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 為了一句承諾,他保守國家機密37年

中國新聞網


如果不是記者紛紛來採訪他,吳洪甫還不知道自己成了許多人心中的大英雄。

今年77歲的吳洪甫如今看起來只是一名普通的農民,手上佈滿老繭,但堅定有神的目光和盡力保持挺拔的身姿似乎彰顯著他曾經的身份——軍人。


為了一句承諾,他保守國家機密37年


老兵吳洪甫。圖片來源:河北日報 陳建宇 攝


50多年前,他曾與戰友攜手兩次擊落美製U-2高空偵察機,是國家的一等功臣,但這樣的赫赫戰功他卻從未告知他人。

從英雄到農民,吳洪甫眉宇中豪氣猶在,卻又默默無聞。

兩次參與擊落U-2,立下一等功

在吳洪甫所有與部隊生涯有關的物品中,有一張黑白照片,是他最寶貴的珍藏。

為了一句承諾,他保守國家機密37年


“最右側從上往下數第三排,看出來了嗎?這個小夥子就是俺。”照片中的吳洪甫還年輕,一身戎裝,筆挺英氣。

那是1964年7月23日,毛澤東、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在人民大會堂與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地空導彈部隊二營全體官兵的合影。

1959年12月,當時只有18歲的吳洪甫決定離開老家去當兵。第二年,通過選拔,他成為空軍地空導彈部隊二營的一名新兵,擔任標圖員。

“標圖就是在和飛機賽跑,遲標1秒、錯標1釐米,空中目標就會偏出很遠。”吳洪甫解釋著自己當年在二營的“工作”,重要程度可見一斑。

1962年9月9日7時30分,一架美製U-2高空偵察機直衝江西南昌上空而來,8時25分,進入二營火力範圍。吳洪甫和戰友們已經進入一級戰備。

吳洪甫盯著屏幕上的光標,迅速計算出測算出發射距離、殺傷範圍、航路捷徑,並傳給指揮部。隨即,3條火舌射向天空。

“砰!”隨著爆炸聲瞬時傳來,中國軍隊第一次擊落了美製U-2高空偵察機!

但不久之後,U-2上有了預警裝置,能夠自動察覺雷達波束鎖定,好幾次逃出火力網。

針對新情況,中國軍隊設計出“近快戰法”:將標圖員的測算時間由之前的18秒壓縮至8秒,近距離發彈,讓敵機插翅難逃。

為實現這一目標,吳洪甫和戰友們把飛機飛行高度、航線距離等常用的100多個數據爛熟於心,一旦得到空情信息,便可“看、算、報”同步進行。

只等U-2再次出現。

1963年11月1日,一架U-2再次出現在江西上饒上空,雖然指揮所測算的數據顯示,敵機未在殺傷範圍,但吳洪甫卻迅速標圖彙報,堅定地回覆:“三發必中一發!”

“砰!砰!砰!”所有人的心都跟著揪緊。忽然,顯示屏上那個光標停止閃現——“近快戰法”成功了!

結束戰鬥時,營長嶽振華在吳洪甫右肩上重重一拍:

“你個‘吳大膽’,真成了導彈上的眼睛!”

兩次擊落U-2,吳洪甫被授予個人一等功。

為了一句承諾,他保守國家機密37年


英雄迴歸平凡,37年他隻字未提

1965年2月,吳洪甫退役了。

臨行前,嶽振華特意找到吳洪甫談話:“咱是‘英雄營’,回家後誰都不許給部隊丟臉。”

並囑咐他:“不能洩露國家軍事機密,更不能給地方添麻煩,地方不安排,誰都不能鬧意見,能做到不?”

吳洪甫斬釘截鐵地回答:“保證能做到!”

在回鄉務農的日子裡,吳洪甫始終守口如瓶,從未提起當年的戰鬥經歷,這個秘密一守就是37年。

就連妻子偶爾問起,他都會立時變了臉色,斷然拒絕。

為了一句承諾,他保守國家機密37年


直到2002年,吳洪甫在雜誌上看到戰友講述擊落U-2型高空偵察機的戰鬥經過,才知道這不再是國家機密了。

他拿出了立功證書,家人和村民才知道,這個身邊從來不甚起眼的老人竟是國家的一等功臣。

但這個在別人看來十分了不起的功勳,吳洪甫卻看得很淡。

出身軍人家庭,吳洪甫的爺爺叔伯都是烈士,都將生命獻給了國家,“你就當幾天兵有什麼了不起呢,你還好好活著呢,你有啥了不起呢。”

無名到有名,他有了新的承諾…

2004年,當地民政部門查閱檔案,在核實情況後專門為吳洪甫申請辦理了優撫待遇。


為了一句承諾,他保守國家機密37年



吳洪甫對自己現在的生活也很滿意,雖然身體已經不允許他再幹重活兒了。但是閒不住的吳洪甫,義務承擔了村子裡一個垃圾存放點的清理工作。

有時候他還會抽出時間去村裡的小學,為學生們講講以前的戰鬥經歷。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聽黨話、跟黨走,做新時代的好退役老兵!”

這是今年8月1日,吳洪甫面對那張珍貴的黑白照片立下的“新誓言”。

就像他堅守“兩個不能”誓言37年一樣,這幾句話就是他以後一定要做到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