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重慶九龍坡區農業農村委駐村幹部“網絡帶貨”解決農產品銷路

疫情期間,重慶九龍坡區農業農村委的6名駐村幹部利用小區業主群、朋友圈、電商平臺,幫銅罐驛鎮農戶銷售柑橘、蔬菜,獲當地群眾點贊。


重慶九龍坡區農業農村委駐村幹部“網絡帶貨”解決農產品銷路

銅罐驛駐村幹部,幫助果農彭年銀採摘柑橘。

“疫情無情人有情,愛心助農買柑橘!銅罐驛鎮優質柑橘,原生態長葉香橙、清家臍橙、紐荷爾。每箱10斤,35元一箱,平常價5元每斤,已實地查看,有品質保證!”連日來,這段話頻繁出現在九龍坡區多個小區業主群及朋友圈。

這段愛心助農消息的始發者,是九龍坡區農業農村委的6名黨員幹部——彭文學、盧磊、佘開蓮、陳穎、許洪軍、楊莎。支援大碑村的陳穎告訴記者,當地復工復產工作開展得如火如荼,但很多農產品卻銷不出去,當地群眾很發愁。如銅罐驛友善家庭農場種植戶彭年盈家,就有幾千斤柑橘掛樹上找不到銷路。


重慶九龍坡區農業農村委駐村幹部“網絡帶貨”解決農產品銷路

銅罐驛駐村幹部,幫助果農彭年銀採摘柑橘。

6人小組之一的彭文學知道後,立即前往果園實地查看,詳細瞭解果類品種、數量。自此,6人小組全部化身柑橘銷售小能手,朋友圈、微信群、生活小區群,都成了他們線上直銷的“主戰場”。6人甚至學習起了網絡直播銷售方法,將實地採摘錄成視頻發到朋友圈為彭年盈“帶貨”。其中,陳穎還主動幫其聯繫電商進行網上銷售。


重慶九龍坡區農業農村委駐村幹部“網絡帶貨”解決農產品銷路

銅罐驛駐村幹部,幫助果農彭年銀採摘柑橘並裝包。

“帶貨”柑橘的同時,6人小組還積極幫當地農民銷售蔬菜。他們利用每天晚上的休息時間,統計各個渠道銷售的果蔬數量,第二天再利用午休時間去村民那裡拉貨,晚上下班後自己開車送貨或拉回小區分發給鄰居。

“我們已經幫忙銷售20天有餘,買過的人都跟我們反應柑橘很甜、蔬菜很新鮮,說等疫情過去了,還要來銅罐驛買呢!”陳穎介紹,僅她一人,平均每天帶回小區分發給鄰居們的蔬果就有200斤左右。


重慶九龍坡區農業農村委駐村幹部“網絡帶貨”解決農產品銷路

銅罐驛駐村幹部,幫助果農彭年銀採摘的柑橘打包裝車。

截至3月4日,6人小組已幫助銅罐驛鎮村民售出柑橘13000餘斤、各種蔬菜12000餘斤。接下來,6人小組還將繼續摸排散戶滯銷情況“哪怕幾十一百斤,也要為群眾銷出去,變成錢揣進果農、菜農的荷包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