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剛放下碗,就想上廁所?是我的腸道有問題嗎?


排便是人體正常的生理活動,我們每天所吃的食物,從嘴巴進入人體後,進過食道,到達腸胃,經過腸胃的消化,會形成一些代謝殘渣,就是大便,當這些代謝殘渣走到了腸道的最末端,我們就會產生便意,想要排便。

從攝入食物到排出大便這個過程至少需要20個小時左右,所以人每天會排一次便,不過每個人的消化能力都不同,有的人會一天排兩次,有的人會兩天排一次,這都是正常的。

可是有些人發現,自己這邊剛吃完飯,那邊就想上廁所,每天排便好幾次。正常情況下就算消化再快的人,也不可能剛吃到嘴裡,就吸收和消化,所以不可能一吃就有便產生。

那麼,一吃完飯就想大便,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剛放下碗,就想上廁所?是我的腸道有問題嗎?

為什麼一吃完飯,就有便意,想排便?

一吃完飯就想大便,有多種可能性。首先,可能和你的胃黏膜的發射有強度比較強有關。飯吃入肚子裡,食物會對胃黏膜造成一種刺激,這種刺激會使人體釋放出一種物質,促進腸道的蠕動。這個過程是一種正常的胃黏膜的反射活動。每個人胃黏膜的敏感性不同,有些人胃部的黏膜比較敏感,反射的強度比較強,這樣釋放出的物質就會比較多,腸道蠕動的就會比較快,一吃完飯就會想要排便。這是正常的,並不是身體出現問題造成的,不用擔心。

一吃完飯就想大便,還有可能是你無意中吃了讓自己過敏的食物,食物不耐受造成的。每個人體質不同,對某種食物的接受程度也不同,就比如牛奶,有些人對乳糖不耐受,一喝牛奶就想拉肚子,有些人對脂肪不耐受,一吃肥肉就拉肚子。每個人都有自己不耐受的食物,你可能對某種食物不耐受,但你並不知道,你還經常吃,一吃就會刺激到腸胃,忍不住想排便。

一吃完飯就想排便,還要考慮是不是腸道出現問題了。大便和腸道的關係很密切,從大便的情況我們可以看出腸道的情況,若腸道出現問題,比如腸易激,腸道炎症等,腸道會比較敏感,容易受到刺激,排便刺激就會明顯增多,一吃完飯就想大便或拉肚子。

一吃完飯就想排便,有多種可能性,其中有正常的生理性因素,也有可能是腸道出現問題了。若是正常的生理性因素就不用擔心,若是腸道出現問題所致就要儘早檢查,調理腸道。

那麼,怎麼判斷到底是正常的,還是腸道出問題造成的呢?

若你只是單純的一吃完飯就想大便,平常身體並沒有什麼明顯不適,這多半是正常的胃部活動造成的,不用擔心。倘若你一吃完飯就想大便,腸胃還常常感覺不舒服,有腹痛、腹脹等不適,平常還伴有噁心、想吐、大便突然變細等異常表現時,說明多半是腸道出現問題了,要儘早的調理腸道。


一吃完飯就想大便的人,在日常飲食中要注意控制飯量,不要吃太多,吃太多胃部受到的刺激多,你就會更容易出現想排便的感覺。控制好食量,三餐定時定量,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少吃些不健康的食物,有助於緩解一吃就拉的情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