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2 天價藥面前,普通人如何破局自救?

天價藥面前,普通人如何破局自救?

無論《藥神》過沒過審,看病難、看病貴,在中國,長期都是天問。

看病需要錢,錢來自收入,收入增長,從小看,依賴個人能力;從大看,取決於國家發展水平。

例如,瑞士人年均收入是8萬美元,中國是9000美元。你能力出眾,你拼命工作,也可能實現年入8萬美元。

但這改變不了,對一個瑞士人,只要平均水平就行。

中國還有3千多萬貧困人口,貧困標準是人均純收入1500元。一年365天,每天就能花4塊錢。

疾病不會過問貧富,落到誰頭上,就是誰頭上。

而在天價藥面前,中產和每天只能花4塊錢的人,區別並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麼大。

2002年,陸勇能花56萬吃藥,不是普通人。但吃到快沒錢了,他也只能選擇仿製藥。

既然靠個人財富支撐走不通,轉而訴諸國家醫保救助,合法合規合理。

《藥神》後,出來很多分析文章。普遍認為,要讓大家吃得起天價藥,讓格列衛這一類的進口抗癌藥儘快納入醫保才是根本解決辦法。

天價藥面前,普通人如何破局自救?

問題是,政府也快要負擔不起了。

我們來看下醫保基金從2007年到2017年的收入支出情況。

● 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收入從 2257.2 億元增長至 11192.9 億元,平均每年增長49.48%;

● 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基金支出從 1561.8 億元增長至 9312.1 億元,平均每年增長62.03%;

醫保基金並未虧空,但支出在不斷提升。現在人口老齡化,而科技是越來越發達,人的壽命也越來越長……“入不敷出”只怕早晚會到來。

所以,國家一方面延遲退休年齡——“老人”多工作幾年,就能多交幾年稅和醫保,就能多負擔自己幾年;

另一方面,放開二胎——下一代人足夠多,才能養得活上一代(現實是,很多人想生也生不起)。

對所有中國人,尤其是年輕人來說,這就是現實,政府很難保障每個人的看病和養老(養老金早已虧空)。你必須靠自己,否則將來的看病和養老一定會成為大問題。

看病貴,保險能發揮什麼作用?

想要部分解決這個問題,還是得靠商業保險。

現在越來越多的藥廠,正把銷售重心移向美國。

因為美國人醫療保險交的多,能負擔得起的高價藥也足夠多。藥廠可以不計成本地開發新藥。總會有有錢的美國人,願意也有能力為這些新藥買單。

天價藥面前,普通人如何破局自救?

圖為美國人均醫療花費,橫軸為年齡,縱軸為開銷,紅線是美國

以醫療保險公司為例,全球十家最大的商業醫療保險公司,五家都設立在美國,其他五家在美國也獲取了大量業務和利潤。

醫療險:不用靠賣房賣車治病吃藥

醫療險,顧名思義,就是支付醫療費用的保險。

目前國內的醫療險,主要分三種:小額醫療險、百萬醫療險、中高端醫療險。可以報銷的額度依次上升,保費也相應增長。

天價藥面前,普通人如何破局自救?

以30歲男為例,買一份保額2萬的小額醫療險,保費200元左右。

但2萬的額度,僅能負擔日常普通疾病的支出。

買一份保額300萬,但有1萬免賠額(即醫保報銷後,剩餘花費不足1萬的,保險公司不給報)的百萬醫療險,便宜的,也就300多(有醫保)。

由於不限社保用藥,進口藥也能報,特殊門診又包含先進的免疫療法、內分泌療法、靶向療法,再加上惡性腫瘤額外有300萬額度。在解決看病貴問題上,尤其是大病的,百萬醫療險還是能發揮一定作用。

但為控制支出,百萬醫療險一般要求只能在公立醫院的普通部使用。

如果你想直接入住國內頂級醫院(比如北京協和)的特需部、國際部,私立醫院,甚至是歐美日的一流醫院,只能考慮高端醫療險。

但每年的保費就貴了,幾千到幾十萬不等。

以“英國保柏尊尚計劃”為例,無年度限額,可以全球就醫,30歲男每年保費為16.8萬。

做高端醫療同樣很厲害的MSH萬欣和,它家的經典個人全球醫療險,便宜一些,只選大陸及港澳臺保障,保額800萬,一年保費2萬左右。

天價藥面前,普通人如何破局自救?

普通人覺得很貴,可相比一瓶格列寧2萬塊,一個月吃一瓶,算便宜了。

但是,一年一買的醫療險有個嚴重缺陷,不保證續保。

簡單說,產品會停售,你可能今年買了,明年想再買,發現已經買不到了。

即使不停售,產品也可能會漲價,漲到讓你負擔不起。

原本,我以為吃不起藥是個中國問題,其實不是的。後來我到美國去訪學,發現美國人也吃不起。美國的醫療是靠保險的,你交什麼等級的保險,享受什麼樣的福利。

可是,你報銷的費用越高,第二年的保險金也會上漲。我就遇到過因為這個原因自己停藥的病人。

重疾險:有尊嚴地看病和生活

醫療險的續保問題,一定程度只能靠重疾險來彌補。

重疾險,即保像癌症、心肌梗塞、尿毒症這樣的大病的保險。

它也有隻保一年的,但大部分是保長期的,比如10/20/30年,到60歲/80歲,乃至終身。

只要投保成功,保障期限內你不用擔心產品會停售或漲價。

因為價格已經鎖定了,第一年買是什麼價格,接下來幾十年都是一個價。

即使產品不賣了,只要保單沒過期,那保險公司必須對你負責。

重疾險和醫療險還有一個很大的不同:醫療險要憑發票報銷,實際花多少,就報多少。不會出現你花了5萬,保險公司給你報10萬的情況。

而重疾險,是定額給付。你買了50萬保額,然後確診了合同約定的大病,那保險公司直接賠你50萬。不會管你拿這50萬,是看病了,還是補貼家用,甚至去旅遊了。

總之,錢你想怎麼花就怎麼花。

天價藥面前,普通人如何破局自救?

如果你同時買了高保額的醫療險和重疾險,那完全可以讓醫療險來支付你看病的費用,重疾險來彌補你生病的收入損失及家人照看你的誤工費。

重疾險的保額,一般建議不低於30-50萬。這已經國內大病治療的平均花銷。

如果你想在天價藥面前更從容一點,那可以買多份重疾險,做高保額,或強化一段時間,比如退休前的保障。

比如50萬保到60歲的定期重疾險+30萬保終身的重疾險,60歲前,保額有80萬;60歲後,也有30萬。

即使歷經幾十年的通脹,30萬貶值到只有十幾萬,心裡還是能有一點安全感。

提醒下,買醫療險、重疾險,要求身體健康才行。

身體有點小問題,那必須走核保,依然有機會買到,但可能要多付出一點費用,或某類疾病保險公司不保,其餘的正常保。也可能被拒保。

如果你有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那建議你考慮防癌險和防癌醫療險。

顧名思義,就是隻保癌症治療相關的費用,像心臟病的,就不管了。聊勝於無吧。

壽險:“代”你繼續履行家庭責任

格列衛雖然將慢粒白血病這種絕症變成了像高血壓之類的慢性病(五年生存率提高到85%以上),但我國癌症患者總體的生存率並不算高。

世界著名醫學雜誌《柳葉刀》近期公佈了2010-2014年全球各地區惡性腫瘤五年生存率對比數據。

通過與《2014年中國分地區惡性腫瘤發病和死亡分析》進行對比,可以發現:除了乳腺癌等女性癌症五年生存率與世界頂尖水平差距較小外,中國發病率位於前五位的肺癌、胃癌、結直腸癌和肝癌的五年生存率普遍偏低。

比如肝癌,在中國的五年生存率僅為14.1%,不足日本(30.1%)的一半。

天價藥面前,普通人如何破局自救?

來源:網易數讀 《中國癌症地圖:更多人患上癌症,生存率依舊較低》

疾病面前,不應該再忌諱談生死。“保死不保生”的壽險,至少能幫助挽救患者身故後家庭的經濟生命,尤其是當患者是家庭主要的收入來源時。

殘酷點說,保險公司的賠款,能保證你倒下了,家人的生活不至於跟著垮掉。比如孩子無人撫養、老人無人贍養,或家人天天活在討債的陰影之下。

保險也有侷限性

雖然我推薦大家買保險。

但在此也提醒大家,不要看完電影后,就條件反射、不問青紅地衝動地給自己和家人買保險。

和醫保一樣,保險從來只能幫助我們抵禦生活的一部分風險,而不是全部。

商業保險,購買、理賠其實都是有條件的,比如健康的人能買到,不健康的人,可能被保險公司拒之門外。

理賠也必須符合合同約定才行。像重疾險,除了癌症確診就能賠,其餘會要求必須採取了特定治療手段或病情達到某種程度,才會賠。

因此,不要因為《藥神》,就在沒看清條款和健康告知的情況下,盲目著急地投保!

另外的建議是

1、參加醫保

醫保確實不夠完美,但要求你付出的也不多(保費相比藥費,九牛一毛),而且不嫌棄你帶病投保。

就概率看,對於普通人而言,小病小痛,相比大病及住院,還是前者更常見。那醫保依然能發揮不小的作用。

即使是醫保解決不了的大病,商業醫療險也需藉助於醫保,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

2、做好儲蓄

借用葛巾答“流感中年”的說法:

如果可以,從現在開始,請儘量準備好一筆充足的醫療週轉金;

如果可能,再申請1-2張大額信用卡,緊急的時候可以做醫療費用的週轉——這一點,不但你父母用得上,你自己也用得上。

如此再結合保險的報銷、墊付功能,在大額醫療支出時,就能多一些子彈。(父母社保在異地,隨子女長住的,請儘早開通醫保異地直接結算功能。)

3、努力工作,多掙錢

如電影所說,“世界上只有一種病,就是窮病”。有錢同樣解決不了一切,但會讓你有更多選擇。

最後送在看這篇文章的年輕人幾句話:

在你很年輕的時候,就遭遇到了失敗、挫折、打擊或絕望,一定要把它當做老天送你的禮物。如果等到四十歲再失敗,你會經受不起的。為什麼年紀越大,走路越小心,因為越來越經不起跌倒了。

僥倖這種事還沒有發生在自己身上,就什麼都不做,什麼都不願意付出,那你可能會發現,世界還是老樣子,甚至變得更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