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中國金融效率比國外好,中國基金費率可能比美國還低

糾正一個認知,很多人說美國ETF低費率,我想說中國有些ETF實際上都已經是負費率了。

本文觀點:

1、在互聯網時代,不僅是互聯網支付(微信、支付寶)等等,還是金融機構的信息化水平和服務效率來說,中國的金融機構可能很多方面都是領先於大陸以外金融機構的。

2、很多美國金融機構看起來收費低,但是實際上收費一點也不低。

3、美國ETF有些是低費率的,但是在打新和兩融出借證券的存在,使得我國有些ETF已經都是負費率了。


我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個認識,大陸在互聯網時代應用層面非常先進。我一個朋友是招行的死忠粉,能用招行絕對不用別的銀行。前幾年我讓他辦一張浦發銀行美國運通AE白金卡都不辦。

之前就跟我吐槽說招行收購了永隆銀行多少年了,永隆的系統還是不好用,跟招行自己的系統沒法比,我竟然無言以對。還跟我說國內匯款小額幾乎秒到,國外效率真是不行。


說實話國外金融效率不一般,費率看起來也沒有那樣好。

“0佣金”互聯網券商這兩年在美國喊得很響,在我們這裡交易股票0佣金,來不來,你看著很高興,對不對,佣金都不要了。
但是美國有些券商是簽約賬戶才行,有些券商甚至直接賣訂單給HFT( 高頻交易商,High Frequency Trading Firm)。比如這幾年美國比較出名的0佣金券商羅賓漢(Robinhood )就是大規模買賣訂單給Citadel這個美國著名的高頻交易商,高頻交易商還要給羅賓漢錢。


那麼高頻交易商是做慈善嗎?不是。


比如你200塊錢買400股,可能成交在200.02元,中間就差出8塊錢來,這就是高頻交易商賺錢的來源。但是你看著不免費的Interactive Brokers(盈透)、Vanguard(先鋒)可能真就成交在200塊,佣金一兩塊。

那麼到底誰合算?

ETF也是這樣。

很多人說美國ETF費率超低,憑什麼中國ETF管理費貴呀?

當然首先說句題外話,我是認可投資者在同等條件下購買低費率基金的,但是前提是同等條件下。

開始說正事,美國ETF費率低,但是美國ETF出借證券的收入很多時候是歸屬於基金公司,不歸投資者,美國基金公司管理基金賺的錢不只是表面上的管理費。

中國ETF(或是其他符合資格的公募基金,下同)出借證券的收入100%歸基金資產。


還有,中國ETF還有一個額外的收益貢獻因素:打新。
中國的打新收入也100%歸基金資產。

別的不說,今年科創板第一天上市時候,很多公募基金都有打新貢獻的超額收益,甚至個別中小體量的指數基金那幾天的打新收益都能覆蓋1年的基金管理費和託管費。

再比如前幾天金山辦公在科創板上市就暴漲,單隻新股就給一些中小體量的ETF貢獻差不多0.05-0.1%的超額收益。

在出借證券收入和打新收益都歸屬基金資產的情況下,國內很多規模不是很大的ETF投資者承擔的都是負費用,一些規模體量較大的ETF投資者承擔的費用也沒有公示出來的那樣高。


大家信不信:要是以後出臺規定,基金出借證券收入和打新收益都歸屬基金公司,國內基金公司很樂意出0費率或是負費率的ETF,絕對比美國的ETF費率都低。

當然我還是說我支持投資者在同等條件下,購買低費率的指數基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