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8 北樓觀——興平黃山宮

(紅星閃閃耀秦川——陪著兒子學文史篇)

北樓觀——興平黃山宮

樹的故事

關中的古樹很多,大多與古剎舊廟相伴,這是有原因的:廟宇是信仰的載體,威嚴之下,總能在戰火或者歲月中保留;樹一般是最無利用價值的,對於侵略者或者是農民來說,不如一砍一顆人頭和一頓飯實在,於是因此倖免於難。就這樣,最威嚴的和最無用的,結合在一起,就成了最富戲劇性的歷史見證者。

北樓觀——興平黃山宮

有時想,人和地裡的小麥一樣,一茬一茬的,誰又是播種者?當然是老天,這樣想來,竟充滿趣味。這些經歷千百年風雨的大樹,似乎成了老天“播種”和“收割”的一個旁觀者。

北樓觀——興平黃山宮

樹不是有情生物,所以壽命極長,睜眼看著馬嵬坡上的原住民被一料一料播種,又看著他們被一茬一茬收割,無聊不?不無聊!絕對不無聊!這裡邊有趣著呢……

北樓觀——興平黃山宮

那一年,安史之亂平定後,玄宗從四川回長安時,途經馬嵬驛,不禁想起楊貴妃來,於是懷著悲痛的心情,在馬嵬坡遍尋貴妃埋葬處。當時的馬嵬坡,林木蒼翠,坡陡人稀,難以攀爬,於是隨從砍下一根槐樹枝給玄宗做柺杖。最終,他們花費了很長時間也沒能找到貴妃墓,玄宗不知不覺竟走到了他們“祖先”的祠堂:老子祠(黃山宮)前。在祭拜完老子後,順手把手裡的槐樹枝插到了地裡。槐樹無根是很難插活的,我們刻意為之而不成,玄宗無心之下卻活了。玄宗的兒子,當時的肅宗李亨得知後,賜名“太上槐”。好一個“太上槐”呀!這裡邊就有意思了。至於這顆槐樹是不是真的是玄宗手插的,這裡邊也就有意思了。政治上的事情,也罷也罷,我寧願相信這裡邊沒有那麼多“意思”。

北樓觀——興平黃山宮

但它確實是一顆千年槐樹,並且就一直在三清殿前邊看著來來往往的行人,聆聽這你我他的許願聲……這點足以。

北樓觀——興平黃山宮

現在,古樹最粗處近兩米,中空,僅以樹皮和樹冠樹枝相連。為增加樹幹支撐力,中空部位被文物工作中塞進泥土,接近躺下來的樹枝,被信徒香客捐贈的龍柱支撐著,看起來岌岌可危,但樹卻枝繁葉茂,相當旺盛。

北樓觀——興平黃山宮

樹杆從東北方向看,象一頭青牛,於民間又有了故事——這是老子在黃山宮住時,青牛幻化而成,目地是守護自己的家園,教化百姓。於是,樹前就有了歷代名人的題詞,樹前就有了香爐和案几。

北樓觀——興平黃山宮

這顆1200歲的大樹,就是黃山宮的鎮觀之寶。

觀的故事

北樓觀——興平黃山宮

(黃山宮前的高幹渠)

話說關中有三樓觀,南樓觀在周至,北樓觀就是興平的黃山宮,西樓觀在武功,叫燒臺庵。這三個樓觀,呈三角形分佈,南北樓觀相對,正好端南端北。於是信徒在樓觀臺禮拜時,明白的人,往往會拜完南面,再向北面禮拜。這是一個說法。

北樓觀——興平黃山宮

(後世百姓修的橋)

還有一個說法,周康王時的星象學家尹喜夜觀天象,發現函谷關祥雲繚繞,忽一日紫氣東來,於是在樓觀結廬邀請老子傳經佈道,南樓觀就成了《道德經》的誕生地,此時老子又向西傳道,所在地就是西樓觀。到了晚上,老子騎青牛回黃山宮休息。所以,南樓觀是老子工作場地,西樓觀是分場,北樓觀是住的地方。這是站在南樓觀的說法。

北樓觀——興平黃山宮

(上觀的臺階,樸素但很有感覺)

還有一個說法,老子攜兩個徒弟及家眷來關中,最早是住在黃山宮的,最早傳道也在黃山宮。後,孔子的母親看見黃山宮前的渭河水波濤洶湧,甚是害怕,於是老子就準備把家眷遷往樓觀臺。當地百姓不捨,紛紛出門相留,最後還是沒留下來。人們喊著“難留,難留”,於是就有了一個村子“南留村”。這就是現在南留村的來歷。西安和咸陽附近,有很多“南留”村,是否和老子的行走路線有關?這又是個有意思的事情。

北樓觀——興平黃山宮

(靈官殿)

北樓觀——興平黃山宮

(觀前通往東溝的路)

北樓觀——興平黃山宮

(倒在雜草中黃山宮碑記)

樹·觀——他們的命運

北樓觀——興平黃山宮

(進入觀內,遠處是老子祠)

奉和聖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制

唐·王維

渭水自縈秦塞曲,黃山舊繞漢宮斜。

鑾輿迥出千門柳,閣道回看上苑花。

雲裡帝城雙鳳闕,雨中春樹萬人家。

為乘陽氣行時令,不是宸遊玩物華。

學王維的詩時,我們竟然從“渭河”讀到了“黃山”,常常搞的一頭霧水。其實,此“黃山”非彼“黃山”——它是興平北邊的“黃麓山”,也就是後來人稱的“北莽(邙)山”,這個又有意思了——這個北邙山恰恰又埋了很多我們熟知的名氣極大的帝王,它有意思的地方正在這裡。而詩裡的“漢宮”正是北邙山邊的“黃山宮”。

北樓觀——興平黃山宮

(觀內西側的鼓樓,門鎖無人,未能得知裡邊是否有鼓,暫且稱為鼓樓)

北樓觀——興平黃山宮

(觀內東側的鐘樓門鎖著,無人,無法確認裡邊是否有鍾)

黃山宮正好處於黃麓山的一塊“簸箕”狀臺地上,它的名稱正源於此,這是黃山宮的由來,那“漢宮”又是怎麼回事呢?

北樓觀——興平黃山宮

(老子祠)

漢宮就是黃山宮,黃山宮就是漢宮。西漢初,信奉黃老之道,漢惠帝時,選擇老子的“故居”作為基址,修建了規模龐大的黃山宮,這是一個標誌,是對漢初儒生的威壓,也是對黃老學說的“宣傳”和推廣,這時候,黃老之道是國家統治思想的核心,其它學說都處於劣勢。

北樓觀——興平黃山宮

(老子祠正門)

北樓觀——興平黃山宮

(觀內通往西山門的路,左邊是宿舍)

漢武帝是個孝子,漢武帝曾在黃山宮為母親求藥,母親的病因此痊癒,漢武帝再次修建黃山宮,並改名“老子祠”。此時,國家經過文景時期的發展和積累,社會各方面已非常繁榮,當然也包括了思想方面。這時候,儒家慢慢的上來了,儒道開始協同和交融。此時的黃山宮,生機勃勃,枝繁葉茂。

北樓觀——興平黃山宮

(進觀後東側)

北樓觀——興平黃山宮

(進觀後西側)

再後來,李唐王朝,李氏以“老子”為祖,自詡“老子後人”。唐高宗李治進封老子為“太上玄皇帝”。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視道士為宗室,二十九年建玄元皇帝廟於各地。安史之亂後,玄宗從四川回長安,手植槐樹,這就是那顆1200年曆史的大槐樹。

北樓觀——興平黃山宮

(玉皇殿)

北樓觀——興平黃山宮

之後明、清兩代多有建修,規模宏大,香火旺盛。清同治年間,回民起義攻打興平,黃山宮被燒燬。之後群眾捐款復修東西兩側。光緒年間,群眾再次捐款重修,建有山門、二門、鐘樓、鼓樓、捲棚、玉皇殿、三清殿、老君洞,靠山崖半圓形排列十六個窯洞,都塑有神像,所以,黃山宮是典型的“溝壑結構土窯洞寺廟”。

北樓觀——興平黃山宮

(老君殿,這是後部的核心,依土崖鑿洞而建)

北樓觀——興平黃山宮

(老君殿西側洞窟)

北樓觀——興平黃山宮

(西側諸洞)

北樓觀——興平黃山宮

(無生洞口的石碑)

北樓觀——興平黃山宮

可惜地是,1954年大部分被拆除,材料用來蓋了學校。之後,在運動中,神像全被砸毀,窯洞也逐漸倒塌。1980年後,群眾又開始集資修建,信仰的力量是無窮的,很快黃山宮又漸漸恢復了生機。現在,窯洞被重新修葺,舊殿也得以修復,“九宮十八殿”得以重現。

北樓觀——興平黃山宮

黃山宮東西兩邊有兩條土溝平行排列,溝邊的崖山,佈滿了窯洞,這些都是當地人祖先的居所。東邊的嶺,人稱“鱉蓋”,鱉蓋東北就是“馬嵬驛”,黃山宮西北約 500米處,是新石器時代的黃山遺址。

北樓觀——興平黃山宮

(“鱉蓋”及上邊的老窯洞,這個土崖上不遠處就是馬嵬驛)

北樓觀——興平黃山宮

(東溝裡就是賀氏洞)

北樓觀——興平黃山宮

(黃山宮東山門)

東約 20米有賀氏洞,據碑石記載,為堂主賀氏率弟子鑿成。黃山宮東的溝崖上留有窯洞 80餘處,是李家坡村民先祖居住過的地方。黃山宮向南,跨過高幹渠,約 100米處有自湧泉兩處,據記載,泉水流淌日夜不停,但此行天剛晴,路滑人少,最終沒能打聽到,望知道的讀者能指點一二。

北樓觀——興平黃山宮

(老子殿西側洞窟)

北樓觀——興平黃山宮

(西側諸洞)

北樓觀——興平黃山宮

(我不會打牌,不會下棋,幾乎是一個除了工作之外不太會其它的呆人,於是每週都要陪著他一天,也算是一種休息。)

北樓觀——興平黃山宮

(過去是兩層的,結構巧妙)

北樓觀——興平黃山宮

(廢棄的洞窟)

北樓觀——興平黃山宮

(東門口魏道長的墓,他為現在這個黃山宮的修復和重建做出了極大貢獻)

有感

關中地區,確實是一方寶地——我們行走時,崴腳的一塊磚頭,往往就是一塊秦皇漢瓦,隨便一個村的名字,可能都有著大來歷,隨便一撅頭下去,可能又會出現一個什麼遺蹟。兵馬俑是這樣來的,皇后之璽是這麼來的,何家村遺寶也是這麼來的……對於這片土地,好像古蹟太多,多到根本無法顧及象黃山宮這樣稍顯偏僻的地方了,雖然它有2200年曆史,雖然它有老子的事蹟。可惜,可惜呀……

北樓觀——興平黃山宮

(觀外的東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