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 丹田勁論——王西安

“丹田”,是古時道家研煉內氣的“丹爐”,通常指臍下一寸三分處,道家早在唐末時就興起了養煉熱潮。及至兩宋,更加盛行。尤其從北宋宋神宗即位起,內丹術空前發展,其學說也日趨成熟,南宋的金丹派尤以修練內丹成為有代表性的主要教派。而後南宋興起的全真道,又歷傳金、元時代經久不衰。

在長期的實踐中,人們不斷總結經驗,經過長期的反覆醞釀,終於發展至把吐納導引之術與養生健體、武術技擊、祛病延年結合起來。因吐納導引以丹田為主,故把丹田視為練制靈丹妙藥的“丹爐”。太極拳創始以來,其宗旨也就是採用道家的丹田運轉,養固真元這一原理。後來根據這個觀點,把丹田(陰丹田)又分上丹、中丹和下丹,即頭部兩眉間為“上丹”,兩乳、心窩間為“中丹”,臍下一寸三分處為“下丹”。通常所說的“氣沉丹田”、“意守丹田”即指此丹田,即下丹田。(少林寺武術易筋經洗髓,道教形意拳樁功站樁)以上所講的是陰丹田。人們根據這三個丹田同在任脈(陰脈)上的緣故,又把背後與臍對稱的部位稱為陽丹田,因為它位於督脈(陽脈)上。

陰丹田的上丹為經氣之道,中丹田為心氣之居,下丹田為三氣之所歸。下丹田居人體中心部位,這個範圍內有“關元穴”、“氣海穴”等重要穴位,是任督二脈等經絡的匯聚處和歸宿點,又是男子藏精、女子養胎的處所,故人稱丹田為“性命之祖”、“生氣之源”、“五臟六腑之本”、“十二經脈之根”。它是匯聚、儲存和運轉內氣的大本營,又是三氣升降出入之基地,所以無論是站樁採氣或行功練拳,對丹田之氣都不可不察。

丹田勁論——王西安

採氣法是增強內氣運轉,動靜相兼的綜合練習方法。它把意與氣及各種技擊手法熔為一體,做到練中有養,養中有練,並讓內氣反覆匯合迴歸,養育于丹田之中,達到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練神還虛,覆命歸根之目的。只有這樣,丹田真氣才不致於耗散,日積月累,就能氣足神旺,形於外的丹田勁才浩然完整,無論是彈抖勁、發勁、拿勁、順勁、逆勁等,都是丹田之氣形於外的跡象。故從這一點說,丹田氣也可以說“勁”。氣足則勁力充沛,充沛則氣自浩然,浩然則無堅不摧。反言之,氣弱則勁不齊,不齊則鬆散無力,無力何能摧堅制敵!相對而言,氣為主,勁為副。總而言之,氣與勁,實乃一脈相承、不可分割的共同體。

煉精化氣,煉氣化神,覆命歸根,須把意與氣緊密結合起來,否則達到隨心所欲是不行的。應做到意氣相連,意氣相隨,這才是以意行氣與養丹存神的總要領。

意是指採氣和行功者的意念活動,它是大腦功能的體現,通過以意導氣的形體運動,將氣導入人體內的順逆運行軌道,對人體各部位生理機能產生良好的保健作用。

這裡所指的氣,是人體丹田的真氣(元氣),也包括呼吸來的外氣和水谷精微之氣,即後天之氣(內氣)。前面說過,氣和意是相互聯繫、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因氣是人類生命活動中的一種基本物質,又是經絡、臟腑、組織、器官進行生理活動的基礎,所以採氣行功鍛鍊主要是氣,如不能逐步把丹田之氣調動起來,積累充實,循經運行,那麼練拳就成了空談。(少林寺武術易筋經洗髓,道教形意拳樁功站樁)練拳還必須注意練意,要做到周身自然放鬆,使經絡之氣順利暢通,氣血調和,意氣相隨,動靜相兼,剛柔相濟,輕沉兼備。這些都離不開意的引導,這就是意與氣的導引關係。

“丹田”,是三氣(腎氣、外氣、水谷精微之氣)所存之處,外氣、水谷精微之氣化生出後天之氣,與元氣共稱四氣,故“丹田”又是四氣出入升降的大本營。先天腎氣即“先天元氣”,生於先天,養於後天,是由母胎所生。嬰兒經過母體十月懷胎,全靠母體內的氧氣和水谷精微之氣來維持生命和生長髮育,始而無形,漸變有形,待至形體長大。五臟六腑等各器官發育成熟,腎氣隨之生成。精微之氣是通過胎盤的豐富營養物質直接輸入嬰兒體內而產生的,未能與水谷食物和宇宙間的陰陽二氣相接觸,所以嬰兒此氣是天地宇宙混沌景象所生。腎氣是“先天元氣”,或曰真氣,是人生命之源。人在日常生活中,先天元氣在不斷消耗,而需後天之氣不斷地補充,先天元氣才能保持充足,五臟六腑、肌膚、毛髮才能得到滋養和潤澤才能保持人的生命機能。

丹田勁論——王西安

所謂後天之氣,是嬰兒由混沌之境轉移到太極陰陽之界後,中斷了任督二脈的流通及營養的供應,開始吸清吐濁,自行攝取營養及新陳代謝,吸收各類營養,來填補先天,故稱“後元”或“後天”。欲知先天與後天元氣,須知精微之氣的來源。水谷精微之氣,來源於所食的五穀及各類食物之中。它是通過脾胃的消化吸收而來的,以其充實血脈,起著協同外氣,促進人體的發育、臟腑運行和經絡流通,營衛肌體,抵禦外邪入侵,以及促使精氣津血之間相互生化的作用。

所謂外氣,是產生於無序化的高能物質,含有靜電、生物磁及微粒子等。通過採氣法的和套路的長期意念鍛鍊,能使無序化變為有序化,外氣的基礎是內氣,人沒有內氣就不可能有外氣。四氣在體內的形成是人的生命的本源,始終貫穿於周身,無處不達,不達則有病變。流貫於臟腑,則為臟腑之氣,如心氣、肺氣、脾氣、胃氣、腎氣、肝氣;流於經絡,則為經絡之氣;流於脈中與血共行,則為營氣;行於肌膚毫毛,則稱為衛氣等。(少林寺武術易筋經洗髓,道教形意拳樁功站樁)總之,站樁採氣或行功練拳,都不外乎培養後天,鞏固和充實先天,從而促使周身氣血鼓盪於皮,使封閉的任督二脈重新輸流,使大小周天暢通無阻,使無序化的外氣隨著意念在丹田內通過磁化後,協同三氣共同轉化成有序的聽從指揮的內氣,從而達到延年益壽及技擊應用之目的。

如果真喜歡武術的話,建議大家站樁,練練樁功。這是現在很多人都驗證過的,比較認可的較好的健身、上功方法。用無極樁修正身法,混元樁進行換勁,然後三體式或者太極拳套路練勁,經過進一步練勁用勁,效果非常顯著。

想想中國傳統武術,文化內涵豐富,博大精深。這種現代很多人難以理解的深邃,被膚淺的認為落後!由中醫及武術,我心痛哉!很多習武的人,對傳統武術莫名愛好,但卻缺少明師指引,難以客觀正確的認識武術,即便是自己修煉,由於中國傳統武術自帶文化屬性,很多地方很多竅要,非指點無法突破。正因為傳武的誤解氾濫,急需撥亂反正,我師兄應眾人邀請,提筆著書,成《傳統武術答疑解惑錄》一書,廣傳武術思想,點破修煉竅要,為廣大愛好者答疑解惑,幫助廣大愛好者瞭解武術,練習武術,其拳拳之心實為我等欽佩!師兄常說,雖水平有限,但也願做法佈施,以弘武道。知我者為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有緣得見者,望惜緣!

丹田勁論——王西安

丹田勁論——王西安

丹田勁論——王西安

丹田勁論——王西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