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從今天起,做一個不優秀的人:努力健身背後的真相

從今天起,做一個不優秀的人:努力健身背後的真相

從小我們就被時刻教育著:你要努力,要優秀,做五道槓的少先隊長,考北大清華,名字要上大紅榜。

上班以後,要好好攢福報,哪怕活幹完了,也得留下來努力加班的樣子,這樣才能在考核時拿個好評,畢竟只有1%的優秀員工才能升職加薪呢!

去健個身,每家健身房,都貼滿肌肉男模或者網紅照片,不練成這樣你好意思說自己在健身?

好了,接下來擺在你面前的,是黑客帝國裡的紅藍藥丸。

選擇紅色藥丸,你可以關閉本文,相信只要足夠努力,就一定會是優秀的那1%。

選擇藍色藥丸,那麼請接著往下看,直面這個世界殘酷的真相。

從今天起,做一個不優秀的人:努力健身背後的真相

真相是什麼呢?

世界上的大多數人,都只是普通人,無論是智力還是身體上,你都沒什麼突出的天賦,那麼再怎麼努力,也只是做到在天賦框架下的量變,但很難有突破框架的質變。

從今天起,做一個不優秀的人:努力健身背後的真相

圖:在族群的大樣本統計中,天賦都是呈正態分佈的。

如果說讀書考大學,體現了智力上的差異,那麼健身則反映出身體上的天賦差異。

你的骨骼長短,比例,關節的結構,肌肥大的潛力,內分泌環境,對營養的消化吸收能力,對高強度高容量訓練的耐受和恢復能力,是不是容易受傷。。。

這就是為什麼,他能蹲300公斤,你只能蹲200公斤。

他的胸肌是方形的“盔甲胸”,你是圓形的“饅頭胸”。

她胡亂地吃還不練,仍然有筷子腿,你餓的頭暈眼花,也還是蘿蔔腿。

等等等等。

後天的一切努力,只能在既有的框架內改善,但無法改變先天的框架。

就像無論再怎麼整容,也沒辦法整成劉亦菲,一個道理。

從今天起,做一個不優秀的人:努力健身背後的真相

難道說,我想深蹲300公斤,只要有了科學的方法或者什麼獨門秘籍,就總有一天能達到這個目標?

不可能的。

有的人天賦上限就是蹲200公斤,有的人上限是蹲100公斤,還有的人壓根沒天賦,深蹲這個動作他做不了。

甚至我還見過,很多夏季八練的愛好者,他比一些科學訓練的愛好者,增長更快的案例。

沒辦法,世界從來不是公平的,真相也永遠殘酷。

但凡自然健身者,有了科學的方法,練個五年八年,差不多就接近,至少能看到個人的天花板了,後面更多是一個保持的狀態。

你不可能一直持續進步,每年進步一點,不然按這個邏輯,練到60歲,豈不是個個都是超級賽亞人?

從今天起,做一個不優秀的人:努力健身背後的真相

你訓練的再科學再合理,無非是更快地接近天賦上限,並且在這個過程中減少比如傷病的困擾,但是永遠突破不了你的上限——除非使用藥物。

至於形體,就更吃天賦了,成年以後你就是這麼地腰長腿短,骨盆就是這麼寬,腰腹就是容易堆積脂肪,腹肌腱劃就只有四塊還高低不對稱,難道健身還自帶超能力,從基因層面對它們做修改不成?

就這點可憐天賦,大多數人還達不到

儘管基因天賦決定了我們的上限,但事實上,大多數健身愛好者,練的再科學,終其一生都望不到上限的天花板,為什麼呢?

因為在發育時期被耽誤了。

青少年時期是生長髮育的關鍵,你的攝氧量,柔韌性,都是在兒童時期就決定了,而到青春期,骨密度,肌肉含量,也基本上達到一定成熟度,等到成年以後,這些素質能力你再想補上去,幾乎就不可能了。

從今天起,做一個不優秀的人:努力健身背後的真相

無論哪種運動項目,領域內能夠取得一定成績的訓練者,無一不是在青少年時期,就打下了良好的底子。

假如你的天賦是一百,那麼這個時期抓住了,就能接近一百,甚至超水平發揮到一百一,而如果這個時期沒抓住,就剩下三五十,那麼成年以後再開始運動鍛鍊,你的上限就是三五十,儘管你的天賦曾經過一百。

我從上初中起就很喜歡打籃球,現在能夠在健身上,取得一點小小的成果,要歸功於那時。

但這和科班選手比起來又差遠了,好友譚曦,WP冠軍,第一次學硬拉時就拉200公斤,這是作為從小練短跑的科班選手,所打下的堅實基礎。

從今天起,做一個不優秀的人:努力健身背後的真相

在我教過的300多位學生裡面,學動作學的快,練起來進步快,都是在青少年時期愛運動的孩子。

如果是不愛動的“學霸型”學生,他的腦子可能很聰明,但是學動作就掌握的慢,因為身體不聽使喚,後續訓練中也是如此,儘管仍然能取得進步,但進步的速度慢,也更容易撞上瓶頸。

所以尊敬的讀者,如果你已經為人父母,不妨給孩子多一些,在外面瘋跑打鬧,多一些運動的時間,如果能夠系統地培養他的運動能力,那就更好,否則成年以後想再補體質或體能,就變得非常困難。

生化戰士們努力的真相

拋開以P圖、醫美手段起家的網紅不談,但凡有點名氣,能夠被你在網絡上看見的這些健美健體,模特網紅,大多數都是基因天賦、科學和刻苦的訓練、違禁藥物三點缺一不可,少了其中任意一點,困難程度就瞬間大了很多。

從今天起,做一個不優秀的人:努力健身背後的真相

圖:普通人與頂級選手的最大差距在天賦+藥物,而不是努力程度

儘管很多被揭穿的生化戰士一直宣稱:

“用藥又怎麼樣,最重要的還是刻苦努力訓練,以你的努力程度,扎再多的針,也扎不出效果”。

然而你需要了解的是,這是典型的偷換邏輯,事實上,並不是因為他努力刻苦,才需要用藥,而是用藥了,才有可能練的更努力刻苦。

用藥以後,不僅合成代謝加快,同時身體對高容量訓練的耐受,恢復能力,都大大提升,簡單來說就是,他的身體變得更耐艹了。

這才是生化戰士們努力刻苦的真相!

從今天起,做一個不優秀的人:努力健身背後的真相

畢竟,要做到“刻苦努力”,真的是再簡單不過的事情了!

多練兩小時誰不會?

加容量誰不會?

加強度誰不會?

咬著牙把自己往死裡艹誰不會?

關鍵在於,把自己艹完一次以後,怎麼辦?

自然訓練者恢復不過來,就只能在家躺屍好多天,而生化戰士們艹完自己,第二天又是龍精虎猛。

所以不是你不夠努力,實在是生理規律限制了,沒辦法這麼幹。

今日例湯:

這篇並不是為了告訴你,那還努力個蛋,放飛自我混吃等死得了,不是的。

因為這個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那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