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蜜蜂逃群如何進行緊急處理?如何做好收捕工作及收捕後的過箱?

吳偉亞


蜜蜂逃蜂如果能及時發現,進行適當的處理,是能避免損失的。

首先要明白逃蜂發生時的情景是什麼樣的 什麼時候可能發生,這樣就能早點發現,在蜂王出巢前能及時阻止,能制止逃蜂發生。


蜂群發生飛逃一般選擇天氣晴好時候,時間在10----15點左右,天熱時會在涼爽時飛逃,溫度低了點就會在中午時飛逃。

準備飛逃蜂群工蜂會減少採集,大量青壯蜂聚集在蜂群,商量飛逃的時刻。當決定了飛逃時,大量的工蜂會迅速的衝出蜂巢門在半空中盤旋飛舞。釋放著飛逃的信息,使蜂巢裡的青壯蜂也季節飛逃。源源不斷的工蜂會飛出巢門,在半空中形成烏壓壓的一片。蜂群越強盛,逃出來的蜂就越多。

如果看到大量的工蜂衝出巢門在半空飛行盤旋,發出嗡鳴聲,這就是逃蜂要發生的了,我們要趕緊制止。立刻把蜂巢門關上,阻止工蜂及蜂王出來。如果逃蜂的數量太多,釋放的分蜂信息素會蠱惑其他蜂群跟著一起飛逃,這樣損失就巨大了,為了避免更大的損失就把其他蜂巢門也暫時關上。當然,如果蜂群弱小這樣的事情可能不會發生的,就不用關其他巢門。

然後準備好噴水壺和點燃的香燭。打開蜂箱,對蜂群噴水使蜂群安靜下來,再用香燭的煙震懾蜂群,開始一脾脾查蜂。要認真找到蜂王,用王籠囚禁起來。蜂巢脾上的自然王臺要清理乾淨,會要仔細看看有沒有自然王出房。如果想利用自然王臺或者自然王,就要都拿出來分發到其他蜂群,絕不能多留。

原蜂箱裡還是隻留一個老蜂王,用王籠囚著掛在蜂巢邊上。外面準備飛逃的蜂沒了蜂王,最後也只能是回巢的,逃蜂就阻止了。


如果覺得蜂王老劣,就把自然王臺或者自然王留一個在蜂群裡,等待自然換王。

如果發現逃蜂時蜂王已經出巢了,工蜂聚集成蜂團,就只能作收蜂的準備。逃蜂團會在蜂場附近的樹枝上結團,根據蜂群的飛向很容易發現。

找到結團的逃蜂,就要根據情況收蜂。先準備好一個空蜂箱,裡面準備一兩張巢脾蜂多巢脾就準備多點。如果蜂同比較低,可以用大的布料或者袋子包住蜂團,把樹枝剪斷。包著蜂團輕輕放入蜂箱,不要急著把蜂抖出來 只要把袋口打開能讓蜂爬山出來就可以了。

蜂團會受到蜂巢脾吸引爬出來,等一天再開箱查看,看蜂王團是否上脾,看蜂王是否在?把樹枝袋子輕輕拿出來,如果上面還蜂,就打開蜂放在蜂巢門口,這些蜂也會進蜂巢的。

如果不方便直接收回,那就只能用蜜脾引誘。把蜜脾綁在竹竿上,靠近逃蜂團,等蜂爬上蜂巢脾,就拿下來,看蜂王是否在蜂巢脾上,沒有就繼續引誘,找到蜂王為止。把蜂王用籠囚禁起來,掛在蜂箱裡,蜂巢脾也放入蜂箱,關好蜂箱,開著蜂巢門。不久蜂團沒了蜂王就會散開,進入蜂箱守衛蜂王。

如果蜜粉不足,適量喂糖漿或者蜂蜜水,這樣蜂群就會開始產子繁殖的,就成為新蜂群了。

逃蜂群不能直接併入原蜂群,只要跟著蜂王飛逃,這些工蜂就不會認原來的蜂群,隨便併入會發生打鬥,蜂王也可能被殺滅了。但收蜂群裡如果檢查沒有發現蜂王,可能是蜂王打死了,就得併入蜂群,不能留著發展了。


追花精靈


蜜蜂出現分箱和出逃,多是在不經意間突然發生,如果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最好的方式就是迅速關閉巢門,防止蜂王出逃,如果蜂王還沒有出箱,以出箱的蜜蜂將很快回到蜂箱。如果蜂王已經出箱的情況,則要迅速的使用泥沙或者水潑灑空中的蜂群,迫使蜜蜂就近低處結團,便於後期的收捕工作,如果已經在高處結團,就儘量不要去驚擾,以免引起蜂群馬上二次飛逃,如果出現二次飛逃,基本就沒有收回的希望了。

蜜蜂結團後,如果是在比較低的位置,可以選擇使用收蜂籠直接收捕,但為了能讓蜜蜂快速的進入收蜂籠,應該在收蜂籠裡面塗上蜂蜜;另外也可以用蜜蜂巢脾收蜂;為了減少過箱的程序,還可以直接用蜂箱收捕的方式,只要在蜂箱內放入巢脾即可,沒有巢脾,可以用購買的蠟脾,如果都沒有,直接放框架也行(如果是圓桶養殖這些步驟可以省略),但是最好還是都塗一點蜂蜜,以減少收蜂的時間。

如果結團較高的情況,先要分清情況,注意安全,能收就收,不能收就直接放棄。在高處的蜂團,最好的收捕工具就是收蜂籠,用相應長度竹竿或者其他工具,把收蜂籠蓋在蜂團位置,可以適當的打散一點蜂團,迫使少量蜜蜂起飛進入收蜂籠,加快蜜蜂進籠速度,但必須掌握好打散蜂團的度,避免加速蜂群二次飛逃速度。

另外,如果是在野外遇到飛逃結團的蜜蜂,在沒有收蜂籠的情況下,可以使用塑料口袋或者衣服等,直接採取野蠻收取的方式,但儘量先找到蜂王才收捕,一般蜂王的位置都在蜂團的中下部,如果找不到蜂王,其實也沒有什麼大問題,野蠻收蜂傷到蜂王的幾率還是比較小的。

蜜蜂的過箱,對於用收蜂籠或者其他方式收回的蜜蜂,必須經歷過箱的問題。其實過箱已經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過程了。方法是在蜂箱裡放上已經上好的蠟脾(如果有卵蟲脾當然效果更佳),蠟脾上塗上蜂蜜,便於蜜蜂快速上脾。將收蜂籠放入蜂箱,口朝上靠近蠟脾,蓋上蜂箱即可,如果是其他方式收的蜜蜂,可以直接將蜜蜂抖入蜂箱即可。特別提醒:過箱時,可以不完全關閉巢門,以便於過箱時飛出的蜜蜂進入。





新農村百事通


蜂群逃群時的處理

如果我們發現蜂群逃群,最好的方式就是立刻關閉巢門。這時候會出現兩種情況,一是蜂王已經飛走、二是蜂王沒有飛走。

第一:蜂王沒有飛走的處理方法

如果我們迅速關閉了巢門,蜂王並沒有飛走,一般飛走的蜜蜂會在附近結團,檢查蜂團中是不是有蜂王存在,如果發現蜂王並不在蜂團中,逃群的蜜蜂很快就會解散,回到原來的蜂群,此時我們可以對蜂群增加防逃片,讓飛走的工蜂飛回來,找到蜜蜂飛逃的原因,及時解決。

第二:蜂王已經飛走

對於蜂王連同工蜂一同飛走的蜂群而言,往往也會在附近結團,但是有的會直接飛到遠處,所以在我們關閉巢門蜂團沒有在附近結團的情況下,我們要立刻採用拋灑泥土或者噴水的方式,阻擋蜜蜂飛行的前行路線進行攔截,迫使蜜蜂在附近結團。

收捕逃蜂團

這裡做個說明,採用拋灑泥土或者噴水的方式攔截蜜蜂迫使結團是在發現蜜蜂逃群的時候常用的方法,但是並不一定湊效,蜂部落在養蜂中發現過這樣的現象,有的蜂團直接繞行,或者我們根本就來不及攔截,所以這個操作的成功率並不是百分百,僅僅是一個無賴之舉。在我們迫使蜜蜂結團後,往往會出現三種結果。

第一:便於收捕的地方

對於這種地方而言,不用說,直接快速收捕蜂團,不管是逃蜂還是分蜂團,最好就是儘快收捕,因為這些蜂團隨時有可能飛走。可以準備好蜂箱,在裡面放入子脾和蜜脾,將蜂團收入蜂箱以後,給蜂箱上防逃片,預防蜜蜂再次飛逃。

由於是逃群或者分蜂群,這些蜜蜂不會回到原巢,我們可以直接將收捕的蜂群放在蜂場進行飼養。

第二:高處的蜂團

如果蜂團比較高,可以採用使用竹竿綁上一張帶邊角蜜的幼蟲脾,將幼蟲脾靠近分蜂團,將蜜蜂引到幼蟲脾上取下來放進蜂箱,一定要檢查蜂王是否存在,直到蜂團全部收捕以後給蜂箱上防逃片。

第三:危險地方的蜂團

如果附近有懸崖峭壁,蜜蜂很可能在附近的懸崖峭壁上結團,人不管使用什麼辦法都是難以接觸的,對於這樣的蜂團,這是難以收捕的,如果實在沒有辦法,只有放棄。

關於過箱

如果我們採用蜂箱收捕,直接放進蜂箱以後就可以飼養,但是如果我們是使用收蜂籠或者網袋之類的進行收捕,在收捕以後在家裡準備好蜂箱,同樣在蜂箱中準備好幼蟲脾以及蜜粉脾,上好防逃片,直接將蜜蜂倒進蜂箱,然後迅速蓋好蓋子,經過一兩天蜜蜂就會恢復正常。


蜂部落


由於種種原因,已出現分蜂或逃亡現象的要立即制止,如蜂王剪翅、巢口安裝隔王片等措施。一旦發生分蜂或逃亡時,要立即關閉巢門,去給蜂箱降溫。如果沒有及時發現,蜂正在逃出,要立即在巢口安裝一個透氣的袋子來收蜂。

一旦蜂已出巢,要立即制止。往飛行中的蜂群噴灑土,阻止蜂群往遠處結團。若蜂已結團,要視結團位置來決定收蜂辦法。

①低處:立即在準備好的箱內至少放一有各齡幼蟲及封蓋子的巢脾,兩邊各放一個空框架,放於箱內一側,箱前低後高置,用手去弄蜂,往箱內放,將蜂團上的蜂基本都弄到箱內,這時若空亂飛蜂往巢口飛進,說明王已在箱內,等空中亂飛蜂進完,就可塞住巢口,拿回蜂場。若空中亂飛蜂不進箱,或箱內蜂順巢口往外飛,說明王不在箱內要立即關閉巢門,不讓箱內蜂飛出跑丟。這時要仔細尋找周圍樹上或地面的蜂,要特別留意有幾個或十幾個小蜂團,往往蜂王就在其內,要小心用手捉住蜂王,快速、輕放到箱內即可。

農村大多收蜂時用竹爪裡採收,方法是將竹爪裡慢慢靠近蜂團,讓蜂慢慢團聚到爪裡或專用收蜂器內。也可用一個透氣的袋子,口對著蜂團,猛地振動附著物,讓蜂掉進袋內迅速扎口。年輕人眼睛好,對著蜂團看到蜂王時速用手捉住,用王籠扣住,放進準備的箱內或竹爪裡或收蜂器內,蜂自然就會自動進入箱內或在竹爪裡、收蜂器內結團。若使用誘箱收到蜂,天臨黑時將準備好的布好巢的箱子,放在原位上,立即將蜂抖進箱內,往外飛蜂會很快飛進箱內。

②高處:若蜂團結於高處,在長竹竿上綁一個有各齡幼蟲、封蓋子、帶蜜的巢脾,巢脾慢慢靠近蜂團,讓蜂慢慢附著到此脾上。也可找一個廢棄的老王,扣王掛到此脾上收蜂效果會更好。若結團物不大、低,天將黑時,可將此物用斧或鋸砍倒,將蜂直接抖入備好的新箱內;若蜂團結於高處,可振動此物,或用繩綁住,用力搖動,讓蜂團掉在地面再行結團,進行收捕。如果蜂團結得太高,又不能去掉,那隻好放棄。如果蜂已進入深洞內或特殊建築物內,那就只有按“怎樣收深洞的蜂”的方法進行。分蜂、跑蜂原因很多,蜂友們應多觀察、多注意,及時解決各種不利因素,各樣收蜂辦法,蜂友們都要熟練掌握,具體情況具體對待,恰到好處,只有這樣才能養好蜂,才能有高效益的收入。


蜂群裡的守望者


蜜蜂逃群如何進行緊急處理 ?如何做好收捕工作和收捕後的過箱?

蜜蜂逃群(就是逃王)

蜜蜂逃王有幾種情況的逃王:

1、蜂群箱內缺蜜,蜂群因為飢餓而會發生逃王。(這多發於中蜂。)

2、蜂群因蟲、病的危害蜂群為了擺脫蟲病的侵擾蜂群會發生逃亡。(這多發於中蜂。)

3、蜂群群勢好,蜂王產子能力強,蜂王判斷認為箱內空間已不能再容納將要繼續大量出房的幼蜂的以前,蜂王就會指示工蜂建造王臺(新建的王臺一般是多個最少也會有一個。)蜂王也就會在建好的王臺中產卵,以後哺育成熟出臺後就是新蜂王,就在新蜂王即將出臺前,老蜂王就讓位新蜂王帶領一定數量的蜜蜂另尋新家,這種情況下的逃王現象我們把它稱之為蜜蜂自然分蜂。

現在養蜂人撐握併合理利用蜜蜂的這種自然分蜂現象,以人工分輔助分蜂來發展壯大養蜂的養蜂事業!

4、蜂群群勢好但又不具備必分蜂條件下的逃王我們稱之為“跟逃"。

以上四種情況是最為普遍的,當然也還有因噪音,氣候條件等不制因素的影響下的逃王,這裡就不一一述說了。

蜜蜂逃王緊急處理:

蜜蜂逃王時間區間是上午10點後到下午3點前,也有其它時間發生的。而逃王現象的發生是源用老舊的桶式養蜂方法養殖蜜蜂的最為容易發生。為什麼呢?因為老舊的桶式養蜂,養蜂人是無法對其蜂箱內蜜蜂的群勢情況及箱內的蟲、病情況做到了解。(注:養蜂的另一種養蜂方法是箱式養蜂法又稱活框飼養法,養蜂人用這種方法養蜂可以對蜂箱內各種情況作到了如指掌,故有蜂群管理方便,蜂蜜質量可控,取蜜方式衛生等好處,而這些都是桶式養蜂是無法辦到的。活框養蜂法是先進的養蜂方法。目前:只有部分守舊的養中蜂的人在源用桶式養蜂法,大多數養蜂人使用活框飼養方法飼養蜜蜂並從中獲得好處和利益!)介於蜜蜂的逃王時間和蜂箱內情況的不確定原因,養蜂人就根本無法判斷或預見蜜蜂逃忘時間,不能提前處理予以預防,所謂緊急情況的處理就只是在發生蜜蜂逃王的時候養蜂人在現場或不在場而言了。處理方法:

一、蜜蜂逃王時養蜂人在現場,如果是採用箱式養蜂法飼養蜜蜂的,在蜂王尚未出箱前可以及時關掉巢門再開箱找到原因後及時處理以避免或減少損失。(箱式飼養蜜蜂,為什麼也會產生逃王現象呢?這是他們蜂場養蜂箱數多達兩三百箱或更多,在管理上稍一不到位就難免會發生。)

二、如果是採用桶式養蜂法飼養蜜蜂的,養蜂人在場關蜂門的方法就無用了,因為關了蜂門也無法開箱檢查。養蜂人只可以用灑沙,灑水的方法迫使逃王蜂群就近結團便於招回,否則就只有尋找到逃王蜂群結團外後招回了(這世只徵對中蜂而言)。是沒有緊急處理方法的。

但還要提醒的是,逃王的蜂群找到後要看其結團的地勢,高且危險的地勢再好的蜂群,不要也罷!

收捕工作只要準好一個收捕網兜,一套清潔並通過消毒外理後的蜂箱,一個有蜜帶子的脾就行。過箱,一般不需要,準備好的蜂箱就是用於飼養蜜蜂,蜜蜂招進箱後搬到合適地後安放好就行了,注意儘量不要驚動它們。萬不得已要一換箱已得在第二天招回的蜂群安定以後,操作時動作也一定要注意儘量輕以減輕對蜜蜂的驚動。

說了這些,要了解蜜蜂,瞭解蜂蜜!請關注"古藺老陳蜜"。其中鑑別蜂蜜真假老陳的《絕招》對您有很大幫助!








古藺老陳蜜


關於蜜蜂逃群這個問題那就是一個蜜蜂箱裡面出了一個新的蜂王,證明沒有檢查好蜂箱出了新的王臺沒及時取掉,那麼要做的就是先找到逃出來的蜜蜂群停留在那個位置,要準備好收蜂籠,逃出來的蜜蜂群停留的地方有高有低,低的好收,高一點的就比較麻煩一點,比如樹上,那就得會爬樹上去收了,收的時候可以用手輕輕的趕,也可以一隻手輕輕捧在手心往收蜂籠裡放,用燒的香也可以點燃用煙去趕,收好以後準備一個空的蜜蜂箱,不管新舊都可以,把蜜蜂放蜂箱的時候速度一定要快蓋好箱蓋,免得到處飛,蜜蜂箱出口也安裝一片蜂王防逃片,這些都弄好了以後就找個地方放起來就可以了,放在哪裡第二天可以檢查一下看看是不是正常,如果不上脾那就得做下一步的處理,正常就不用管它,我個人意見提供大家參考,如有不足請提意見……



野外釣小魚





記錄農家生活小楓


蜜蜂分為中蜂和意蜂兩個蜂種。它們飛逃的原因基本相同。第一,是因為飢餓或是遭到攻擊而飛逃,主要是巢蟲危害。第二,是因為分蜂而逃。不能稱之為逃而是分家。遇到這種情況。如果是及時發現,蜂王還沒出巢,可以立即關閉巢門,掀起復布朝鈔蓋上噴水。待蜂安靜,囚禁蜂王。打開巢門即可。如果蜂王已出箱,可以等其安靜結團。如果是結在低處的蜂團,養蜂人可以直接把他抖入箱中囚禁蜂王即可。如結在高處。可以用厚塑料布或細眼紗網做一網兜,用一長竹杆做把子。從蜂團的下面直接套住它輕輕一抖。反覆幾次就可以把蜂子收乾淨啦。


會飛的蟲16


用收蜂籠放在蜜蜂結團上方,用手或者樹葉輕輕的往收蜂籠趕,待蜜蜂全進去了,把口子紮實。

拿一個空蜂箱,從其它蜂箱拿一脾有幼崽的子脾,關上巢門,快速把蜂投進去,蓋上蓋子。

過十分鐘等蜜蜂安靜了,看看有沒有上脾,要是上脾了,幾乎就差不多了,如果沒上脾人工趕上脾。

打開巢門,加上防逃片,看有蜜蜂採有花粉回來,可以把防逃片撤了。


土家人山村哥


剛發現立即關閉蜂門,如果發現蜂王已經出來立馬抓住裝進扣王器裡,收鋪結團的蜜蜂,然後裝入空蜂箱放子皮,蜜皮,多放子皮,達到蜂皮相稱,蜂門口放控王器,估計蜜蜂想逃也逃不了拉,晚上在飼餵,過兩天正常了取掉控王器,蜜蜂就正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