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9 觀《午夜巴黎》有感:那是我所推崇的天才縱橫、流光溢彩的時代


觀《午夜巴黎》有感:那是我所推崇的天才縱橫、流光溢彩的時代

巴黎是一座非常古老的城市,而我們卻很年輕,這裡什麼都不簡單,甚至貧窮、意外所得的錢財、月光、是與非以及那再月光下睡在你身邊的人的呼吸,都不簡單。

古城含蘊威皇、隱而不發的力量,氣息平和又性感,他們自成龐大廣袤星系,每顆星球都具有強勁引力,遊客如同遠道而來的飛船,被引力扯得暈頭漲腦,很容易迷失。

在所有古城中,巴黎是格外輝煌的一座星系。《午夜巴黎》開篇展現出的當代巴黎,已經足夠讓人迷醉,但蓋爾•彭德夢到的,是海明威、菲茨傑拉德、艾略特、達利們坐在左岸咖啡館抽菸閒聊的“黃金時代”。


觀《午夜巴黎》有感:那是我所推崇的天才縱橫、流光溢彩的時代

蓋爾•彭德因緣際會,一頭撞進他心目中巴黎的黃金時代——那是艾略特、畢加索、達利以及布努埃爾們在塞納河畔漫步、抽菸、爭論藝術觀點並且創制各自美學樣態的時代。

此後,蓋爾每到午夜,便搭乘老爺車去往20年代,流連於沙龍、舞會、咖啡館和酒吧,與菲茨傑拉德把臂同遊,跟海明威喝酒談天,向達利傾吐心事,甚至,得到畢加索某任情婦的青睞,我的天,這是我所能做的最美的夢——與整整一個時代約會。

那是我所推崇的天才縱橫、流光溢彩的時代。


觀《午夜巴黎》有感:那是我所推崇的天才縱橫、流光溢彩的時代

過去果然那麼好?那不過因為你無從聚焦它的貧乏、空洞、灰暗和平凡。

有歲月昏黃光暈在前障目,普通的搪瓷杯、海魂衫和藤編暖壺也紛紛具備了非凡的質地。

對某一代人而言,平淡無奇甚至低級粗俗的東西,僅僅由於歲月的流逝,它們的狀態就發生了質變,一下變得既神奇迷人,又有點做作可笑。

蓋爾追緬巴黎的20年代,而身逢1920的阿德里亞娜卻認為1890才是流金歲月。

每一個時代都在懷舊,實實在在是因為,每一個時代都充滿缺陷。


觀《午夜巴黎》有感:那是我所推崇的天才縱橫、流光溢彩的時代

伍迪•艾倫是有多愛巴黎呢?在影片開頭,他用了整整60個空鏡頭來呈現巴黎,晨昏、晴雨,各個時刻。

那幾乎就是一種凝視,由導演和觀眾共同完成。而如果不是出於愛慕,我們原本不必凝視得那麼久、那麼沉默。

在伍迪的鏡頭裡,巴黎是靜物,經得起任何性質目光的打量;同時也是動物,熱乎乎毛茸茸,又騷又優雅,周身浮蕩著華美而慵懶的光暈。


觀《午夜巴黎》有感:那是我所推崇的天才縱橫、流光溢彩的時代

海明威對蓋爾說,“我相信真實純正的愛情,能產生一個紓解死亡的階段。所有的懦弱都出自於沒有愛,或愛得不徹底,這兩者一樣。”

在巴黎,對愛和慾望的討論,顯得如此的合適,如此的形而上。

從黃金時代到失落的一代,在對愛情的尋求中蓋爾終於看清的只有一點:完美是不存在的,幸福是不可及的。

但巴黎的浪漫也並非禁錮在對往日時光的悲嘆緬懷當中,巴黎是現在時的,每一個時代都有每一個巴黎的現代時。

正如格特魯德·斯泰因對蓋爾所言,“我們都懼怕死亡,對自己在宇宙中的位置迷惑不解,但一個藝術家的角色並非向絕望低頭,而是尋找對抗空虛存在的解藥。”


觀《午夜巴黎》有感:那是我所推崇的天才縱橫、流光溢彩的時代

這副解藥,在我看來,就是村上春樹所言的“向萬事萬物的存在狀態挑戰”,反應在蓋爾身上,便是終於走出他的古董店選擇我們的時代,今天的巴黎。

鑑於一切未知的高風險特質和人生孤獨走向的實質,敗北仍將成為必然。但明知不可而為,為了追求美、追求愛、追求高於現實的悲劇性人生理想而終於選擇靈魂的流亡,這便是浪漫主義的精神。

一番時空穿梭過後,伍迪讓蓋爾離開了全然無視他夢想而且忙著劈腿的未婚妻,然後發給他一個跟他一樣熱愛科爾•波特的法國姑娘。

這是伍迪的仁愛心腸,也是理想主義者的最佳出路。


觀《午夜巴黎》有感:那是我所推崇的天才縱橫、流光溢彩的時代

巴黎永遠沒有個完,每個在巴黎住過的人的回憶與其他人的都不相同。

我們總會回到那裡,不管我們是什麼人,她怎麼變,也不管你到達那兒有多困難或者多容易,巴黎永遠是值得你去的,不管你帶給了她什麼,你總會得到回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