泛而基礎;研究生則專門針對一個領域,一個方向,除了有更精深的專業知識,還具備了一定的研究探索能力;博士則更進一步,知識系統,科研實力更強,一般來說能針對項目提出解決方案,去大學和研究所能做科研,去企業也能領導一個小團隊,做研發,搞項目。


最後,談談待遇問題。本科畢業,工科學生一般每月五千左右;碩士的話,能到七八千元;至於博士,十五萬左右的年薪是很容易拿到的。此外,各省市有專門針對博士的人才引進計劃,在住房和子女上學,甚至考公務員上,都能獲得一定的優待。

所以,就目前而言,博士的競爭力還是挺顯著的,當然,最終的發展,還是取決於個人的真才實學,以及人生機遇。


國之重器,大國上庠。感受大學文化,瞭望科技前沿,親歷一流徵程,敬請關注頭條號“上庠”。

上庠


大家可能不瞭解博士究竟將來做什麼!

為什麼要讀博士?

【1】當大學老師

有的研究生,想當大學老師。現在公辦大學只招收博士,985院校,還招聘國外著名大學的優秀海龜博士。所以,這是博士的第一個出口。

【2】去研究機構,研究所,研究院

比如社科院,中科院各研究所。博士的研究能力更適合這樣的科研院所。還有國家的國防,航天等機構。

【3】大型公司

有些大公司有研究所。比如:阿里巴巴,微軟,百度,今日頭條等等。但這些博士需求量不大,而且要很牛。

所以,讀博的大部分學生,將來都是進入高校做教師。碩士是進不去的。當大學老師,將來做教授,有假期,有項目做,工資僅僅是一部分收入,還有項目收入。

所以,對於熱愛科研的人,博士畢業後到大學當老師還是很有吸引力的。所以,會去考博士。


五角星


上海交大每年都會發布就業質量報告,在2014版的報告裡,上海交大的博士畢業生平均簽約薪水的確低於碩士畢業生。不只是2014版報告,2015和2016版的報告裡邊也是同樣的情況。上海交大2017版的就業質量報告不再把博士碩士的數據分開。估計也是一樣的。

但是我認為,如果把報告的前後文貫穿起來思考,是無法推理出“讀博士沒有用”這個結論。上海交大就業質量報告之所以出現博士畢業生的薪水低於碩士畢業生,是由一些特殊情況造成的。

博士畢業生薪水低於碩士畢業生

上圖就是題主所說的2014版上海交大就業質量報告,所謂博士畢業生薪水低於碩士畢業生的說法就來源於這張表格。

碩士畢業生的平均值是10.85萬,而博士畢業生的平均值是10.39萬。

上海交大2015年就業質量報告的數據是:碩士畢業生平均簽約年薪為11.4萬元,博士生是10.4萬元。

上海交大2016年就業質量報告的數據是:碩士畢業生平均簽約年薪為 12.25 萬元,博士畢業生平均簽約年薪為 12.10 萬元。

所以公開發布的報告中,連續三年都是碩士高於博士。2017版的報告已經發布,博士碩士被混稱為研究生了:博士碩士被混成研究生了,本科畢業生平均簽約年薪為 12.78萬元;研究生平均簽約年薪為 14.60萬元。

博士畢業生薪水低於碩士的原因

請看上圖,我用的仍然是題主所說的2014版報告。之後的2015、2016、2017也一樣。

大家發現一個明顯特點了嗎?

上海交大的博士畢業生40%以上去了醫療衛生單位,還有近20%去了高校,碩士畢業生主要是去國有大中型企業和三資企業。

上海交大就業質量報告中所說的薪水,是指畢業時簽訂的就業協議上的薪水,簡單的說就是第一年的年薪,轉正之後的薪水,和畢業三年之後升值之後的薪水,報告中並沒有提及。

所以博士生薪水低於碩士生的原因在於行業差異,而不是學歷差異。

博士到高校有安家費,科研啟動費等等,這些並沒有統計到簽約年薪中。是到高校工作一段時間之後副教授工資會漲,但是這份就業報告只統計了簽約的年薪。

醫療衛生單位搶博士不像高校這麼誇張,但是有博士學歷的人在醫療單位評職稱明顯優於碩士。就業報告中也沒有覆蓋這個情況。

大家抓著報告中的一個數據,議論紛紛,所以上海交大在後來的就業質量報告中都強調,薪酬與學歷正相關。下面這段話來自於16年的報告:

本科生年薪集中於 8-10 萬元,碩士生和博士生年薪則集中於 10-12 萬及 15-20 萬。總體而言,薪酬與學歷成正相關。

總結一下:所謂博士生和碩士生待遇差不多,甚至說博士生不如碩士生,這個說法是不準確的,是統計報告數據抽樣範圍造成的一個誤解。

如果你真的就此放棄了讀博,那真是太傻了。

我就告訴你一句話就行了:碩士畢業生到高校應聘當老師,是沒資格單獨談工資待遇的,博士畢業生到非著名高校應聘,都有資格和人事處單獨談待遇。


給力大象


博士和碩士待遇差不多嗎?不知道題主是怎麼得出這個結論的,按照國家對各種學歷統計的薪資水平,碩士和博士還是有較大差距的,而且,博士和碩士的差距,不僅僅體現在薪資這個方面,還體現在其它很多方面。

首先,博士畢業中的相當一部分畢業後進入高校和科研院所,而現在碩士想進高校基本不可能,能進的話也是做輔導員,進不了教學崗。

以前碩士可以進高校的時候,需要工作三年才能評講師,而當時,博士進高校就可以享受副教授待遇,即使現在,博士進高校也是享受講師待遇,工作兩年後可以評副教授,職稱是決定老師收入的一個重要因素。

博士進高校一般有幾十萬的安家費,碩士沒有,博士有幾十萬的科研啟動經費,碩士還沒有。這塊的差距是巨大的。

博士和碩士的地位和發展是不一樣的。在學校舉行一些會議選代表參加的時候一般都是博士副高,申請省裡項目的時候也是博士副高以上,想參加省裡公派出國訪問學者還是博士副高(年齡大的可以放寬學歷限制),評職稱時同樣有對學歷的要求,有的沒有要求,但是碩士一般來說還難競爭過博士。

所以,在高校裡,碩士和博士不是待遇差不多,而是差多了。即使在企業裡,博士做的都是一個小組裡算法設計這一類工作,而碩士只能做算法實現了。

那麼多人讀博不是碩士和博士待遇差不多,背後的原因恰恰是他們的待遇差距巨大!


一葉知秋有仙則名




是誰說的博士和碩士待遇差不多,就算差不多可能是表面的待遇和眼前的待遇。

就拿在高校來說吧,雖然博士和碩士,剛進一所院校,剛開始時表面看來差不多,但博士大多兩年過後就能直接評為副教授職稱,而碩士卻需要經過助教、講師、副教授一步一步評定。

職稱的不同直接決定了工資水平的不同,課酬的不同,尤其是在科研項目的申請方面,博士的起點比碩士高,在科研方面的積累也不一樣,直接決定了他們是否能夠申請到的科研項目,而進行科研項目的研究,對高校教師來說,是一件名利雙收的事情。



我的一些朋友如果是碩士畢業去高校應聘老師,除非是藝術類專業,大多數是在高職院校就職。而碩士畢業通常沒有資格單獨和人事部門談待遇,而博士在一些普通高等院校應聘,是有資格和人事部門單獨談待遇的。


其實提出所謂的待遇差不多,可能在一開始的薪酬待遇上差別不大,但如果是同一個專業,博士和碩士,在對專業領域的縱深研究方面,是不可同日而語的。在其他方面能力相當的情況下,博士的發展明顯和碩士有很大的差別,因為本身的起點就不同。

你認為博士和碩士的待遇是一樣的嗎?歡迎留言評論。


許悠然


首先,可能現在相同專業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基本工資差不多,但是進入的單位不同,其他福利待遇會差別很大。

1 以我們專業研究生為例,屬於大農學類,包括園藝,植物學,農學,生物專業等。這類專業碩士研究生以進入公司工作為主,生物類公司居多,像銷售類專業,技術支持,項目管理等崗位,其中,銷售類崗位一般去的比較少(本科生居多)。薪資一個月現在應該達到了5000以上,沒有統計數據,以身邊畢業同學數據為主。

2 而同專業的博士研究生一般會進入高校,事業單位等,基本工資確實和碩士研究生差不多。但是有些地方會有安家費,小地方給的較多。而這類單位碩士研究生是進不去的,學歷直接卡掉,或者是以輔導員、行政人員等崗位進入,待遇不如博士研究生。

3 最為常見的差別是,國內公司的福利一般會比事業單位等低很多,外企會好些。

4 在相同的單位,博士研究生的待遇大都會比碩士研究生待遇要好。當然在不同的就業單位就不一樣了,相同專業的碩士研究生(進入公司工作)也會比事業單位的博士研究生薪資高。畢竟,有的公司發現潛力還是巨大的。

所以,相同專業的博士研究生待遇一般還是會比碩士研究生要好。當然,不同專業就不存在可比性了。


呱一呱


在一些人眼中,求職時,博士和碩士的待遇,似乎差不多。於是,他們心生疑惑,為何還有那麼多人要讀博士呢?

其實,博士與碩士待遇的差別,並非如一些朋友想象的那麼小。有些崗位,比如高校的教學崗和科研院所的研究崗,現在基本上只招收博士。如只有碩士學歷,大概只能做行政。最初的待遇,與初入職場的博士差不多少,只是後來,博士由講師,升為副高、正高,待遇不斷提高。而行政人員的後續發展空間,就比較小了。

【碩士學位畢業照】

此外,能夠研究崗和教學崗的教師,可以申請項目、做課題,又會帶來許多收入。在一些學科,項目的收入遠大於基本的工資和津貼。這是多數只能從事行政管理的碩士,很難打開的收入來源。

以上就是博士學歷相對碩士的三大好處,即起點高、基本待遇之外的項目課題收入更大更多、發展空間較大。


因此,籠統說博士、碩士的待遇差不多,是不準確的。不過,不可否認的是,出入職場時,許多博士和碩士的基本待遇是相近的。那麼,為何有許多人還要削尖腦袋讀博士呢?原因有以下幾方面:



0.已經獲得了碩士學位,希望更進一步,登上學歷教育的頂峰。

這已經不是經濟考量、現實收入的問題,而涉及到自我實現,不是理性所能規範和調解的。


0.對博士畢業後的工作前景和生活方式,更為嚮往。

當今時代,碩士直接進入高校、成為教師的機會十分渺茫,而許多人都偏愛高校教師相對清閒自由的生活方式,因此,會努力獲取入場券——讀個博士,取得博士學位。


0.職稱評定等的壓力,使得不少碩士不得不考慮讀博。

答主有幾位碩士同學,畢業後進入大專三本之類的高校,之後,在評職稱時,發現擁有博士學歷的同事往往能夠捷足先登,再三受挫後,就都想回學校讀個博士。許多原來無意讀博,最後選擇考博的孩子,都是因為現實的壓力而改弦更張的。


0.博士學歷具有一定的光環,吸引或者說迷惑了一些人的眼目,促使他們希望讀個博士。

博士學歷,畢竟是當今學院學歷教育的頂端。聽聞某人是博士,不由得不多看甚至高看一眼。相對碩士,博士數量較少,受到的社會尊重相對較多。這種社會地位,不一定能夠兌現為金錢,卻仍具有相當大的魅力,畢竟人不是純粹的金錢動物。

有些人讀博,則純粹誤以為博士非常高大上,其實,博士並沒非期望的那般。


0.有些人考博,確實因為學術追求。

最近又有幾位學弟學妹向我諮詢考博之事,我勸他們慎重,而他們眼中的熱切,讓人都有點不忍心潑冷水了。

有位關係特別好的學妹,剛讀研究生一年級,便篤定要考博,雖未必是深思熟慮的結果,不過,她對學術的虔誠和熱情,讓人感動,彷彿看到了十多年前的自己。這樣的碩士生,在重點高校中,並不罕見。而名校招收的碩士數量更大,如此一來,人們可能便有了這樣一種印象——許多碩士都希望讀博。

【博士學位畢業照。本文圖片皆自網絡,侵刪】

對只注意到工資等待遇的朋友而言,這些碩士的考博讀博的熱情,就顯得難以理解了。毛主席說,世界上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愛。誠哉斯言,已經讀到碩士的這些人,肯定都不是傻瓜,不會愚蠢到坑自己的田地。以上幾點,便是他們讀博的可能的緣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