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為什麼打完保胎針還流產?

白雲彩雲烏雲


“阿Z博士”給你解答:首先你的關注點不是打了保胎針還會流產的問題,你要關注為何你要打保胎針以及流產的來龍去脈。雖然你的保胎針一直都在打,但是仍然流產了,所以不要糾結已經流產的事情,而是要根據這一次的流產,找到流產的真正原因,對因治療,才能利於下一次懷孕,避免再次流產的發生。


在生活中一個孕婦妊娠期間可能會多次處於即將流產危險,有的進行保胎治療避免了流產的發生,有的即使不保胎也沒有流產,甚至有的經過了保胎針的治療依然流產了,中間的原因究竟在哪裡?為了解答這些問題,我將從"保胎針與流產的關係"展開論述,希望我的回答能給你帶來幫助,具體分析和相關建議:

第一.並非每個流產徵象的孕婦都需要保胎的,什麼樣的人群需要保胎治療呢?

非保胎人群:孕2到3周,受精卵著床出現少量出血;孕早期有少量暗紅色分泌物,孕婦沒有不適感;孕中期因胎盤低置伴有單次少量出血者。出現難免流產、不全流產、完全流產、稽留流產,胎兒已經死亡,無需保胎。

需要保胎人群:先兆流產的孕婦,即胎兒存活,伴有下腹痛或者陰道流血;大於2次以上自然流產的孕婦;孕中期出現下腹墜痛和陰道流血較多者需要保胎。


第二.面對需要保胎的人群,選擇怎樣的保胎針呢?

孕早期:這個時期子宮環境容易受到影響,子宮上面抑制宮縮的受體不足,使用宮縮抑制劑效果不佳,目前常用的保胎針為黃體酮製劑,現在作為國內最常使用的孕早期保胎藥物,補充黃體酮的量來改善內膜環境,達到保胎的作用,常用的劑量為每天20~40mg。

孕中期:我們在14周以後進行保胎,主要採用宮縮抑制劑,16周以後可以使用硫酸鎂,鎂離子直接抑制子宮平滑肌收縮;20周以後可以使用鹽酸利托君進行抑制宮縮,原理在於是β受體激動劑,有利於抑制迷走神經興奮,達到抑制宮縮的效果。

第三.一直打著保胎針,為何還是流產了呢?

讓我們來看看流產的機制,"流產"這個名詞的產生來源於新中國成立以後,定義為妊娠不足28周、胎兒體重不足1000g而終止妊娠者。通過定義來看,是不是沒有提到任何保胎的字眼,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流產本身具有不可抗拒的性質。


無論國內還是國外的文獻,均認可流產的最常見原因為染色體畸形;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中講到了優勝劣汰的道理,我們在生活中做了那麼多的檢查,目的在於一方面看胎兒本身有無問題,另一方面看胎兒生存環境有無問題。產檢的孕周設定,產檢項目設定都是在創建優生優育。

作為一名常年研究複發性流產的醫務人員,也經常面對保胎失敗的案例,從專業角度來看,我們在保胎的同時都要關注胎兒本身染色體異常的發生,在胎兒無問題的基礎上再研究為何會打保胎針依然流產,主要有以下原因:

1.藥物使用不當:孕28周之前使用保胎藥物是很有講究的,如在20周之前就使用鹽酸利托君抑制宮縮,相關受體都沒有形成,保胎是無效的,依然會流產。

2.對病情評估不當:此種情況最常見,當一個孕婦出現嚴重的下腹痛,即使沒有陰道流血的表現,此時流產的可能性較大,卻仍然使用小劑量的保胎藥,必然會保胎失敗。

3.治療時間不夠:有些孕婦只是有輕微腹痛,就一直使用同一種藥物或者劑量一直不變,即使是輕微的症狀也會在短時間病情加重,就像有句名言所說每一次流產都應當做急診,無論症狀是重是輕。

第四.面對流產的風險,如何做好預防措施?

1.注重流產史:有1次不明原因流產史,需要在下次懷孕前做好檢查子宮內膜情況,性激素六項,白帶常規檢查;有2次及以上流產史的孕婦建議檢查夫妻雙方染色體,子宮及卵巢情況,妊娠甲功三項,免疫功能檢查。

2.做好產檢:對於流產過的孕婦,特別要注意當懷孕至上次流產的孕周,期間需要定時產檢,因為此時期是流產高發期;對於未流產過的孕婦,孕期唐氏篩查和中期排畸彩超是一定要做的,有利於排除胎兒畸形。

3.不適隨診:90%的流產症狀為下腹不適,包括下腹墜痛,下腹隱痛,下腹牽扯痛;同時流血會時有發生,如果出現鮮紅色或者大量流血特別需要警惕,流產可能性大,需要儘快醫院就診。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助到每一個即將備孕和正在懷孕的你,可以關注我,阿博士Z持續給你答疑解惑;請尊重原創,尊重科學;多多分享,讓更多的人從中受益,謝謝!

婦產科阿Z博士


我有過一次流產的經歷,那時候吃的保胎藥,沒有打保胎針,不過最後還是沒保住孩子。

保胎針在孕早期主要用於治療先兆流產,孕中晚期主要用於抑制頻繁的宮縮,用藥不同,治療目的和效果不同。

保胎針不是萬能的,它只能減少風險,並不能杜絕風險!

2014年的時候,我懷了第一胎,心情很美好!那時候還在北京上班,每天上班在地鐵上要晃四十多分鐘。懷孕第一個月胎兒最不穩,我那時已經非常注意了,還是出現了先兆流產的現象,少量出血、孕酮值低,其他的倒沒什麼感覺!按照醫囑,吃了孕酮製劑、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等,有些效果,但三個月的時候還是胎停育了……

流產除了胎兒發育不良的原因外,還與情緒波動過大、劇烈運動、不適當的飲食等有關係。保胎針、保胎藥都是治標不治本,孕媽個人還要非常注意愛惜和保護胎兒才行。

我流產後半年,再次懷孕,然後辭職回家安心養胎,這才平安生下我的大閨女,生小寶的時候比較順利,沒有再出現異常狀況。

最後,希望孕媽都能定期產檢,如果發現異常,一定要多休息,調整好心情,祝各位平安順利地生下自己的小寶寶!


成長樹下


保胎針並不是萬能的,逢打必靈,雖然流產了很可惜很心痛,但是如果積極保胎都保不住的話,就不要太傷心了,好好休養身體更好。

不要以為懷孕生孩子都很容易,背後的艱辛只有自己知道,如果能夠順利的懷孕,並且把寶寶生下來,那就是很幸運的了,有些人還要經過很多挫折才能順利的當上媽媽,不孕是一個原因,流產也是一個原因,常見流產的原因有:

  1. 染色體異常。遺傳基因確實是最常見的一個流產的原因,正常情況下, 染色體都是23對,而且這些染色體都有一定的形態和結構,但是有些原因導致胎兒染色體發生異常,也就是說染色體的數量形態和結構等發生了變化,這種情況就很容易造成流產。


  2. 內分泌失調。孕媽媽在懷孕之後身體裡的激素水平就會發生變化,比如說孕激素,雌激素,絨毛膜促性腺激素等,但是如果孕媽媽內分泌失調,導致激素水平不能正常增長,如黃體酮不足等原因,就會導致胚胎不能繼續生長引起流產。
  3. 子宮發育不良。有些孕媽媽先天性的子宮發育不良,子宮機能不全,雙子宮等,因為有這些不利於胎兒生長髮育的因素,所以胎兒也是很容易流產的。
  4. 環境影響。孕媽媽經常處於一些有毒的環境,或者接觸一些有毒的物質也容易導致胎兒流產。如果孕媽媽在懷孕之後還菸酒不斷,由於內環境的影響胎兒也容易流產。
  5. 重力撞擊。胎兒在子宮裡雖然有羊水和羊胎膜的保護,但是這種保護並不是絕對的。如果孕媽媽受到嚴重的外力撞擊也容易導致胎兒流產。
  6. 情緒影響。電視劇中經常都有一些因為情緒過於激動而導致流產的劇情,其實這個完全是有可能發生的。一些負面情緒或者情緒過於波動對於胎兒來說影響都是非常大的,很有可能會造成流產。

有些情況就算打了保胎針也不一定有用,所以不要想著有保胎針就有了很好的保障,在懷孕的時候還是要多注意的。懷孕只是一個開始,整個懷孕期間還要不斷的打怪升級,堅持到最後胎兒才能健康順利的出生。懷孕早期是最容易流產的一個時期,所以一定要多注意,孕中期自然流產的機會很小,但是也並不是毫無機會,所以也不能掉以輕心,到了孕晚期就要預防早產,儘量讓胎兒足月生產。

發生流產之後怎麼辦?

  1. 處理後續。如果不幸胎兒流產了,孕媽媽就要看看是哪個時期引起的流產,諮詢一下醫生,儘快把胎兒流出來,免得傷害孕媽媽的身體。


  2. 注意休息。流產之後要好好休息,補充營養物質,避免操勞,讓身體儘快恢復。
  3. 調節情緒。胎兒流產了,相信孕媽媽是很傷心的,不過既已成事實,那也是沒辦法的事,只能勇敢面對,適當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或者去散散心,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儘量不要再想著這件事了。
  4. 檢查身體。下次懷孕之前最好先檢查一下身體(比如說染色體的情況),改善身體的狀況,讓自己身體狀態比較好的時候再懷孕,提高精子卵子的質量,讓寶寶來得更順利些。

一次流產不代表下次還會流產,所以不要過於糾結這件事,過去的就讓它過去吧,一切向前看,寶寶還會來的。如果身體恢復比較好的話,流產半年之後就可以要寶寶,但是最主要的還需要克服心理上的壓力。


再次懷孕之後一定要記得按時產檢,多注意身體,注意休息,一切都應該以腹中的胎兒為重。

我是懶媽媽,一個二胎寶媽,多平臺原創作者,混跡於育兒圈多年,專注於孕產,育兒方面的解答,關注我瞭解更多。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刪。

懶媽媽的帶娃生活


保胎針是對有流產跡象的孕婦使用的,但並不是用了保胎針或保胎藥之後就不會流產,本身有流產跡象的話,受精卵有多種因素影響的,比如染色體的異常,也是自然界優勝劣汰的過程,有的即使用了保胎藥,但因為胚胎的原因還是會流產的。所以並不是用了藥就一定會保住,另外保胎期間一定要臥床休息,不要吃辛辣刺激食物。



嘟嘟媽生活記


孕早期如果有流產徵兆一定要臥床休息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2ca5a0006bd3ef6e1c17a\

熱愛vlo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