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疫情阻擊戰中成藥的運用率是幾何?發揮了多大作用?

用戶4634945744181


樂意回答這個問題。

在答題之前,先重溫一篇介紹鍾南山與中醫藥的文章,文章的題目叫《鍾南山:非典裡的老方子》,該文章刊登在2014年第14期《齊魯週刊》上。

文中記載了鍾南山的一段話,“中醫講究各個臟器之間是互相聯繫的,並強調應將人當成一個整體來治療,這是我看重的一個理念。”

2003年的非典期間,鍾南山的女兒不幸感染了非典,他就將女兒託給了著名老中醫鄧鐵濤,用中醫藥進行治療。當時,鄧鐵濤率領的廣州中醫藥大學附屬一院治療58名病人,無一例死亡,平均退燒時間3天,且醫護人員無一人感染,做到了“零轉院,零死亡,零感染,零後遺症。”

今年2月17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點讚了來自廣東中醫制定的中藥“肺炎1號方”。

截止2月17日,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運用“肺炎1號方”,治療確診新冠肺炎病例總有效率達94.21%。

“肺炎1號方”是廣州市第八人民醫院中醫科主任譚行華醫師,在溫病學說指導下,制定的包括金銀花,連翅等16味中藥方,臨床應用對比單純使用西藥治療對照組療效明顯。

中醫藥在支援武漢戰“疫”中打出了名聲。

2月18日,57歲的任女士出院了,這位廣州一高校退休幹部回武漢探親,不幸感染,一度感覺“挺不住了”,幸運的是,她住進了湖北中西結合醫院廣東中醫院醫療隊病區,住院治療25天,任女士說“中西醫結合救了我一命。”

一對70歲老人,走出湖北中西醫結合醫院住院樓大廳,對救命的醫生道謝。廣東中醫醫療隊員,廣東省中醫院醫生黃東暉介紹說:“從中醫角度看,有毒邪在患者體內,需要清除。救治出院的患者均服用中藥。在日常實際中進行配比,並根據患者情況具體加減。”

2月14日,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黃璐琦介紹,在新冠肺炎患者救治中,老百姓對中醫藥有種迫切的需求,根據臨床調查,重症患者80%願意接受中醫藥治療,輕症患者有90%願意接受中藥干預,隔離的患者也希望中醫藥早期介入。

實際情況表明,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中醫藥發揮至關重要的作用。

中醫藥不是“慢郎中”,在與新冠肺炎病毒較量中,是發揮“急先鋒”作用。“達原飲”,“麻杏石甘湯”中成藥,八段錦,穴位貼敷,廣東中醫藥打“組合拳”。

截止2月17日,全國共有28個省市區630多家中醫院3100多名中醫醫生支援湖北。全國中醫藥參與救治的病例共60107例,佔比85.2%。

抗擊新型冠肺炎狙擊戰中,中醫藥風生水起,耀武揚威!


南村筆耕


中藥是我國的國粹,隨著近幾年人們對健康的重視,西醫冶標不冶本,而中醫完全可以冶本而且對人們的副作用少,西醫雖然能在短時間內讓人們機體恢復如初,但是,西醫往往抑制了某些疾病細胞並不能徹底讓疾病細胞脫離人體。中藥按照我國的五行相剋相生的理論,在藥物的配方中按照君,臣,佐,使的原理搭配藥材,合理調節人體機能。

在這次疫情爆發後,山西省成功運用中西藥結合方法使病人得到了有效冶療,其著名的配方得到國家的認可,並允許在全國推行。


幸福是忘掉回憶


中成藥在這次疫情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如廣東省可見一斑。武漢疫情前期中成藥沒有介入和後期中成藥介入對比。不難發現中成藥和中藥的巨大的作用療效。如果不信以官方公佈數據來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