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我是一个从业20年的医生,却救不了父亲的命

父亲不能进食,已经50天了。

他现在的生命,仅靠各种营养液维持着。

这50个如炼狱般的日日夜夜,眼看着父亲在痛苦中挣扎,我们却只能无奈的,承受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压力,毫无其他办法。

从父亲生病开始,年过花甲的妈妈就不吃不睡,眼睛哭得像一个烂桃子,都快瞎了。

没办法,我只好给她打了镇静药,让她稍微能休息一会儿。

父亲的病,来得很是突兀。

那天他感觉胃不舒服,就去做了个胃镜,做病检时,我就直觉不好。

随即给弟弟妹妹打电话,弟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家,妹刚好前几天回来给爸祝寿,已定好机票下午返回,机票作废了。

下午带爸去省肿瘤医院做PET-CT。病检结果出来:印戒细胞癌。

我是搞肿瘤化疗的,知道这病:恶性程度最高的一种,预后差。

中午把切片及蜡管借出,老公带着去省肿瘤医院病理科会诊了,把蜡管和切片送走,是不想再二次胃镜,有创操作易激惹癌细胞,形成血道转移和种植性转移。

即便我是个医生,对于父亲的病,我一样也无能为力。

我仿佛看见他体内,藏着一个狰狞的魔鬼,时刻拽着他,要离我们远去。

没人比我更了解一个生命从健康经历衰竭,再逐渐消亡的全过程,但我,只能看着他慢慢衰竭,慢慢灯干油尽,而束手无策。

我终于懂得了龙应台的那句:所谓父母子女一场,不过是意味着我们之间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我是一个从业20年的医生,却救不了父亲的命


我从医已有20多年,见惯了生老病死,清楚地知道医学还有它的局限性。

知道在医学的道路上,还有许多越不过的高山,跨不过的深谷。

虽然现代医学在救死扶伤方面,手段日新月异,能力也在不断提升。

甚至可以在ICU凭借各种手段,让病人维持弥留状态,达数月之久。

病人一口气游丝般悠着,不死,不生。

医学的这个能力,确实延缓了肉体消亡的自然进程,但很难说是临终病人的福音。

每一次面对生命的终结,我和我的同事们望峰息心,窥谷折返,尽量不过度治疗,努力让每一个病人最后的时光,都走得安详而有尊严。

但现在,我不再是医生,我只是女儿,和弟弟妹妹一样,只是一个病人的女儿。

我们丢下家庭,丢下孩子,丢下工作,从不同的地方,奔赴同一个城市,只为能在父亲床前,尽一份儿女之孝。

感性大过理性的弟弟,舍不下亲情,拚尽全力,也要让父亲以生命载体的形式,多存在一些时日。

而父亲,因为病痛,变得极其烦躁,总爱发些莫名其妙的火。

我们知道他莫名地发火,并不是我们做的不够好,而是他真的很痛苦。

病重的人,各种焦虑、失眠、阵发性咳嗽、断续发热、持续性呕吐、顽固性呃逆、胃肠置管,脱落、重置、堵塞、再插等等。

每一样都让人生不如死,痛不欲生。


我是一个从业20年的医生,却救不了父亲的命



看着在病床上和死神斗搏斗的父亲,我和妹妹只能无言的四目相对,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要不,只好假装追寻着窗外那朵镶银边的流云,微笑着将泪水藏到心底深处。

每个夜晚,我无数次单腿跪在床边,掖被、擦浴、按摩,明知没用,却忍不住一再抚摸着父亲的被角,手臂。

我们用得最多的,是储物间的轮椅,父亲急了,闷了,烦了,我们就一人举着输液架,一人推着轮椅,在走廊里来来回回的转啊转。

我清楚记得,那条走廊,每走一圈是238步。

病痛让父亲性情大变,常常胡言乱语,常常又自言自语,含混不清地,谁也闹不明白说的什么。

我和弟妹面面相觑:父亲是有未竟的心愿吗?抑或是还有什么放不下的牵挂?

一直以为,父亲是伟岸的山,不屈的绵延。

作为家里的顶梁柱,他在,什么事也不叫事,办法总比困难多。

可他躺下后,我们才知道,啥事都是事了,一切都乱套了。

从前的那些年,父亲好像是辆救火车,老的小的,哪里需要去哪里。

他总是在关注别人,忽略了自己。

而现在,他只能躺在这里,呻吟着,挣扎着。

随着病情的加重,每天都有新的,不可预知的,各种症状出现。

恶病质、臀部赖以吸收药物的脂肪和肌肉日渐减少,连续月余bid肌注,致双侧臀部瘀血斑、硬结。

用硫酸镁热敷促进局部循环,我把药粉放在盆子里,接上一盆热水,药物使我的指甲晶莹透亮,映着父亲苍白消瘦,毫无生机的皮肤,更显悲伤。

我不知道,这样的日子还是不是父亲想要的?能承受的?


我是一个从业20年的医生,却救不了父亲的命



一场病,让父亲,我们,整个家庭,所有人的生活,都陷入了混乱,绝望。

心中万般悲苦,却只能在无奈中坚守孝道。

专业知识让我清楚的明白:如果死亡不可避免,那么,最大限度地减少无谓的折腾和痛苦,才是对亲人最好的安排。

可是,自从父亲病重倒下,我迷茫了,困惑了,面对生命埀危的父亲,我不知道什么才是最好的告别?

也是从这个时候,我开始对每一个病人家属的痛苦,感同身受。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

这句话一定是通过无数人的痛苦经历才得出来的吧。

就像有位老爷子,从他生病起,他的三个孩子就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没有吃过一顿放心饭。

去单位上班,也是隔三差五,工作自然受到很大的影响。自己小家,孩子也是无暇顾及。经年累月,只能痛苦的熬着,期盼着。

这是每一个家有重症病人家的日常。

每天, 他们不仅要承受着不菲的经济支出,不眠不休的身体的劳累,还有面对亲人受罪时,心里的那种煎熬和无奈。

生和死都是自然现象,把生命的最后时光安排得自然而然些,合理些,温暖些,而不是把一切寄托给医学,和一堆冰冰的器械。

那样看似至孝的死亡的过程,对病人而言,只有无尽的痛苦和煎熬。

人总是要死的,那就让亲人带着轻松和美丽踏进另一个世界吧。

文丨千江月草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