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1.2+6.8=8”被打叉,宝爸愤怒质问老师,结果被说得心服口服

很多家长都有辅导孩子写作业的经历,而这个过程是非常让人头疼的,因为小孩子总像10万个为什么一样,问各种各样奇怪的问题,甚至家长都难以解答。

一个小学生写1.2+6.8=8,被老师打了叉,家长质问老师到底哪里错了。

“1.2+6.8=8”被打叉,宝爸愤怒质问老师,结果被说得心服口服

李先生的儿子上小学二年级,前不久,吃过晚饭后,儿子拿出了数学试卷,让爸爸给自己解释一道题,李先生看了儿子的卷子还比较满意。

不过这道题也把李先生难住了,卷子上的问题是1.2+6.8等于多少?李先生的儿子写的是等于8,而老师判定这是一个错误的答案,在旁边打了一个大大的叉。

随后李先生就给老师发了微信,他很不服气的质问老师,孩子到底哪里做错了?

老师回复李先生说1.2+6.8等应该等于8.0,而不应该等于8,但李先生却认为8就等于8.0。

“1.2+6.8=8”被打叉,宝爸愤怒质问老师,结果被说得心服口服

这个答案根本就是没问题的,如果是因为小数点的原因,那么老师只要提醒孩子一下就可以了,但却不能否定孩子的逻辑。

老师给出了答复,虽然两个数值一样,但精确度是不同的。现在对孩子严厉一点,以后答题也会更加严谨,听完老师的回答,李先生被说得心服口服。

做数学题时,类似的情况还是不少的,我们小的时候也许同样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例如,题目上说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那么即使小数点后面只有一位的话,也要多添上一个零占位。

如果不写这个0的话,那么便没有达到题目的要求,老师自然也会毫不留情的打上一个大大的叉。

数学是一门很严谨的科学,锻炼的不仅仅是算术的能力,还锻炼了其他的方面。

“1.2+6.8=8”被打叉,宝爸愤怒质问老师,结果被说得心服口服

我们从数学当中究竟能提升哪些能力呢?

第一,细心。

做数学题需要细心一些,否则的话极容易出现错误,就拿小数点来说,真可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一旦粗心大意,可能满盘皆输。另外,题目也很有可能设置了一些陷阱,必须要仔细读题,认真的考虑,才能把题目做对。

“1.2+6.8=8”被打叉,宝爸愤怒质问老师,结果被说得心服口服

第二,认真书写

很多人认为,做数学试卷的时候,不必像做语文试卷那样,必须每个字都写的方方正正,做数学题目只要把题目做对就没有问题,一定能拿到分数。

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做数学题的时候也一定要写的工工整整,每一步都要列的非常清楚,这样才能拿到应有的分数。

如果整张卷面字迹十分潦草,甚至数字都看不清的话,又怎么能拿到高分呢?

例如,有些孩子写的1像7,6像8,即使是题目做对了,也会因为书写的问题而丢分,这是非常可惜的。

所以,通过数学,也锻炼了孩子认真书写的能力,必须要仔细的完成每一个步骤。

“1.2+6.8=8”被打叉,宝爸愤怒质问老师,结果被说得心服口服

第三,逻辑推理

做数学题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并非是看到题目就能知道结果,而是需要一步一步的推理和证明,尤其是一些大题,更需要孩子有这样的能力。

数学题做多了,会练就一个严谨的思维,即使是有什么难解的问题,也会一步一步的推理。

如果正向推不出来的话,也可以从反向去证明,同样可以达到解题的目的。通过这样的训练,会让孩子有更强的逻辑推理能力。

“1.2+6.8=8”被打叉,宝爸愤怒质问老师,结果被说得心服口服

在学习这件事上,家长一定要帮助孩子综合提高,不能偏科,各学科之间尽量均衡发展,当然也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特长。

如果孩子在某一学科上表现的特别有天赋的话,家长也要着重培养。你认为,学习数学还可以锻炼哪些能力呢?欢迎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