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拒絕辦信用卡?

猿始時代


這個問題與銀行太多,競爭太激烈和一個人有多張信用卡有關。

1、需要是王道。如果說,我已經有了一張卡或更多,你再要我辦是累贅。


2、與用途及能力有關。有的人,為了套取銀行信用做生意,甚至套現放貸,他們是多多益善,可以輕易地拆東牆補西牆,但對於工薪人員來說,用途就是消費,還款能力就是工資收入,為避免不能按期還款給自己帶來不良記錄,不如不辦。


3、怕煩。由於多張銀行卡的帳期時間各異,容易搞混或遺忘,這樣會帶來逾期還款記錄,與其這樣,不如拒絕辦理。

4、其他支付手段衝擊。如,支付寶、微信,還有帶有信用額度的互聯網支付,如,花唄等。而且,網上平臺手續還簡單。


5、怕出問題。如被盜、遺失、被騙等等,卡多了管理難度就上來了,這樣,不如拒絕辦理。

個人觀點 歡迎批評 歡迎鼓勵!


中銀文武


確實,我身邊有信用卡的,基本都拒辦信用卡,而一些沒有信用卡的,也不是很想辦。

對我個人而言。拒絕辦信用卡是因為人與人之間信任的問題。記得剛畢業不久,就在超市門口,被一些估計也是剛畢業不久的信用卡業務員,忽悠的申請了招行信用卡。



當時自己金融知識也是不行,本來是想辦一張的,結果收到了三張不同的招行信用卡。。一朝被蛇咬,千年怕草繩,從此對戶外推銷員基本都不怎麼信,誰知道他們為了完成任務,會下什麼坑。



至於來辦公室推銷的。我拒絕原因則是自己有了張信用卡,而且額度也有好幾萬。沒必要再養卡。

更何況,由於自己的信用還算良好,不管是借唄還是京東金條,都有好幾萬的額度。加上工作多年,收入也還算穩定,沒有再辦卡的需要。



至於其他人,我覺得也是同樣的道理。畢竟現在互聯網金融這麼發達,很多人都有各自的渠道和額度,而信用卡取現又貴,額度也不是太高。。

而大家也習慣了移動支付,線下刷卡反倒挺麻煩(很多信用卡需要線下刷卡幾次才能免年費,線上支付不算,且沒有積分),因此拒絕信用卡也是正常的。



當然,如果是大額信用卡,額度十萬以上的,恐怕沒幾個人會拒絕。


球是用來踢的


1.不差錢:信用卡的錢畢竟不是自己的錢,用了遲早要還的,更要記住還款時間,與其用了信用卡再還錢,還不如直接刷儲蓄卡。

2.年費:信用卡的年費有的幾十元,有的成千上百元,即使免年費也有規定每年刷卡次數(比如廣發刷卡6次;興業刷卡5次;中信刷卡12次等),或者規定每年刷卡金額(平安刷卡消費3萬)等。

3.高利息:雖然信用卡有最長58天的免息日,可是誰刷卡消費看著還款日再消費呢?如果只能還最低還款額,但是銀行也是全額計息的,萬分之五的日利息,年化近18%-20%。


4.信用記錄:如果連最底還款額的錢都沒有還,更是影響自己的信用記錄,五年內都別想在與銀行打交道了,更不用說辦理貸款,房貸車貸等了。

5.卡奴:信用卡的錢是未來的錢,沒有信用卡之前是沒有錢,有了信用卡是欠錢了!拆東牆 補西牆,最後債務越積越多!每個月都在為銀行打工,都在為還清信用卡的欠款而忙碌!

辦理信用卡會有薅羊毛不成反被薅的風險,很多人都是以卡養卡,然後越陷越深,無法自拔!信用卡用久了真的會把自己用到坑裡去!因此很多人選擇不辦理。


保險保


1.銀行給出的優惠條件實則是“誘餌”

大家在銀行辦理信用卡的時候,銀行通常會給信用卡賦予兩個月左右的免息期,讓持卡者覺得辦理信用卡是人性化的體現。殊不知,有很多人就是因為兩個月左右的免息期而掉入了陷阱中無法自拔。有的持卡者會因為透支過多等原因一時還不上款,這時銀行給他們的免息期就是他們的救命稻草。但是如果一旦過了免息期還是不能按時還的話,那麼銀行就會收取日息萬分之五的利息。大家可不能小瞧了這萬分之五的日息,它換算成月息就是1.5%,同理,換算成年息就是18%。這可是非常高額的利息了。不僅如此,銀行還會收取其它的如違約金、罰息、複利、超限費等費用。總之,信用卡按時還不上款,持卡人就會揹負著沉重的還款壓力。因此,當銀行給出的優惠條件變相成為了持卡人的壓力後,人們就會吃一塹,長一智,在往後的日子裡會對辦理信用卡多長一個心眼,甚至牴觸辦理信用卡。

2.遭受銀行委託的第三方催討債公司暴力催收

其實,信用卡從一定程度上來說,是人們眼中公認的具有合法地位的高利貸。假使某個信用卡持卡人逾期不能還上提前透支的額度,並且在銀行的各種文明催款後也無動於衷,那麼,這位持卡人不僅會面臨各種超高的額外費用,而且他還會遭受到銀行委託的第三方催討債公司的暴力催收。這些公司的討債方式可就比銀行狠多了,他們會發恐嚇短信與視頻來催促持卡人或者持卡人的親戚朋友儘快還錢。這種方式嚴重的打擾了持卡人極其親戚朋友的生活,給他們的生活造成了很多的不愉悅。坤鵬論覺得,人們對暴力催收的方式越來越深惡痛絕,也是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拒絕辦理信用卡的原因之一。

3.互聯網金融產品的衝擊

現在越來越多的互聯網金融產品出現在人們的面前,人們的選擇面更廣了。因為像支付寶花唄、螞蟻借唄、京東白條、騰訊微粒貸、蘇寧任你付等金融產品其實就是虛擬的信用卡。他能夠代替信用卡的作用。並且,這些金融產品使用的場景更方便更實惠,這是信用卡所不不具備的優勢。因此,在坤鵬論看來,大多數人更傾向於去使用這些互聯網公司推出的"軟卡",所以,更多的人就拒絕辦理信用卡囉。


坤鵬論


曾經,信用卡是時尚身份的代表,是成功人士的標配,擁有一張大額信用卡,是一張倍兒有面兒的事。而隨著信用卡平民化,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反而拒絕辦理信用卡了。

銀行信用卡免息期是“誘餌”

所謂的免息期就是信用卡在零餘額(或卡內餘額小於商品價格)刷卡消費後,客戶存錢的緩衝期,一般是指客戶在消費後才會有這種免息期。

最長的免息期,作一個說明,假如銀行方面規定下月的25日為還款期的話,在本月1日消費,那麼最長免息還款期是56天;本月2日消費,還款期為55天。

越來越多人識穿銀行信用卡的免息期陷阱,假定賬單日是每月1日,還款日是每月的25日。

如果在6月1日記賬日消費了1000元,此時5月的信用卡消費記錄已經記賬完畢,所以當天的消費將最可能出現在下個月1日的賬單上,最遲可以7月25日還,這樣算起來就有56天的免息期。

可是如果你是在5月31日刷了1000元,那麼這筆消費記錄將出現在6月1日的賬單上,最遲到6月25日,只不過是早刷了1天,免息期相差了30天。

如果你把免息期誤以為刷卡之時到還款日之時的期限而錯過還款,那麼你就為此需要支付較多的違約利息。或者你沒有全額還款,銀行仍會按全部欠款總額進行計息,已還部分也不能免息。

花唄、借唄、微粒貸等互聯網金融產品的衝擊

互聯網金融產品的異軍突起,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人們對銀行信用卡的嚮往。

2017年全年網絡借貸行業成交量達到了28048.49億元,相比2016年全年網貸成交量(20638.72億元)增長了35.9%。

在2017年,網絡借貸行業歷史累計成交量突破6萬億元大關,單月成交量均在2000億元以上,且3月和7月成交量均超過了2500億元,這些突破性數據表明投資人對網絡借貸行業的信心未減。

現在花唄、借唄、京東白條、微粒貸等等,都可以替代信用卡,而且相較於申請信用卡的麻煩手續,這些類信用卡服務更簡單方面,用戶辦理信用卡的慾望不斷降低。

消費觀念迴歸理性

之前銀行各種勸說人們辦理銀行卡,鼓勵人們超前消費,使得一些自制力較差的人瘋狂買買買,卻又忽視了自身的還款能力,最後負債累累。

現在人們都已經知道要理性消費,銀行卡透支的錢還是需要還的,要是還不上導致被記錄在銀行徵信黑名單,反而得不償失。

號稱“金飯碗”銀行業為何不斷湧現離職潮?2018年全國企業退休工資究竟能上調幾何?關注“金十數據”,我們給您提供更專業的解答!

金十數據




你好,隨著銀行髮卡量及刷卡手續費的逐年增長,我個人覺得這個觀點有點站不住腳,應該是比較侷限的一個區域現象🤔。

眾所周知,銀行信用卡的利潤逐年攀升,銀行對信用卡的辦理程序進行了多次優化、消費優惠力度也在慢慢加大,這促成了用戶辦理的意願在加大,形成了人口集中的城市髮卡張數暴漲,而小三四線城市信用卡想辦卻不好辦理的兩級分化。



由於一二線城市都是白領階層,有著比較好的學歷學位和工作單位,對於銀行要求受理信用卡的人必須要有的資質標準基本符合,促成人均持卡數達至4-6張,有卡必然開始消費套現,而大多數人都是過度透支了自己的消費能力整天在為信用卡奔波還款,為了不造成自己還款逾期有信用汙點,整天擔驚受怕。所以這是信用卡持卡的一個極端,大多在白領階層,因為畏懼消費透支、影響自己徵信,就退而拒絕辦理信用卡。

然還存在的一個現象是在三四線城市,據小編親身體會是有大批想辦卡的用戶因為資質不足而被銀行拒批。他們通過代辦中介不惜花費高額手續費也要辦理信用卡,顯然信用卡對他們的吸引力十分強烈。由於在三四線的人大多是因為教育程度不足,沒有正規工作單位而存在信用白戶,嚴重的也有黑戶,銀行是不會對這類人群進行批卡的,然而這群人卻是實實在在的需要資金進行週轉。所以他們對信用卡這個借貸途徑非常喜歡,並不存在拒絕辦理這種問題。



因為信用卡的受理本身就要求要有一定的資質標準,存在過度使用及畏懼因用卡造成的困擾的人還是少數,大多數人還是相信信用卡能給人帶來方便的。所以我相信拒絕辦理信用卡的人還是少數,歡迎關注私信小編,我會第一時間回覆您。


市井支付廈門鄭某人


說有越來越多的人拒絕辦理信用卡,這個有點跟實際情況不符合。

我們先來看一下2017年信用卡發行量

2016年,整個一年信用卡發行量是4.7億張,但是進入2017年之後,信用卡發行量出現了猛漲,截至2017年三季度末,信用卡和借貸合一卡在用髮卡數量共計5.5億張,同比增長11.2%,環比增長6.1%,全國人均持有信用卡0.36張。



也就是說,2017年信用卡發行量比2016年有了很大的增長,僅僅九個月,就新增加了7000萬張的發行量。

為什麼現在有很多人拒絕辦理信用卡?

儘管2017年信用卡發行量有了很大幅度的增長,但是拒絕辦理信用卡的人數也不在少數,那為什麼現在有越來越多的人拒絕辦理信用卡呢?我覺得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第一個原因、手上信用卡數量比較多

雖然目前全國人均只有信用卡只有0.4張,但是剝開老人小孩以及學生黨之外,對於青壯年的人來說,基本上人手都會有1到2張信用卡,而對於25歲到45歲之間這段年齡的人來說,很多人都有3到5張信用卡,有的人多的有十幾張都有可能。



正常情況下,一個人有3到5張信用卡,基本上夠用了,所以很多人就不會去申請更多的信用卡。

第二個原因,信用卡被拒太多反感

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會在網上申請信用卡,但在網上申請信用卡的通過率是比較低的,一般只有10%到15%左右,也就是說,一百個人去申請信用卡,只有10到15個人是可以正常下卡的,大部分人都是被拒絕。



因為被拒絕太多,很多人都開始懷疑自己能不能通過信用卡審批,所以很多人已經開始不抱有希望,再接到信用卡申請相關邀請時,很多人就選擇拒絕。

第三個原因、信用卡營銷混亂,失去客戶的信任。

現在信用卡營銷短信、微信、還有其他渠道的信息鋪天蓋地。但是這些信息魚龍混雜,有的人為了讓人去辦信用卡,誇大宣傳,而等大家按照這些宣傳信息去申請的時候,要麼就是直接被拒絕,要麼就是下卡額度很低,實際情況跟宣傳信息相差太大,從而導致很多人對銀行,包括對一些信用卡中介失去了信心。



當接到這些信息太多的時候,很多人就開始變得反感,甚至是拒絕。


貸款教授


你好,現在越來越多人拒絕辦信用卡主要是有3個原因導致的:

1、用戶基數增加,如今擁有信用卡的人越來越多,並且銀行也在大力推廣信用卡。當用的人多,那反對的人自然也會更多。特別是已經有信用卡的人,只是平時消費使用,自然用不到那麼多張信用卡。


2、刺激消費,很多人在消費的時候都喜歡先用信用卡,並且絕大部分的人使用信用卡消費後,沒感覺自己多了一筆開支。導致下一次消費的時候還是會盲目的多消費,等賬單日一出才發現自己當月超額消費了。而有的人消費會比較不理性,導致欠信用卡的錢越來越多。

3、忘記還款,有部分人覺得信用卡有賬單日,還款日等。很容易刷卡後忘記還款,導致後面還款有利息或是逾期,徵信變差。所以覺得麻煩和怕後續的問題,而不願意用信用卡。

信用卡這東西,你能合理的使用的話。在胡某人看來,利大於弊。不僅消費有部分優惠,積分還可以兌換禮品,並且還能合理利用一筆30-50天左右免息的資金。

所以信用卡,你要申請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去申請。不一定要多,夠用即可。

歡迎關注市井支付胡某人,解決你信用卡的疑問。

市井支付


拒絕辦信用卡,主要來源於以下幾個原因:


1.信用卡市場的空間變小。

一方面,有強烈意願辦信用卡的人早就辦過了,而且還辦的不少,對於銀行來說,有效客戶正在減少;另一方面,銀行信用卡推廣也越來越難,換句話說,業務越來越難做。


2.信用卡推銷手段讓人難以接受。

看看推銷信用卡的人都在做了什麼?


從這些新聞上不難看出,某些信用卡推銷員和保險推銷員一樣,為了業績已經達到了讓人生厭的程度,難怪有很多人寧願自己去銀行辦卡,也不願意找推銷員,生怕自己被纏上了。


實際上,保險和信用卡一樣都是金融市場不可或缺的產品,其產品設計也都是有利於提高資金利用效率,改善個人生活的。但是被某些人做壞了做臭了,市場也亂了。


3.信用卡的規則設計不統一。

繁瑣的規則設計,還款期限的不統一,等等,都給持有人帶來了很大的困擾。我本人名下是沒有一張信用卡,作為一名金融工作者,這確實讓人覺得奇怪,但事實上,我本人是個馬大哈,如果辦了信用卡,一定會經常忘了還款,反而給自己造成經濟損失和精神壓力。倒不如掙多少花多少,能睡個好覺。


4.信用卡不再是唯一個人消費信貸的途徑。

目前來看,網上一些正規的小額貸款也很方便快捷,比如微粒貸、阿里貸、京東白條等等,藉助於網絡購買產品的消費者也越來越多,信用卡消費反倒是不太方便了。另外像一些消費金融公司也可以提供個人信用貸款。信用卡獨攬一方的局面已經不復存在。

家族財富管理高級研究員:金鐮刀


家族財富密碼


各人在銀行操持信譽卡的時分,銀行通常會給信譽卡付與兩個月附近的免息期,讓持卡者以為操持信譽卡是人性化的表現。卻不知,有很多人就是因為兩個月附近的免息期而掉入了圈套中沒法自拔。有的持卡者會因為透支過量等緣由一時還不下款,這時候銀行給他們的免息期就是他們的拯救稻草。

如今信譽卡營銷短信、微信、另有其他渠道的信息漫山遍野。可是這些信息魚龍混雜,有的人為了讓人去辦信譽卡,誇張宣揚,而等各人依照這些宣揚信息去懇求的時分,要末就是間接被回絕,要末就是下卡額度很低,實際情況跟宣揚信息相差太大,從而招致很多人對銀行,包含對一些信譽卡中介失去了決心。

同時,也是因為銀行的不作為,信譽卡操持太簡單,已經在公司,就有人打著某行(詳細哪一個不說)的名義採購辦信譽卡。團體還記得,從前街邊有團體就待著地鐵站中間,一個小凳子,就呼喊著辦信譽卡。有腦筋的人都能想分明,這類人,這類卡能信嗎?

同時信譽卡盜刷,銀行方面又沒有義務幫你追回,錢丟了就丟了,你內心會多不難受。很多新聞報道,信譽卡盜刷,被盜刷人懇求查詢相干信息等,銀行不積極共同的立場又不是沒看到。

信譽卡是個好工具,但你必需的有能力有信譽還。過渡透支做卡奴,這卡就不是什麼好工具了。如今有很多年輕人做了N多伸開,旋轉刷卡套現,無度透支,招致銀行司法追討,最初由家長還清。有人說這比借高炮好多了。信譽卡其實是有錢人用的工具,或者是應急用一下。透支必需與自己的支出想配套,卡多不是件好工作。

信譽卡真沒有無微信、領取寶等手機領取便利,小區門口賣煎餅果子的大媽全都貼個二維碼,讓你用微信和領取寶掃一掃,但大媽一定不會預備POS機讓你刷信譽卡的。既然用途沒那末廣也沒那末大,不如不辦信譽卡,費心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