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1 運城鹽池神廟及鹽池禁牆(3)

運城鹽池神廟及鹽池禁牆(3)

運城之所以成名,就在於其為鹽運之城。我國最古老,規模最大的池鹽產地就是先進的運城鹽池,這裡曾出產全國絕大多數的食鹽,歷代均為官方管轄之重地。鹽是老百姓日常生活必不可少之重要資源,池神廟在社稷安全和老百姓的心中所佔之地位,可想而知。因此,後來便有了皇家敕造之池神廟。晉人王廙著《洛都賦》雲:"河東鹽池,玉潔冰鮮,不勞煮沃,成之自然"。就是說池鹽不需煮制,自然可成。"解池"地處黃河流域,由此可以想見,生活在黃河流域的古代先民,會很早就接觸到這種天然池鹽。

運城鹽池神廟及鹽池禁牆(3)


運城鹽池神廟及鹽池禁牆(3)


《河東鹽池之圖》北邊禁牆內,刻有關王廟、池神廟、海光樓、歌薰樓、巡池公署、野狐泉等建築群。 池神廟始建於唐代,位於臥雲崗上,有三大殿。中祀池神(唐時為靈慶公),左祀風神,右祀山神,南為舞臺,東西有廂房,並有日神、雨神、甘泉、城隍、關帝廟以及海光樓、歌薰樓等建築,建築群體宏偉壯觀。現在,池神廟僅存三大殿、舞臺等部分建築,其餘建築均已毀於戰火。

運城鹽池神廟及鹽池禁牆(3)

民國時期鹽池神廟海光樓

運城鹽池神廟及鹽池禁牆(3)

民國時期鹽池視廟及鹽池遠景

《河東鹽池之圖》最為精彩的部分,則是刻繪在鹽池北岸的生產場面。眾多的鹽丁,手持各色工具,或戽水,或 花,或撈採,或掃集,或擔挑,或對坐小息,神態各異,呈現一派緊張繁忙的景象。散佈在鹽畦上的料臺(鹽堆)便是他們辛勤勞動的成果。在辛勤操勞著的鹽丁中間,卻有一些鹽務官吏,有的坐於鹽畦邊觀看,有的站在一旁督促,有的騎馬巡視,無疑,這是對鹽丁的生產活動進行監視。在鹽畦外的馬道上還有一支手持兵械策馬奔馳的騎隊,那一定是巡邏護鹽緝私的官兵。這些畫面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十分感人。 明代的河東鹽池實行的是徵集鹽戶、鹽丁到鹽池服役的勞役制度。據記載:"解州舊有鹽丁。明初於蒲、解等州縣編審鹽戶八千五百八十五戶,定鹽丁二萬二百二十名。每二十名立料頭一人,撈鹽千引為一料。其鹽戶除正役、裡甲應辦糧草外,一應雜泛差徭,丁少者,俱蠲;丁多者,量減。於商人名下每引徵賑濟銀一分。每鹽丁撈鹽一引,即賑濟一分……嘉靖間,因富丁私自僱役,料頭攬收影射,議每年清審,聽民自願;無力者,照舊供役;有力者,納銀一兩五錢,免其撈採。如遇撈採不及,僱募貧民,每一料給以前銀二十兩為工本費;此工本鹽所由昉也。"到明萬曆二十四年(1576年),即吳楷任河東巡鹽御史期間,河東鹽池有"料頭七百四十號,丁夫一萬四千七百……然路途跋涉,旅次艱食,沸湯濺足,烈日薰肌,勞苦萬狀,故富者僱代,貧者強支,查點不及十之四五,撈採不及十之二三。捏造鬼名,誑報虛數,皆由料頭之包攬為奸,管鹽官之挾同作弊也。明末止存鹽丁四百七丁半。" 以上記載的是明代徵集蒲、解等州縣鹽丁到鹽池服役的情況。因為是服差役,鹽丁的旅途生活,撈採活動都很艱辛。朱裳在《撈鹽詩》中有具體描敘,吳楷在《南岸採鹽圖說》亦道及"採鹽之苦"。正因為如此,鹽丁逃亡、消極怠工現象是嚴重的。因此,才有眾多的官吏臨池監視鹽丁的勞動。從《河東鹽池之圖》中,我們可以窺視到在鹽官監視下,鹽丁辛苦操勞之一斑。它是對明代鹽丁服役情況的生動寫照。

關於河東鹽池,錢穆先生在《中國文化史導論》中有這樣的論述:"解縣附近有著名的解縣鹽池,成為古代中國中原各部族共同爭奪的一個目標。因此,佔到鹽池的,便表示他有各部族共同領袖之資格。"為了爭奪河東鹽池,黃帝分別與蚩尤和炎帝進行了兩場戰爭,即歷史上著名的涿鹿之戰和阪泉之戰。這兩場戰爭的勝利,使黃帝牢牢控制了河東鹽池,控制了中原地區的食鹽命脈,最終成為各部族的首領,獲得了"中華始祖"的崇高地位。

河東鹽池中食鹽資源的利用最早,最初是採取"撈取法":天日暴曬,自然結晶,集工撈採,產鹽全部依靠自然的力量。河東鹽池所在地夏季是華北最炎熱的地區之一,最高氣溫可達42.6℃,光照資源也非常豐富,年降水量約為520毫米,蒸發量卻高達2300毫米。藉助南風,是河東鹽池的一個突出特點。南風穿過中條山谷地,由於狹管效應風力加強,猛烈地橫掃鹽池,吹散了曬滷水時產生的水蒸氣,使陽光能更有效地照射滷水,滷水持續蒸發,加快了鹽晶體析出。這裡的南風猛烈到何種程度呢?從下面的事例中可見一斑,在鹽池湖畔的蚩尤村(現名長壽村)中,民居不再是北方傳統的坐北朝南式,而必須建成坐南朝北,以躲避南風。

由於撈取的是自然形成的鹽結晶,晶體中含有硫酸鎂等雜質,這樣的鹽嚐起來味道發苦,所以"苦鹽"一度是河東鹽的別稱。到了東漢時期,河東鹽池開始採取"墾畦澆曬法",這種方法是用人工墾地為畦,畦地旁邊築有水溝,將池水通過水溝引入畦中,待水分蒸發,結晶成鹽。此時的墾畦澆曬法尚處於初期,未經過濾就將滷水引入鹽田,在泥土上成鹽,所以得到的鹽依然發苦。

運城鹽池神廟及鹽池禁牆(3)

民國時期坐在鹽巖上休息的鹽工


運城鹽池神廟及鹽池禁牆(3)

民國時期,正在鹽池中勞作的鹽工,他們將鹽水舀入高處的鹽田中,待日光暴曬後形成鹽粒。


運城鹽池神廟及鹽池禁牆(3)

民國時期鹽工取滷水


到了唐代,鹽工們開始用淡水搭配滷水曬鹽,由於淡水溫度低,滷水溫度高,滷水原來的溫度得到了調整,硫酸鎂、硫酸鈉等雜質就分解出來形成"硝板",結晶畦修築在硝板上,這樣生產出的鹽不再發苦,而結晶的時間也大大縮短,五六日即可成鹽,這是鹽業生產劃時代的變革,在全世界的日光曬鹽史上也居於領先地位。此後的千年時光中河東鹽池在中國的鹽業生產中一直佔據著重要地位,輝煌時期僅此一地的鹽稅就佔到全國財政收入的1/8。到了清代中葉,因滷水淡化,河東鹽池的產鹽能力急速衰退,而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海鹽的生產和運輸成本降低,河東鹽池逐漸退出了鹽業生產的舞臺。

1、神牛造池,民間流傳著神牛造池的傳說。很早以前,天宮裡的神牛因偷吃了玉皇大帝的鹽,而被趕到下界,它流落到江南水鄉,塞外草原,想為人們造個鹽池,但那裡的人沒有收留他。後來,它到黃河之濱的中條山下,受到這一帶人民的熱情款待。為了報恩,它就臥下,身軀化成了寬闊的鹽湖。這個傳說中的主角為牛,人們用自己最為熟悉的牲畜解釋了鹽池的起源。同時,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農耕社會里牛的重要,以及人類與牛至為密切的關係。

2、蚩尤之血,還有個傳說是,南方部族首領蚩尤,到中原和黃帝爭天下,黃帝在天女幫助下,斬殺蚩尤和他的頭領鮮血流入解池,因血是鹹的,便化為鹽池的滷水,供人食用。因為在這裡尸解蚩尤,故名解池。在鹽池附近的蚩尤村,相傳是當年蚩尤葬身的地方,現在這個村改名為從善村,即改邪歸正,棄惡從善之意。相傳蚩尤死去數千年後又復活,到了宋朝大中祥符年間(公元1008年~1012年)化作一個青面獠牙的怪物為害百姓,人們禱告關公神靈,讓關公伏魔降妖,經過一場鏖戰,關公借用當地田野裡許多農夫的魂,戰勝了蚩尤。但因沒按時歸還農夫魂靈,農夫身體經烈日暴曬而腐爛,無法回生,只好把屍體掩埋,墳址就是現在的原王莊,諧音為怨枉莊。在鹽池附近的蚩尤村和原王莊有個奇異的風俗:從來不敬關公,從來不上演關公戲。

3、麒麟造鹽池,在上古時期,鹽由上天壟斷,人類吃不上鹽,個個無精打采,面黃肌瘦,萎靡不振,沒有一點精氣神。玉皇大帝就起了惻隱之心,下旨把一隻鹽麒麟流放到人間。鹽麒麟在空中慢慢地降落,好像金色的絲帶飄揚。它飄過山清水秀的江南,不願意落下去;飄過風吹草動的草原,也不想下去。不知飄了多久,它還在空中打轉轉。

陽春三月,冰河解凍,成群結隊的鯉魚逆流而上,形成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龍門狹窄如門闕,水流湍急,如渡得上去成龍,否則點額而還。鹽麒麟飄到了這裡,被這獨特的景象所吸引,就飄落下來,佔據了黃河龍門河口一塊亂石灘。當地人見它非驢非馬、非豬非羊四不像的怪樣子,都以為是哪裡來的妖怪,拿起棍棒去趕,拿起石頭去砸。這隻鹽麒麟,眼淚汪汪地離開了那裡,那裡就成今天河津龍門河口鹽鹼灘的麒麟島。

受了傷的鹽麒麟慢慢地往南走,走到萬榮的張甕村,走不動了,就在張甕村門口臥了好幾天,村民不知是何怪物,便召集許多人用扁擔把它打跑了。麒麟負傷後跑到南山腳下,實在跑不動了,就臥在那裡撒了泡尿,那地方就變成了白花花的鹽池。張甕人知道後非常後悔,就在麒麟曾經臥過的地方挖了個池泊,名叫麒麟池。說也奇怪,這池泊的水不管什麼時候都是清澈的,幾時喝都是清涼可口、甘甜醇香的,一次喝飽餘味悠長,能持續半天之久。張甕人還聽說這隻鹽麒麟是從河津龍門看"鯉魚跳龍門"下來的,就在麒麟池南邊,修造了一座高一丈、寬十丈,由彩釉磚瓦鑲邊壓頂,內貼彩色琉璃瓦燒製的九條神態各異的飛龍的九龍壁,以示紀念。九龍壁四角都有一隻四蹄飛起的麒麟。據說,不管你從什麼角度看,都能看到九條龍和四隻麒麟正面對著你似飛似舞,充滿靈氣,非常誘人。這就是"擔打麒麟四張甕"的美麗傳說。

鹽麒麟邁著步子繼續向南走。這天,它來到了解州的長樂灘,回想起幾天來發生的事情,加上自己身負重傷,它傷心地流出了眼淚,眼淚滴到地上變成了白色的鹽粒,風一吹雨一淋又化成了鹽霧,撒遍了長樂灘,因此長樂灘也成了一片鹽鹼地了。

它繼續向南走,走得筋疲力盡的時候,又被高大的中條山擋住了去路,只好在中條山北麓的盆地臥了下來。玉皇大帝知道後,心裡特別難受,又動了惻隱之心,就讓中條山上風洞神風伯,給它吹吹風按摩按摩,又讓萬榮縣境內孤峰山的雨師給它下下雨洗個澡,好讓它美美地解解乏,睡個好覺。這風伯雨師一吹一淋,就是七七四十九天。結果鹽麒麟在風雨中不僅走不出來,而且化在了裡面,結果這裡就成了著名的運城鹽池。

鹽池邊宿沙村有個牧羊人叫鹽宗,他第一個在鹽池裡面發現了鹽,撈回一把,拿一點點放在菜裡吃著怪香。這還不算,他連續幾年出生的兒子,一個比一個高大、英俊。因而一傳十,十傳百,鹽池被人們認識了,鹽池被人們利用了。人間也就有了"麒麟送子"一說,併為第一個吃鹽的鹽宗蓋了一座廟,就建在安邑附近的廟村。廟村因此而得名。鹽宗就成了鹽池、鹽商、鹽業最古老的鹽神,人們無比敬仰,頂禮膜拜,長年香火不斷,祈禱鹽神為人類造福。

鹽池神廟是我國曆史上唯一的一座池神廟,是我國鹽業及鹽運史上的重要標誌,也是山西運城起源之所在,具有極其重要的歷史研究價值。池神廟的建築始建於唐代,歷經唐、宋、元,至明代重新修建、整改,彙集了各代建築的精華,具有非常重要的建築文物研究價值和考古價值。廟內存有的歷代碑帖等重要文物,更是現今極為罕見的重要資料。現今的池神廟已成為運城重要的旅遊資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