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製造業2025“老齡化”,為什麼現在年輕人寧願送外賣也不去工廠?

大部分年輕人不願面對現實,實體經濟萎靡,大環境實在是無法吸引人才和學子們去選擇這一個專業了。

每年春節後都會發生的製造業“招人荒”,今年比以往更令人矚目。

畢竟這次缺人的主角,是富士康。

年後,由於華為組裝線需求暴增,這家制造業帝國遭逢了三年以來前所未見的工人短缺局面,企業內負責網絡招聘的人告訴記者:“少的不是一丁半點,而是對半減少。”

製造業2025“老齡化”,為什麼現在年輕人寧願送外賣也不去工廠?


一線員工是企業轉型升級不可或缺的基石,在當下,不少企業卻面臨缺人的尷尬境地。一位老企業主近日頗為焦慮地告訴記者,現在流水線上的工人倒成了流水線,一年中頻繁招收新培養員工支出的費用,在企業成本中佔據越來越大的比例。

那麼,工人到底去了哪裡?製造業又該如何招收新人、留住工人?

製造業的招工難

招聘會兩個小時無一人應聘

製造業2025“老齡化”,為什麼現在年輕人寧願送外賣也不去工廠?

製造業2025“老齡化”,為什麼現在年輕人寧願送外賣也不去工廠?

為何現在一線城市年輕員工這麼難招呢?

網上也有很多網友在討論這個話題,這裡小編就不一一舉例了,隨便挑幾個分享下:

1.成長曲線緩慢:機械行業需要學習的東西太多,師傅又不願意帶徒弟,自己學需要走很多彎路,其中過程會很痛苦。

2.容錯率低:設計出來的東西如果有問題,一般人一眼就能看出來,不像電氣和軟件只需要改改線路和程序就好了,一般人也看不出什麼門道,也不會對你指指點點,機械結構出了問題,一般是去改一改尺寸加個孔,要麼花幾天重新做一個,大點的零件整個機器要拆一半下來,反反覆覆修改的話工人會怨聲載道。

3.需要親自實踐:除了傳統的車銑刨磨,還要親自裝一遍,你才能知道哪些地方設計的不合理,哪些地方需要結構加強,哪些材料需要改,哪些公差尺寸選用不合理,這些都要一個個去修改完成。

4.工資低:這個是硬傷,設備人力投入大,稅收高,老闆利潤不高,員工工資上不來。

5.現在年輕人寧願去送外賣都不願進廠打工了。

6.本人幹數控機床快6年,現在32歲了,找個過日子的都找不到,去相親還被嫌棄。

......

是的,不知受什麼影響,工廠工人不受讓人尊重,工資不高,而且需要很好的技能,社會上認為這種職業低下,這種職業多被農民工代替,隨著社會的進步,農民工的缺乏,真正具有理論知識、動手能力,創新能力的技術工培養不出,這將會放緩中國科技,生產製造的步伐,增加發展的成本。

而如今,流水線上的工人反倒成了流水線,導致製造業出現貧血甚至大面積失血。

那麼工人究竟去哪兒了呢?

看完網友的評論我在網上查了下外賣行業:

去年,美團點評研究院發佈《2018年外賣騎手群體研究報告》,與前陣子新聞裡刷屏的“大學生送外賣”不同,數據顯示,三分之一的騎手在送外賣之前,職業身份是產業工人。

製造業2025“老齡化”,為什麼現在年輕人寧願送外賣也不去工廠?


並且,一部分目前還在工廠裡的工人,已經選擇在業餘時間兼職送起了外賣。

製造業2025“老齡化”,為什麼現在年輕人寧願送外賣也不去工廠?

所以,製造業招不到人,是因為工人都去送外賣了?

不妨做個對比。

1. 就業人數

從就業人數來看,東莞市很有發言權。

老話說得好,“東莞堵車,全球缺貨”,東莞可謂是 “世界工廠裡的世界工廠”。

然而,根據艾媒諮詢統計,自2013年到2018年七年間,東莞市蜂鳥騎手數量增長了31倍,與之對應的是,東莞市人社局在年前公佈的2019年東莞市企業節後用工需求信息顯示,800多家企業節後將空缺崗位近10萬個。

一個門庭若市,另一個則是門可羅雀。春節後,能夠回到製造業企業上班的工人,數量大約是去年的90%,而外賣小哥卻逐年增多。

2015年,美團外賣騎手人數僅為1.5萬人,但到了2018年第四季度,日均活躍騎手人數已接近60萬人,而餓了麼旗下蜂鳥騎手的註冊人數則早已突破300萬人。

製造業2025“老齡化”,為什麼現在年輕人寧願送外賣也不去工廠?



2. 勞動力來源地

從來源地來看,確實存在外賣行業分流製造業勞動力的現象。

75%的美團外賣騎手和77%的餓了麼騎手來自農村,大多來自河南、安徽、四川等三個省份。這三省均為勞動力輸出大省,只是過去都往工廠裡扎堆,如今也持續為外賣行業輸送人員。

3. 年輕人吸引力

這一點,製造業異常羨慕外賣行業。

外賣騎手的平均年齡在26-30歲左右,35歲以下佔比近70%。

而根據富士康工業互聯招股說明書的記錄,27萬名員工中,30歲以下的員工佔到59.65%,看上去還算和外賣行業旗鼓相當,但這個人數相比2012年,已經整整縮減了三分之一。

製造業2025“老齡化”,為什麼現在年輕人寧願送外賣也不去工廠?

數據來源:蜂鳥配送 《2018外賣騎手報告》

製造業越來越不吸引年輕人,對其打擊最為致命。一個失去年輕人的行業,如同一潭死水,發展進步均無從談起。

然而,外賣行業其實只是大量分流勢力中的冰山一角。

截至2018年,全國快遞員總數超300萬人,加上近些年互聯網公司在生鮮配送、餐飲供應鏈等等不斷髮力,未來所需勞動力只會更多。

考慮到兼職,就又有一股勢力冒頭:已登記在案的、合規的網約車司機,截至目前共計373萬人。

或許,這早已經不是什麼分流,而是直接抽血了。

製造業2025“老齡化”,為什麼現在年輕人寧願送外賣也不去工廠?

2016年,福耀玻璃的曹德旺曾批評房地產行業,認為2008年以後,地產建設與銷售吸收了大量勞動力,變相抬高人力成本,對製造業造成了巨大的衝擊。

如今,外賣、網約車、快遞行業等也在做同樣的事情。

餓了麼的全職騎手月均收入在8000元以上,算上兼職騎手,月平均也有4000-8000元左右,能力出眾的“單王”月收入甚至可達3萬元。這組數字已遠遠超過2017年全國城鎮私營單位就業人員月均薪資3813.4元。


製造業2025“老齡化”,為什麼現在年輕人寧願送外賣也不去工廠?

數據來源:蜂鳥配送 《2018外賣騎手報告》

而據新聞報道,2018年富士康工人的月平均工資為6000元,結合性價比,也早已跑輸外賣行業。更何況,普通的製造業工廠根本拿不出富士康這麼高的工資。

結果就是:人往高處走,製造業則招不起人。

如果製造業人才的流失嚴重,提倡的製造業2025由誰來實現呢?

下面小編說說自己的看法,工廠給底層的工資太少,加班量大,吃的不好,住宿條件也差,管理的太過嚴厲,這就是留不住員工的主要原因,外賣管理不太嚴厲,有自由空間,勤快點掙得比工廠多,這就是企業為什麼招不到員工的原因,希望各個大佬(老闆們)能夠重視起來,為了製造業,底層員工的幸福才是企業真正的幸福!

當你想學UG編程,找不到學習的方法?

想是問題做才是答案,提供免費的視頻資料 UG軟件等各種一切免費資料

可以領取學習資料,祝大家學有所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