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加拿大“突圍”向中國出口糧食始末

加拿大“突圍”向中國出口糧食始末

加農業部長決心突破美國的“封鎖”

1960年10月,加拿大總理迪芬貝克改組政府,原擔任北方事務與國家資源部部長的漢彌爾頓轉而調任農業部長。漢彌爾頓一上任,馬上就面臨要解決前任遇到的一個大難題:50年代以來,加拿大產的穀物大量過剩,影響到了國民經濟收入。漢彌爾頓不理會美國要西方盟國對新中國實行全面封鎖的反華政策,決定開闢中國這個極其廣大的市場,並於1960年秋主動派人到北京進行接觸;同年11月,中國採購人員也隨即到了蒙特利爾,中加兩國很快就做成了第一筆糧食買賣。

加拿大“突圍”向中國出口糧食始末

加內閣對“方案”爭論不休

在1961年中加兩國關於長期糧食貿易的談判中,中方動了腦筋,提出了一個使加方十分動心的方案:中國在今後兩年半內要購買約500萬噸小麥和128萬噸大麥,條件是使用加拿大貸款、在加拿大銷售中國產品以及簽訂長期貿易協議。中方談判代表強調說,貸款是主要條件。中國的方案能消化掉鉅額的加拿大剩餘糧食,對加拿大有極大好處。

漢彌爾頓認真作了考慮之後,笑著說:“有數千年文明的中國人,缺美元卻並不缺智慧。”

漢彌爾頓覺得這個方案對兩國都大有好處,就打算接受。

但是,這個方案在內閣討論的時候,遭遇到很大的阻力。阻力主要來自政治層面。首先是作為內閣實力派的財政部長、外交部長竭力反對。因為銀行貸款需政府擔保,這就意味著加拿大實際承認了他們尚未承認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反對者還擔心,中國會利用加拿大糧食提前建立軍事儲備。有的反對者還擔心會遭到來自美國的報復。當加拿大的內閣還在反覆討論的時候,中國人並沒有閒著,也在與澳大利亞進行糧食貿易談判。漢彌爾頓聽到這個消息後敏感地意識到,這個消息表明加拿大有可能失去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加拿大“突圍”向中國出口糧食始末

漢彌爾頓用部長“烏紗”作抵押

當年4月間的一次內閣會議上,在反對派發言過後,漢彌爾頓站起來,嚴肅地向迪芬貝克總理說了這樣一番話:“總理閣下,如果這項對加拿大國民極其有利的糧食貿易協議無法在內閣獲得通過的話,鄙人作為管農業的部長,只好辭職。我在此聲明,要是協議簽訂之後中國人失約賴賬,就免去我的部長職務,不過要公佈我辭職的真實原因。總理要是不同意我辭職,就請批准給予中國貸款的條件。”

迪芬貝克聽了,稍稍流露出一點驚詫神情,很快就恢復了常態。此時,會議廳裡已經靜寂無聲,據說當時有一個部長驚訝得嘴裡叼著的木菸斗都掉落到地板上,砸出了很響的聲音。反對者一個個目瞪口呆,沒有想到漢彌爾頓會下如此大的“賭注”,拿自己的政治生命作押。

這時,迪芬貝克沉默地環視著與會者,以極其平靜的聲音說:“看,你們看!這個人是真的要辭職了,你們都聽見了,他是動真格的了!因為他相信這是完全有利於加拿大國民的方案。你們不贊成的話,是否準備作出同樣的辭職行動呢?”

迪芬貝克聽了片刻,會場靜極了,沒有人再提出反對。

迪芬貝克微微點點頭,說:“好了,好了。不要再討論了。我得到了我想要的東西。”

加拿大“突圍”向中國出口糧食始末

中國人民不會忘記患難時期的老朋友

10多天後,1961年4月22日中加兩國在香港簽訂了第一個長期糧食貿易協定。協定規定,中方先付25%現金,其餘部分使用加拿大貸款,期限9個月。實施中,貸款額後來突破到1億美元,因為中方買糧數量也突破了。通過第一個長期糧食貿易協定,加拿大共賣給中國3.62億美元穀物,並開始了中加兩國持久的小麥貿易歷史。

1964年3、4月間,漢彌爾頓卸任之後,偕夫人訪問中國,得到周恩來總理親切接見並設宴款待。周恩來對漢彌爾頓說,中國人民過去有諾爾曼·白求恩、切斯特·朗寧這樣的好朋友,現在又有了你這樣的好朋友,中國人民向來不會忘記患難時期的老朋友的。果然,“三年困難時期”過後,特別是60年代後期,儘管中國農業生產已經恢復,糧食增產,但是中國非但未減少從加拿大進口糧食,還逐年增加進口。

加拿大“突圍”向中國出口糧食始末

(陳敦德/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