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2 各方力量齊上陣 延川社會扶貧見實效

各方力量齊上陣 延川社會扶貧見實效

▼黃家圪塔大棚全景

“空軍機關真是實實在在地幫助我們脫貧!這幾年村子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以前一下雨,我們得把褲腿擼起來,鞋子提手裡才能進村,現在水泥路都硬化到我們家門前了!”黃家圪塔村支部書記張開祥說,以前村民都是靠天吃飯,現在空軍機關為他們建起231座大棚,托起了村民的致富夢。

各方力量齊上陣 延川社會扶貧見實效

延川縣是新一輪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近年來,延川縣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扶志扶智統領脫貧攻堅工作,構建專項、行業、社會“三位一體”大扶貧格局,推動各項工作、各方力量、各種資源向脫貧攻堅聚焦聚力,舉全縣之力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紮實推進中央定點扶貧

“這200多座大棚都是空軍出資給我們建的,現在每一座大棚都分配到了我們村民手裡,一年種兩茬,一個大棚最少收入一萬多。”黃家圪塔村村民趙小剛告訴筆者,“空軍經常性給我們請技術人員到村裡指導大棚產業,現在村民們個個都是種植大棚的能手,光景都過得有模有樣的。”

各方力量齊上陣 延川社會扶貧見實效

▼黃家圪塔大棚綠意濃濃

空軍機關自2016年定點包扶延川縣黃家圪塔村以來,以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健康、教育扶貧等為著力點,投入幫扶資金956餘萬元,為村裡新建拱棚231座、集中養殖圈舍35個,其中僅拱棚一項,村民們每年可增收400餘萬元。除此之外,空軍機關在貧困學生資助、農業技術培訓,義診巡診等方面為延川縣作出了突出貢獻……

各方力量齊上陣 延川社會扶貧見實效

▼劉馬家圪塔村張智發靠勤勞汗水澆開幸福花

國家核電也是中央定點扶貧單位,自2013年起在設施蔬菜大棚建設和基礎設施配套方面給予了延川大力支持,累計投資3000餘萬元,在關莊鎮、賈家坪鎮等7個鎮街,幫扶建設現代農業示範園7個,建設新型標準蔬菜大棚近1000座,帶動農戶年均增收2萬餘元,559戶1800餘名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同時,堅持長期選派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齊傳江等第一書記得到了幹部群眾的廣泛好評,受到了省市縣的表彰獎勵。

各方力量齊上陣 延川社會扶貧見實效

▼原劉馬家圪塔第一書記齊傳江

“比在外面打工強多了,我大棚裡的第一茬西瓜就賣了2萬多元,在家裡也方便照顧父母,多虧了國家核電的投資和齊書記給我們的幫助。”劉家圪塔貧困戶劉向軍說。

各方力量齊上陣 延川社會扶貧見實效

▼劉馬家圪塔大棚全景

劉馬家圪塔村36座大棚由國家核電有限公司和延川縣政府共同投資,花費716萬元,採取“致富能手+貧困戶”模式,把36座大棚承包給15戶村民,2戶致富能手帶著13戶貧困戶,致富能手給貧困戶進行技術指導,同時還特地從延安聘請農技師為大棚戶進行現場教學。

持續深化東西部協作

“現在我們看病再也不用動不動就往縣城跑來了,我們鎮上就有晉延友好醫院,條件還特別好。”文安驛鎮康家村王海軍說。

各方力量齊上陣 延川社會扶貧見實效

▼文安驛中心幼兒園

各方力量齊上陣 延川社會扶貧見實效

近年來,福州市晉安區從人才、資金、技術等方面給予了延川極大的幫助和扶持,兩地對口協作不斷深入,出資3330萬元為文安驛鎮援建幼兒園一所、醫院1所,為永坪鎮援建醫院一所;組織社會企業參與幫扶工作,鎮街、園區及社會企業累計幫扶資金670萬元。

蘇陝合作也為延川發展作出了許多貢獻,脫貧攻堅以來,江陰市周莊鎮等13個鎮街和華西村等30個先進村與延川縣鎮街、村締結幫扶關係,支持產業項目10餘個,覆蓋貧困群眾2320戶。江陰市專項援建資金1350萬元,幫助延川縣進一步提升了教育、醫療水平;根據延川部分貧困勞動力因家庭拖累大而不能長期外出的情況,江陰市還有針對性地投資70萬元購買扶貧就業公益專崗,變異地就業為本地就業。

各方力量齊上陣 延川社會扶貧見實效

▼江陰市顧山鎮與延川縣關莊鎮對口協作

為了進一步促進延川縣貧困勞動力就業,延川縣還舉辦東西部勞務協作專場招聘會3次,向江陰企業輸出勞務27人,組織江陰社會各界捐資捐物1280萬元;引進臺灣見龍機構、上海綠地集團、斯派爾等企業,落實經濟合作項目5個,總投資9.7億元,覆蓋貧困戶2800餘戶,形成了內外開放、全面協作的蘇陝協作大格局。

全面對接推進“3+X”幫扶

“3+X”幫扶體系是陝西省為了進一步助推全省脫貧攻堅,在充分發揮民營企業、群團組織作用基礎上,統籌建立國企、高校、醫院三大幫扶體系。同時,充分發揮民營企業、群團組織等社會力量作用,紮實推進“百企幫百村”等活動,形成了“3+X”的全方位幫扶體系。

各方力量齊上陣 延川社會扶貧見實效

▼陝西燃氣集團就業扶貧專場招聘會

“這次招聘會真是太及時了,我的專業也剛好與崗位要求相符,很感謝政府舉行的這次招聘會,給我們提供這麼好的就業機會。”延安技術學院畢業生楊東生高興地說。

各方力量齊上陣 延川社會扶貧見實效

▼招聘會現場

陝西省燃氣集團舉辦專場招聘會,一次性提供100個用工崗位,用工需求涵蓋合同制、勞務派遣等多種用工形式,為延川待業青年提供了很好的就業渠道,目前已安置54名貧困戶在燃氣集團系統各級企業就業。

各方力量齊上陣 延川社會扶貧見實效

▼招聘會現場

陝西燃氣集團還投資2800萬元,建設6個產業扶貧項目,為延川1640戶貧困戶減免天然氣入戶安裝費用600餘萬元;實施“四個一百”工程,為延川建檔立卡貧困學生資助100萬元,為大病救助基金注入100萬元,為63個貧困村配備總價值100萬元的醫療器材和總價值100萬元的健身娛樂器材。

各方力量齊上陣 延川社會扶貧見實效

▼4.0智能選果線

脫貧的關鍵在於產業發展。陝西果業集團向延川投資3000萬元,流轉果園1.29萬畝,建成7個高標準生產農場,讓群眾土地租賃有收益,果園入股有分紅,僱傭就業有薪資。目前,公司已支付流轉金581萬元,務工薪資475萬元,能帶動521戶貧困戶1489人脫貧;投資8000萬元建設梁家河蘋果產銷服務中心,建設1萬噸冷庫1座、4.0智能選果線1條,物資儲備中心2880平方米,實行“廠家—服務站—果農”一條龍農資配送服務,推進“果沼畜”綠色生態有機循環農業建設,實施了“梁家河”品牌帶動戰略,走產加銷結合、三產融合的路子。

各方力量齊上陣 延川社會扶貧見實效

▼阿佔村新建果園

“我們採取‘支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模式,把村裡65戶1000畝土地全部入股陝果集團延川分公司,每畝每年200元分紅,承包期20年,同時還可以在果園打工,實現了‘一份土地,兩份收入’。”延川縣乾坤灣鎮阿佔村第一書記任曉霞介紹說,合作社成立20年後就會將果園交給農民自己管理,因為在這期間村民的技術成熟了,資金也有了保障,這樣一來,不僅能實現短期脫貧,更能達到長期致富的最終目的。2017年阿佔村村民通過果園務工和土地租金實現增收120萬元以上,群眾人均增收超過1700元,為2018年阿佔村脫貧摘帽奠定了紮實基礎。

各方力量齊上陣 延川社會扶貧見實效

▼阿佔村果園打工的村民

各方力量齊上陣 延川社會扶貧見實效

▼阿佔村村民領取工資

在高校與地方結對、優質醫療資源下沉方面,延安職業技術學院投資120餘萬元,建設2個產學研一體化示範基地,深入鎮村培訓果農、技術員、產業帶頭人、務工農民5000餘人,學院團委、附小、附中與永坪中學、紅軍小學等4所學校建立全方位幫扶合作關係,常態化開展支教和師資培訓活動。延大附院與縣博愛醫院構建“基層首診、大病轉診、上下聯動”機制,逐步推行在線診斷、遠程會診、急救、慢病管理等一體化模式,派醫師長期坐診幫扶;西北婦女兒童醫院對延川縣婦幼保健院則開展長期對口支援,開通“綠色通道”,解決了省醫院看病掛號難的問題;陝西省友誼醫院、西安交大二附院也多次派出專家團隊來到延川坐診幫扶……

各方力量齊上陣 延川社會扶貧見實效

▼遠程醫療在線會診測試

廣泛推動萬企幫萬村

“自從和延安秦通路橋公司簽訂了用工協議,我再不用到處找活幹了,有了固定工作,每個月也有了固定工資。”崖窯村的貧困戶霍成義高興地說。去年以來,延川縣境內44家非公企業與貧困戶簽訂就業協議1980份,吸納368名貧困群眾就業。“我們和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一次性簽了3年的用工合同,一年最少也要幹夠6個月,每月工資最少2000元。”延川縣非公企業家劉宏崗說。

各方力量齊上陣 延川社會扶貧見實效

▼非公企業招聘會

除了就業扶貧,延川縣50餘家非公企業還累計投資3600餘萬元幫助延川貧困戶790 戶1514 人發展產業。梁家河大山工貿有限公司在關莊鎮太相寺村投資1200萬元修建牛、雞養殖場2處,與20家貧困戶簽訂了互利互惠的合作協議;縣慈善協會引進的江蘇隆力奇科技有限公司在永坪鎮趙家河村投資500萬元實施了千畝核桃、千畝中槐、千頭牛項目“三個一千”精準扶貧工程;除此之外,陝西華匯工程公司、延安玉升建築公司、延川康復大藥房等愛心企業還在農村建立愛心超市14個,為超市一次性捐贈總價值12萬元的物資。

各方力量齊上陣 延川社會扶貧見實效

▼非公企業招聘會

積極開展暖心慈善行動

“收到中國地質大學錄取通知書後,一家人開心過後,就開始為我和姐姐的學費發愁,慈善協會的資助就像雪中送炭,為我們寒門學子插上了夢想的翅膀。”今年剛剛考上大學的高百帆收到了慈善協會3000元資助。“開學再也不用為學費而發愁了!”高百帆激動地說道。據統計,延川縣慈善協會僅2017年籌集善款464.8萬元,開展走訪慰問、助學助教、助醫助殘、扶貧濟困等公益活動42次,支出477.2萬元。

各方力量齊上陣 延川社會扶貧見實效

▼延川縣慈善協會為貧困學子發放資助

針對部分富閒婦女,延川縣婦聯則實施“巧媳婦”工程,以“農家小產業,就業新途徑,致富大舞臺”為主題,開展手工技能、種養殖技術、電子商務等培訓10期330人次,採取“公司+合作社+農戶”運營模式,為全縣婦女打造全方位的就業致富平臺。

各方力量齊上陣 延川社會扶貧見實效

▼開展婦女手工培訓

近年來,延川縣科學匹配幫扶力量,不斷健全完善“3+X” 幫扶體系,精準承接項目,積極推動產業孵化、幫聯帶動,提高幫扶整體性、系統性和協調性;廣泛動員和組織引導非公企業開展產業、就業等多方面扶貧;充分發揮慈善協會、工會、婦聯、共青團等作用,鼓勵引導社會組織積極投入到扶貧行動中來。截止目前,延川縣已累計退出貧困村16個、脫貧4381戶13691人,2018年底將有望實現區域性脫貧摘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