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新高考:3+1+2学生不知道如何选科?一线老师这3句话说的很明白

文|高老师

自新高考改革以来,各个选科组合一直争议不断,绝大部分学校都已经开始了选科工作,几天高老师就收到几位家长的求助留言。

对于高一学生来说,选科是头等大事。科目组合选得好,

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考出更好的成绩,如果选得不好,就会成为学霸夺分的"垫脚石"。

孩子选科这件事,就是在解一道难题:综合考虑自己的各科成绩,得出选科组合的最优解。

新高考:3+1+2学生不知道如何选科?一线老师这3句话说的很明白

选择科目的策略有哪些呢?一般来说,建议孩子根据以下这几个原则选科。

1、根据自己性格偏好

有的孩子偏文,擅长记忆和理解,希望用文艺的事物展现自己;有的孩子偏理,很理性,思考问题的逻辑性很强,这是孩子最底层性格上的偏好。

但这些性格偏好,家长和孩子都很难把握准确,那怎么看孩子更适合哪种偏好呢?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哪一类科目成绩更好。

数学物理化学成绩好的孩子,逻辑思维更强,能用理性的态度处理难题,那么更倾向于选择理科相关的科目;

语文政治历史成绩好的孩子,记忆能力更强,对于事件的思考更偏向"人文",适合选择文科相关的科目。

生物是理科中最偏"文"的科目,地理是文科中最偏"理"的科目,这个科目无论是文科还是理科都能完美地兼容。

新高考:3+1+2学生不知道如何选科?一线老师这3句话说的很明白

2、考虑各科相对成绩

因为新高考实行的是赋分制,原始成绩与最终成绩有很大的差异。

赋分制就是按照孩子在全省的相对排名来最终给分,通俗的说,就算你考得再差,

只要排名在全省靠前的档次,最终的得分也会很高。反过来,就算你考得再好,只要你在全省的排名靠后,最终的得分也高不到哪里去。

按照新高考的赋分制计算最终分数,一定要考虑自己各科在全省的相对实力,尽量让自己的选科都在排名最靠前的档次上。

新高考:3+1+2学生不知道如何选科?一线老师这3句话说的很明白

3、兼顾大学可选专业

有关部门统计了2020年在北京招生的本科院校对新高考选科的要求,共有615所大学共计6117个专业上榜。

其中专业要求最多的是物理,如果孩子选择了物理,无论其它两门科目选什么,都有89.3%的专业可供选择。

如果孩子选择了另外那一门历史学科,那么专业覆盖率会直接下降到50.58%,

也就是说孩子选择了历史,最好再通过其他两门选科提高可选专业的广度,否则选择专业时会受到很大限制。

在4门再选科目中,专业覆盖面积最广的是化学,专业覆盖率为62.9%,仅次于物理学科。

新高考:3+1+2学生不知道如何选科?一线老师这3句话说的很明白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孩子如果没有选择物理,那么一些热门的专业,

比如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专业都无法报考。

总而言之,一定要首先考虑高考成绩,兼顾大学专业。

比如:孩子物理只能考三四十分,那么即使选择物理可以上自己喜欢的专业,但是物理成绩拉分太多,把总成绩从名牌大学拉到了普通本科,最终还是得不偿失。

综合考虑以上三个原则,孩子就能选出一个适合自己的选科组合!

新高考:3+1+2学生不知道如何选科?一线老师这3句话说的很明白

对于"优先高考成绩,兼顾大学专业"你怎么看待?欢迎在评论中留言分享!

我是高老师,为你讲授学习方法和技巧,告诉你更多大学和专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