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這幾篇文章刷屏“朋友圈”背後是重慶的戰“疫”付出

截至3月3日24時,重慶已經連續8天無新增新冠肺炎確診患者!在這背後,飽含著全市上下不懈的努力和付出。

在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之初,曾有專家預測重慶將成為第二個武漢。

但實際上,從“三大戰役”到馳援湖北,再到有序“復工復產”,重慶實施的一系列操作取得了積極效果,得到了廣泛認可和積極評價。

連日來,多個自媒體大號發文“手動點贊”重慶。比如,“川渝橫貫線”《沒有淪為重災區的重慶,再打響三大戰役》、“拾遺”《重慶,求求你不要再低調》、“重慶馬路社”《重慶為什麼沒有成為第二個武漢》、“渝論場”《重慶這盤抗疫,爭取搞個高分》等,持續刷屏朋友圈,引發網友紛紛留言點贊。

打硬仗的重慶

微信公眾號“川渝橫貫線”在幾天前,就發表了《沒有淪為重災區的重慶,再打響三大戰役》一文。

文章一開頭就說到,“疫情的到來,對重慶可以說是施加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壓力測試’。好在,重慶頂住了壓力,沒有成為香港專家口中的第二個‘重災區’。”

2月26日,重慶市委常委會召開會議指出,當前重慶正處於疫情防控的關鍵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恢復期,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重大機遇期。

為此,“重慶決定:打響三大戰役。”

文章中的“三大戰役”分別為,“持續打好關鍵期疫情防控阻擊戰;重慶還得打響經濟保衛戰;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揭幕戰也已打響。”

正因為有了前期疫情防控的堅實基礎,重慶在持續打好關鍵期疫情防控阻擊戰的同時,還啟動了經濟保衛戰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揭幕戰。

這篇文章還總結了重慶在推進企業有序復工復產過程中推出的三大舉措,“抓住重點龍頭企業,以此帶動上下游企業實現產業鏈協同復工;復工中擁抱創新,擁抱智能化;補回損失,招商‘不打烊’。”

這幾篇文章刷屏“朋友圈”背後是重慶的戰“疫”付出

這幾篇文章刷屏“朋友圈”背後是重慶的戰“疫”付出

《沒有淪為重災區的重慶,再打響三大戰役》一文截圖

耿直的重慶

而微信公眾號“拾遺”的《重慶,求求你不要再低調了》,閱讀量已達273萬,網友留言1800多條。

從這篇文章,讀者看到了重慶耿直的一面。

在防控好疫情的同時,耿直的重慶人還把自己“最硬的鱗”借給湖北。“重慶先是全力支援武漢,隨後接受中央部署,對口支援孝感。武漢是全國第一重災區,孝感是全國第二重災區,而重慶在自身也是重災區的情況下,還把支援武漢和孝感做得非常棒,不得不說一句——了不起。”

“低調的重慶”,用事實征服了網友。

武漢網友“依依碎公主”感動到不行,四行字的留言,打了3個感嘆號。“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武漢人,看到這篇文章哭了!感謝重慶政府和人民,為我們武漢所做的一切支援!春暖花開後,願武漢和重慶人民多多來往!”

“知音琴行”則說,“看完這篇文章,特別想在疫情結束後去這座低調的城市看看!”

這幾篇文章刷屏“朋友圈”背後是重慶的戰“疫”付出

這幾篇文章刷屏“朋友圈”背後是重慶的戰“疫”付出


這幾篇文章刷屏“朋友圈”背後是重慶的戰“疫”付出


《重慶,求求你不要再低調了》一文截圖

機遇中的重慶

微信公眾號“重慶馬路社”的《重慶為什麼沒有成為第二個武漢?》,在詳解了原因的同時,認為危機也是契機,轉危為機則奮力而上。

“在重慶的疫情得到了階段性控制,復產復工取得一定成效的時刻,我們要思考和準備的地方還有很多,當前,疫情已經成為影響全球經濟的一個重大的‘黑天鵝’事件。”

文章認為,“國際上疫情的防控前景很難言好,而中國的疫情防控確實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成果。只要中國能夠穩住這一良好形勢,嚴防國內疫情反彈和國際疫情輸入,並深化改革激發動力,中國今年就有可能成為全球資本和產業的避風港,這是我們面對疫情浴血奮戰所帶來的紅利。”

同時,“國際資本和國際智庫正在關注長江三角洲、京津冀、粵港澳、長江中游和成渝這五大經濟區域的建設前景和投資機遇。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正成為國際資本在中國內陸投資的重點區域,國際的智能化產業也將加速向成渝佈局,成渝地區也會成為全球智能化產品的重要應用地和消費地。”

“接下來重慶就要用好這一機遇,在持續提升智慧城市建設水平、城市治理能力、應急能力、防疫能力現代化的基礎上,在疫情後的國際產業鏈、供應鏈、消費鏈、創新鏈建設上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迎來城市發展的新一輪機遇期。”

這幾篇文章刷屏“朋友圈”背後是重慶的戰“疫”付出

這幾篇文章刷屏“朋友圈”背後是重慶的戰“疫”付出

這幾篇文章刷屏“朋友圈”背後是重慶的戰“疫”付出

《重慶為什麼沒有成為第二個武漢?》一文截圖

“細節控”重慶

這幾篇文章刷屏“朋友圈”背後是重慶的戰“疫”付出

微信公眾號“渝論場”的《重慶這盤抗疫,爭取搞個高分!》,從細節上記錄了重慶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上的暖心之舉。

文章說,“從大年三十、初一開始,感覺在機關上班的人,就緊張工作起來了。之前開玩笑,說他們‘工作就是開會’,但到了防疫期間,而且還在春節假期,看他們每天急匆匆地出小區上班,才感覺並不是玩笑說的那麼輕鬆。”

“‘嚴防死守’,以前在新聞中聽到這個詞,認為是一個笨方法。但是這次抗疫,我發現區縣、街道、社區的很多幹部,從大年三十初一到現在,連續二三十天不休息,靠的就是老老實實的笨方法。”

這幾篇文章刷屏“朋友圈”背後是重慶的戰“疫”付出

《重慶這盤抗疫,爭取搞個高分!》一文截圖

“換句話說,重慶這次抗疫能有現在的成績,確實是一點一滴地幹出來的。”

文章還列舉了重慶在疫情防控上“讓人印象深刻”的幾件事。

一是“點長制”。對疑似病例、密切接觸者進行集中隔離,落實了若干個點,當上“點長”就要像釘子一樣,把責任“釘”在點上。

二是持續增援湖北醫務人員。據新聞報道,截至2月26日,重慶共向湖北派出17批1606名醫療隊員。這個數字不包括駐渝部隊的醫務人員。

三是多個重慶火鍋品牌率先搞起了“零接觸”配送到家,滿足了“家裡蹲”吃貨們的需求。

四是重慶與四川等省市互認疫情防控健康證明。

五是有序推進復工復產。重慶不少區縣相繼通過“雲招商”、網上籤約、“視頻簽約”等方式抓好經濟社會發展。

文章最後認為,保持當前疫情防控的向好態勢,更多依賴於市民們的行為自覺。“每個重慶人都齊心協力,讓重慶的向好形勢持續下去,爭取在這盤疫情防控‘考試’中,搞個高分!”

上游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羅薛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