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理好自己的財,相當於端上“鐵飯碗”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各種消費和支出也會水漲船高,外出吃飯的次數增加了,換了更好的車,甚至還會買更大的房子。

這些都是情有可原的。總是壓制自己的慾望,也不利於充分享受生活。不過,生活水準的不斷提高也是要付出代價的。由於你的生活方式變得越來越費錢,要想退休就會變得沒那麼容易,因為你需要賺更多的錢,來維持高水準的生活品質。當然,為了能夠退休,你也可以削減各類開銷。不過,一旦你習慣了某種生活標準,要想再降低下來就十分困難了。

理好自己的財,相當於端上“鐵飯碗”

既要提高生活水平,又要減少不合理支出。在削減開支和努力提高現有生活水準之間,多數人會選擇後者。許多人永遠都想要更好的車、更大的房子、更高的薪水。而一旦得償所願,很快就又變得不滿足。當升職或是新房、新車、帶給我們的興奮逐漸消退時,我們又會開始去追求別的東西,如此週而復始。這樣的結果,便是無財可理,到了退休之時,仍然少有積蓄,晚年生活堪憂。

因此,應當對自己的慾望有所節制,合理安排個人或家庭的支出,也就是老百姓所說的,要會過日子。可買可不買的,就不買,中低檔可用的,不買高檔的;可以少買的,絕對不多買。如此等等,可以留下一筆啟動資金,作為“活水”之源!

與此同時,須遠離信用卡透支、各類分期付款和無謂的負債。欠債還錢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那些欠下大筆房貸、車貸,大量透支信用卡的個人或家庭,有可能幾年、十幾年,都被這些債務壓得喘不過氣來,鬥志、銳氣都被這些債務消磨光了,哪裡還談得上發展?!

大家都很清楚,贍養父母、養育孩子,是每個家庭義不空辭的責任。特別是孩子的讀書、學習,需要花很多錢。但是,家庭的開支往往還不止這些。比如,成年孩子或者退休的父母財務上出現了問題,你可能還要向他們伸出援手。

理好自己的財,相當於端上“鐵飯碗”

因此,從現在開始,越早越好,理好自己的財。這裡所說的理財,並不是把錢原封不動放在銀行裡,而是,在積極穩妥、把握風險的條件下,把錢運用在投資理財中。在理財之前,要做好理財計劃,將理財目標和自己的生活、財務現狀,分析總結出來,寫在紙上,然後根據這些計劃制訂出可行的理財方案。

要把財務健康,看做是我們自身健康的一部分,定期作個全面檢查,而它帶來的良好結果,一樣可以讓我們終生受用。在理財的過程中,不要害怕犯錯,那是正常的,但務必及時糾正、總結和反思,這樣才能使我們更快的熟悉、更快的成長起來,努力防止和避免不必要的損失。

理財是我們一生的必修課,而不是選修課。投資理財越早越好,這將為我們爭取到更富足的未來。明智的理財,不知是為了使財產保值,更重要的是,還要使它增值。這也是在保護自己的財富,別人不是你財富的保護者,自己才是;而別人的選擇,未必適合自己。財務獨立是我們建立財富王國的穩固基石,倘若沒有基石,一切從何談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強烈的理財意識,正是我們要開始理財前必須磨出的利器。優良的資產配置,是理財成功的前提,務必要徹底盤點。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人生如是,理財亦如是。理財者最明智的行為就是能根據不同的人生階段和具體情況,選擇合適的理財項目和投資組合。遇到通貨膨脹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如何應對,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錢一點點減少。投資如同攻,儲蓄如同守,攻守結合才能更快更多地贏得財富!

理好自己的財,相當於端上“鐵飯碗”

投資自己,是應對未來風險的好方法,因為知識和技能不但不會因財務危機而貶值,相反還能創造財富和價值。同時,要抓好孩子的財商教育,在孩子離開家獨自開始生活前,要經常鍛鍊孩子的財商思維,教會孩子多存錢、理智地進行儲蓄。孩子出來到社會以後,早晚要面對自己的財務問題,財商的學習是越早越好,從小抓起一定不會錯,一定會佔有先機!

錢財可以解憂愁,在沒有“睡後”收入的情況下,只有理財才能解決“窮病”。正如以上所述,每月的節留加上“活水”產生的收益,源源不斷匯合在一起,這兩股“水”期初看似涓涓細流,所當你學會了理財,久而久之,在時間+複利催化之下,便成為濤濤洪流!相當於端上了“鐵飯碗”,一輩子就不愁吃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