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保研故事|中南財經到上財金融

今天為大家推送的是保送至上財的百威小哥哥的保研經驗分享~師弟師妹們快來看看吧~

保研故事|中南財經到上財金融

01

個人情況

學校: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專業:國際會計學/科廷大學Accounting and accounting technology

成績:

①加權成績:90.20

②績點:3.83/4.00;Vice-Chancellor’s list(全校前1%,不分專業)

排名:成績排名(2/53),9月綜合排名(1/53)

英語:CET6-542;CET4-586

科研:中國會計報發表論文一篇

獎項:一等人民獎學金一次,二等人民獎學金一次,三等人民獎學金一次,校“優秀共青團員”

02

申請情況

(一)夏令營

申請:北大光華、上財金融學院

入營:北大光華、上財金融學院

參營:上財金融學院

錄取:上財金融

(二)九月推免

未參加九月推免

03

前期準備

(由於我未參加九月推免,以下都是夏令營的準備)

(一)選擇學校與專業

雖然對很多海投的同學來說,這部分顯得有些多餘。但是對於一些同學來說提前想好自己的心儀學校與專業還是有必要的。以我自己為例子說明:確定自己的保研專業是很重要的一步。在大三下學期,由於專業,我們是在澳大利亞科廷大學留學的,留學期間課程作業較多,所以我沒有提前想過自己到底想要保研到什麼專業,這為我後期帶來了挺大的困擾。夏令營的申請一般集中在四五月份左右(不包括一些學校的第一批夏令營,因為當時在國外,所以沒有關注第一批夏令營的時間),當開始申請夏令營的時候我首選就是清北復交人,上財,中大以及廈大。主要原因是我的本科是會計,但我內心又有保研金融的傾向。正是兩者之間的矛盾導致我一直在兩者之間猶豫不決,在報名上財時候填寫了金融學院(上財只允許參加一個學院的夏令營),而在報名北大的時候就選擇了光華的MPACC。其他學校在我的猶豫以及各種due的折磨下,草草了之,並沒有填寫完申請,或者並沒有遞交申請材料。在後期,期末考試結束開始準備夏令營時候,沒有想好保研專業的問題就體現出來了,在金融的學習與會計的複習之間需要進行抉擇,當然,最後我選擇了金融,而理所當然地與北大失之交臂。

(二)材料準備

材料準備的話兩個學校需要準備的材料相差無幾,只是北大是隻需要在網上填寫,等到入營時攜帶紙質材料,而上財則需要在申請時按時遞交紙質材料。

1.個人陳述,主要就是介紹一下自己的基本情況,表達對參營學校的渴望,我就是在網上搜索了一個模板進行修改,這個材料基本只是掃一眼。

2. 推薦信,一般要求兩個副教授及以上職稱的老師簽字。建議選定兩個老師,儘量一次把所有學校的推薦信的準備好,讓老師一次性簽完。北大是填寫老師郵箱,然後給老師發填寫地址,老師會轉發給你,讓你以老師的語氣真實地填寫,這一部分審查老師應該不會看內容。

3. 獲獎證書等證明材料,最好一次性把所有用得上的掃描成電子檔,存在U盤裡,不管是網上提交資料,還是打印複印都方便。所有的資料中與英語相關的證明材料、科研發表的論文、數學建模大賽、計算機能力證明等材料相對重要,其他的榮譽基本不會對入營有所影響。

(三)複習準備

對於夏令營的複習準備,跨專業保研的同學建議在前三年選修一些相關的課程,然後在大三寒假期間瞭解目標學校目標專業的往年考核書目並進行復習(雖然我當初因為沒啥經驗,一直到國外放暑假才開始第一次真正地看金融方面的書籍,此時離入營只有20天左右了)。對於保研本專業的同學建議看看數學,以及保研院校會設計的專業課程就好,不用太早,時間足夠就好。

一般而言金融複習的科目主要有數學、宏微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證券投資學、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學、公司金融(也是我們學的公司理財)。這些課程最好根據保研院校要求的書目來進行復習,可以在論壇上搜索。(我還是一個反面教材,當時就是根據自己有的微積分,線代,概率論,宏微觀,選修的貨幣金融學,還有在網上下載的證券投資學以及國際金融學進行自學,但是我覺得還是根據學校給出的書目版本進行復習比較好。)

04

夏令營推免情況

因為上財金融的夏令營和北大光華的夏令營在時間上有衝突,所以我在經過一番糾結之後選擇了上財金融(當時可以稱之為破釜沉舟)。

上財金融:

上財金融的夏令營相對來說是活動比較多的,可以讓大家充分認識到上財的底蘊,一共兩天半時間,安排了三次學術講座,參觀校園,筆試,頭腦風暴,中英文面試。參營時間是7月6日-7月8日,6號上午開營儀式和主題講座,下午是學院介紹、專業點介紹、師生交流,7號-8號面試和筆試,最後中午進行一次閉營儀式以及聚餐。筆試(40%)、綜合面試(50%)、夏令營表現(10%)。

(1)筆試部分

筆試部分主要涉及的內容是公司理財、宏微觀經濟學、貨幣金融學、證券投資學以及國際金融學。其中公司理財和貨幣金融學佔比較大,但是宏微觀考了一個論述題。題型大致是(老年人的記憶):選擇題30個;計算題(5個還是6個?);論述題兩個。選擇題主要是

貨幣金融學,國際金融學,債券定價等。計算題主要是派生存款計算、WACC、各種成本的計算等。(有些題目記得並不太清晰,這是大致內容,有的題目我這個外專業的人並沒有看懂。)論述題我只記得一道題是關於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如果我沒記錯,哎,這老年人的記憶力。)

總體來說,難度較大,專業化程度較高,特別是選擇題和2道左右的計算題。選擇題考得比較仔細,計算題主要考的是邏輯,題目懂了就會了,不懂就不會。同營的小組裡面本科金融的都說感覺自己像是跨專業的(當然我覺得他們是謙虛)。在到上海的那天,我一直抱著貨幣金融學和公司理財的書看,剛好考試時候考到了幾個選擇題還有一個計算題吧,所以說可以在考前翻翻書,但是不要太緊張。

(2)講座

上財夏令營所有活動裡最讓我印象深刻以及獲益匪淺的就是幾個講座了。其中最難忘的是傑出校友婁剛。在這之前我們對之的瞭解是曾經擔任摩根斯坦利的執行董事,聽完講座後更是感慨其才華以及對金融與中國市場的深刻認識,也讓我更加堅定了選擇金融的想法。這樣的金融大牛做演講,不是講金融的前景多麼多麼美好,而是直指中國金融市場的弊病與危機:目前普遍存在的現象是,中國的實體經濟正在步入“脫實向虛”的陷阱,金融業的過度發展,導致脫離了其本質——為實體經濟服務。特別是二三線城市,往往陷入“建設區域經濟中心”的偽命題,過度金融化成為這些城市的弊病,也導致了要素的失衡。在香港,房價的飆升,不斷擠壓著實體企業,一些中小微企業被迫消失,其中就不乏對香港非常重要的旅遊餐飲業。所以這是個亟待解決又難以解決的問題,將來的中國市場可能存在著重大的危機。所以,金融不是獨立的產業,金融理應迴歸其本質,產融結合,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是金融生存之本。

另一個讓我有很大收穫的是先鋒領航的亞洲區人力資源總監李丹女士為我們帶來的講座。李丹女士首先簡單介紹了Vanguard的大體情況,從中我們可以瞭解到,以被動投資為基礎,以低成本為優勢,以客戶為中心的理念使其成為美國最大的基金管理公司之一。而後從一個HR的角度,她又從職業規劃,簡歷製作,進行面試以及實習過程等方面給我們提出了建議:選擇職業時要有前瞻性的目光,在人工智能的基礎之下,若是你的職業會在未來的5年內被淘汰,那就得儘快儲備能幫助自己遷移到下一個工作崗位的知識;在面試時最好能樹立自己的個人品牌,讓面試官對你印象深刻,這將大大增加你成功的幾率;在實習時,儘量保持積極主動的狀態,這樣才能慢慢接觸到核心業務;公司最看重的是一個員工是否能保持好奇心和和諧的人際關係,同時要有良好的品格,這不僅是職場的經驗,更是為人處世的真諦。李丹女士的講話將陌生的職場鮮活地展示在我們面前,十年的從業經驗傾囊相授,著實讓我們收益頗豐。如果真正掌握了這兩個講座的內容,對後面的面試是十分有幫助的。

(3)頭腦風暴

頭腦風暴主要是針對一些熱門的話題,比如人工智能是否能夠取代金融分析師,小微貸款,消費金融公司與銀行之間的比較等。給我們考核的是學姐,一進來學姐讓我們放輕鬆,平靜一下自己的心情準備接下來的小組討論。流程主要是自我介紹,增進大家的瞭解,然後開始第一個題目的討論,我們小組被分派的第一個題目是人工智能能否替代金融分析師,大家利用五分鐘審閱題目並進行簡單的思考後,便開始了討論。這裡提示大家,討論中需要一位同學把控時間,避免超時,還需一位同學把控整體,防止偏題。每個人都要有明確分工,不要對leader有著不一樣的執著,因為這部分如果leader沒有控制好一個組的十個人的發言與表現的話相反會被扣分。在順利地討論完第一個問題後,我們又開始了第二個問題:消費金融公司和銀行當前現狀的比較,我們針對現狀分析了消費金融公司的優勢和目前發展並提出了我們的思考,同時針對現在顯露出來的問題提出了建議。每一組的頭腦風暴有個人的能力體現,更是一個團隊合作的表現。

(4)面試部分

面試分為英文面和專業面兩部分。

①英文面試採取抽題方式,有的題目和雅思口語的part2類似,但也有的題目比較考驗應變能力。自由作答時間大概在兩分鐘左右,不用擔心不知道說什麼或作答時間不夠的情況,因為老師會在感覺你說不下去的情況下針對你的作答或者你的個人情況等進行提問,重點是你要展現出你的自信,流暢作答。我當時抽到的題目是描述一個最讓我印象深刻的場景,當時很懵,因為需要抽題之後馬上作答,所以我採取了一個小策略:老師說:請讀題。我就看了幾眼,腦袋迅速思考了一下,回答:我有多久時間讀題。老師就說:Please read the question to me。就這一來一回的時間裡大概想出來了一些想說的,就開始說了,實在想不出來你就換著句式、語法來重複說一兩件事就好了(總之就是流暢,自信)。

②專業面也是抽題,抽兩個題目。

專業面會先讓你進行一個自我介紹,主要就是自己的基本信息,相信各位有志保研的人在自我介紹方面已經不再需要我進行贅述。自我介紹完之後抽題,我運氣比較差,抽到的第一個問題是

簡述金融中風險的定義,當時我很懵,因為看書也沒有看到這麼具體的地方(我就是在用了20多天進行從零開始學金融,大家有志保研金融的同學一定要多花時間看相關教程,越仔細越好,不要像我一樣倉卒之際囫圇吞棗),於是我就很坦然地說了不太清楚金融中風險的定義,但是根據會計中對風險的理解以及對金融的認識來陳述風險的定義。第二個題目是影子銀行的定義,我也不會,也很直接地說了,老師就沒再問這個問題了(簡直尷尬,抽到兩個專業題目都不會)。於是老師開始問金融與會計相關的問題了,主要有關盈餘管理,會計中的成本法與公允價值計量法,公允價值計量在銀行以及券商中應用的風險不同,財務報表是否可信,會計與一級市場的聯繫等問題。當然,問到本專業的問題我就開始侃侃而談了(注意一點,就是在面試時候要注意自己的風格,雖然是坐著,但是不要有多動症,而且面試老師有四位,坐在你的周邊,因此一邊回答一邊眼神也要自然地看到各個面試老師,表情自然,時刻面帶微笑,假想自己在和幾位學識淵博的、和自己關係好的老學者進行交流學習就好了),在這部分看到幾位老師滿意地點頭之後我就心安了,後面還問了會計學得很好為啥要轉專業,對上財的看法等問題。老師比較和藹,因此大家一定不要緊張。

保研故事|中南財經到上財金融

結語:

上財的專碩筆試比較重視學生的專業素養以及專業學習能力(並不知道怎麼看上我這個兩個專業問題都沒答上的渣渣),面試主要看綜合素養,對本專業同學注重考查對金融的深度理解,而對跨專業同學則關注原專業的學習情況以及與金融的聯繫,以此來判斷學生是否對金融有著正確的瞭解。最後說一點就是,每個人都不要小看自己,因為上財的夏令營除了筆試還有面試和夏令營表現(比如:當初我就覺得自己很渣渣,還是跨專業,但是最後的結果是以前五通過了上財的夏令營,其中筆試也就過了及格線7、8分,面試過了90,表現滿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