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7 美感和情緒對設計的影響以及設計的三個層次

美感和情緒對設計的影響以及設計的三個層次

輕觸收聽語音版,或移步【喜馬拉雅FM】、【網易雲音樂】以及【企鵝FM】搜索【更好時代知識服務】收聽:

(由聲優楊一方演繹)

美感和情緒以及設計的三個層次來自更好時代

00:00

04:26

-

美感和情緒對設計的影響

一定程度上,美就是生產力,美的作用不僅僅在於養眼,還能影響人們的情緒,從而提高我們的效率。我們在使用有設計感的產品時,往往會傾向於嘗試不同的操作方法,這樣的情況下,很多的問題也就解決了,不至於因為一些小毛病而卡住,認為這是一個好產品。

比如一個設計精良的電視遙控器,用戶在操作中遇到了問題,往往會多試幾遍不同的操作,而遙控器也沒有很多的鍵,所以能解決問題,但是如果一個遙控器設計得特別複雜,上面有很多使用頻率很低的按鍵,

會使用戶摸不到頭腦,於是解決問題的概率就很小了

-

設計的三個層次

根據心理學家研究,人類大腦活動可以分成三個層次,本能層次、行為層次和感知層次

本能層次就是我們與生俱來的最原始的需求,比如食物和安全;行為層次是後天學來的一些經驗和動作,並不是我們一生下來就會的;反思層次則是最高級別,需要理性的參與,比如閱讀一部嚴肅的文學作品,需要經過複雜的解讀、分析才能夠獲得更多的樂趣。

-

個層次的設計方法

本能層次上,我們人與人之間的差距並不是很大,不分種族和社會,如果一個東西,我們第一眼看上去就說「漂亮」,那麼這就是一個本能的反應,想要滿足用戶的本能層次的需求,就需要發現並滿足用戶的本能,而不是創造出本能,一個好的產品,用戶看到的時候,應該說「我想要」,然後才是「能幹什麼」,價格應該是最後被關注的問題。

蘋果的電腦,配置是和其他品牌電腦差不多的,但是價格很貴,雖然貴還是有很多人喜歡蘋果的電腦,因為它的顏值太高了,人們的看到的第一反應是:我想要這臺電腦。所以本能層次的設計中,顏值的重要性怎麼強調都不為過。除了外觀,感受、氣味、聲音,這些也都是本能層次設計需要關注的地方。

行為層次的設計主要是講究實用,從表面來看,功能設計最簡單,但是很多時候,連用戶本人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些什麼,對於優秀的行為層面設計,關鍵在於瞭解用戶怎麼去使用產品,發現用戶的真實需求,甚至是隱藏的需求。很多公司喜歡調研,但是市場調研往往不靠譜,因為很多顧客在調研的時候說了喜歡,但是產品上市之後卻失敗了,這就是一個信息的映射失誤。

在手機發明的早期,人們認為手機這個產品是小部分商務人士用的工具,不太可能進入尋常百姓家,註定是一個小眾商品,但是最後的情況大家都能看到,我們每個人都離不開手機,如果當時調研手機,相信大部分人也是填寫自己對手機沒有任何需求吧。

反思層次的設計關注的是背後的文化內涵,或者某些特殊的記憶,這個層次不是追求單純的美觀和實用,而是更深層的東西,某些很普通的產品,只要賦予它某種反思價值,就能夠徹底改變它的使用場景,贏得更多客戶的好感。

有個手錶品牌叫做Swatch,這個品牌的手錶設計很特別,他有著另類的錶盤和奇特的讀數方式,這種獨特設計其實是降低了它的實用價值,但是Swatch手錶滿足的不是人們行為層次的需求,而是反思層次的需求,當用戶給別人解釋這個手錶讀數的時候,會給自己帶來不一樣的愉悅感,這就是反思層次設計體現出來的價值。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