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6 搖擺不定:在廣東與廣西之間搖擺的欽廉地區

導語:欽廉地區主要指廣西自治區北部灣沿海地帶,包括防城港、欽州、北海等地。明代以來,欽廉地區便長期隸屬於廣東,使得廣西成為內陸省份,望著大海卻摸不到大海。近代,欽廉地區改隸廣西的方案被多次提出,歷經50餘年,一直到1965年才最終得以實現。

1.宋代以來欽廉地區歸屬

我國曆史上直接受中央管轄的一級政區變化十分複雜,因此我們不能簡單地下結論在某個時期欽廉地區是屬於廣東,還是屬於廣西。因為,那時候還沒有廣東或者廣西這一政區的概念。比如唐朝初年,現在的兩廣地區大部分屬於嶺南道,而嶺南道之下沒有與現在的廣東或廣西省域分別對應的政區。

搖擺不定:在廣東與廣西之間搖擺的欽廉地區

宋代廣南東路和廣南西路

唐懿宗鹹通三年(862年),將嶺南道一分為二“以廣州為嶺南東道,邕州為嶺南西道”,這是現在兩廣地區分東西兩個政區的開始,當時的雷州半島、海南島、欽廉地區等地都歸嶺南西道管轄。宋初,現在的兩廣地區歸屬於廣南路。宋太宗至道三年(997年),析廣南路為廣南東路和廣南西路,雷州半島、海南島、欽廉地區等地歸廣南西道管轄。元代在中書省之外實行行省制度,每行省的面積極為廣闊,兩廣地區被一分為二,原來的廣南西路地區歸屬於湖廣行省管轄,廣南東路地區歸屬江西行省管轄。元代在行省之下,還設有宣慰司,雷州半島、海南島、欽廉地區等地歸屬於湖廣行省海北海南道宣慰司。

明初,欽廉地區的隸屬發生了重大變化。據《明史》記載,“洪武二年三月以海北海南道屬廣西行中書省。四月改廣東道為廣東等處行中書省。六月以海南海北道所領並屬焉”。此後,欽廉地區在行政區劃上脫離了兩廣西部的政區,長期屬於兩廣東部的政區。

搖擺不定:在廣東與廣西之間搖擺的欽廉地區

廉州府

明初的這次改隸,一方面由於廣西土著勢力強大,將這一地區改隸廣東可以防範廣西的土司勢力;另一方面,將這一地區劃歸廣東省,可以在嶺南沿海形成一道完成的海岸封鎖線,有利於廣東統一管理沿海防務

2.清末民欽廉地區改隸廣西之爭

清末民初,欽廉地區曾經三次被提出改隸於廣西

第一次是在1906年。清光緒末年,兩廣總督岑春煊和廣西巡撫林紹年向清廷上了《奏移置省會以資治理》和 《密陳南服籌邊大計》兩份奏摺。當時法國對西南邊疆虎視眈眈,他們提出為鞏固邊防,將廣西省會從偏於一隅的桂林遷到交通便捷、靠近邊防的南寧,同時將欽廉地區劃歸廣西。他們將欽廉地區劃歸南寧的主要理由是:一是欽廉地區與南寧唇齒相依,可以鞏固南寧防衛;二是欽廉地區是廣西出海的重要通道;三是以欽廉地區的鹽務厘金保證廣西的海陸經費。但此次提議受到桂林籍官員的強烈反對,且清政府認為遷省經費負擔過重,遷省及欽廉割治廣西的提議未能實現。

搖擺不定:在廣東與廣西之間搖擺的欽廉地區

兩廣總督岑春煊

第二次是在1916年。岑春煊任兩廣護國軍都司令,陸榮廷任撫軍。岑春煊一直主張將欽廉改隸廣西,並認為只有通過自下而上的方式,即欽廉當地人民上請願書才可以順利解決。當時,欽廉鎮守使隆世儲向岑春煊、陸榮廷致電“桂省內地縣分若干(時擬以懷集縣交換)與互換”。1917年,欽廉地區吳則浚等 15 名代表向廣西當局請願,要求將欽廉地區劃歸廣西。其後,吳則浚等 200餘人就欽廉地區劃歸廣西上書廣東省議會。在廣東省議會審議時,遭到欽廉地區議員的強烈反對,此次運動未能成功。

搖擺不定:在廣東與廣西之間搖擺的欽廉地區

廣西都督岑春煊

第三次是在1920年。欽廉鎮守使陸蘭清等人又上書請願“將粵省欽廉與桂省懷集、賀縣交換管轄”,但此案在軍政府審議時引起軒然大波。廣東省議會中的欽廉地區籍議員始終反對此案,他們聯合欽廉地區的商界、學界請願反對改隸。廣東各旅外團體也強力反對,廣東旅京同鄉大會、上海粵僑商業聯合會、上海廣肇公所、潮州會館等均致電當局反對改隸。1920年5月21 日,欽廉地方紳士組織在府學宮開公民大會,到者5000 餘人全體表決反對改隸。在一片反對聲浪中,此次改隸未能成功。

三次改隸運動的失敗反映了欽廉地區歸屬廣東的歷史已有500餘年,已經形成了穩定的政區認同感和歸屬感,一下子改變政區隸屬存在很大難度

3.建國以後欽廉地區劃歸廣西

建國後,出於經濟、國防等方面建設的需要,欽廉地區劃歸廣西的方案又被重新提了出來。1951 年3月,廣東省人民政府向中南軍政委員會和中央政府呈報,提出將欽廉地區委託廣西省管轄。此後,廣東、廣西兩省分別向中南軍政委員會和中央人民政府提出,從1952年1月起,廣東的欽廉地區和廣西的懷集縣分別劃歸對方管轄,並得到中央批准。

搖擺不定:在廣東與廣西之間搖擺的欽廉地區

廣東省(1955-1959)

1955 年,欽廉地區又重新劃歸廣東,但懷集縣沒有劃回廣西。20 世紀 50 年代末,廣西自治區主席的韋國清在與廣西自治區林業廳廳長張華同志的一次交談中曾說過“由於歷史的習慣和經濟發展的差異,有些人留戀廣東是可以理解的,現在既已劃了過去,那就從長計議吧,相信總有一天會得到妥善處理的。”從這句話推斷,欽廉地區有一部分人是想繼續留在廣東的,這可能是欽廉地區又劃回廣東的原因。

此後,出於廣西經濟建設以及國防戰備的考慮,1965年6月26日,國務院根據廣西自治區和廣東省人民政府的請求,正式將欽州地區劃歸廣西建制。欽廉地區改隸廣西的提議從從清末到1965年最終完成,持續了近半個世紀。

搖擺不定:在廣東與廣西之間搖擺的欽廉地區

廣西壯族自治區(1957-1964)

4.蓑翁說

從唐朝末年開始,現在的兩廣地區開始分為東西兩個不同的行政區,而雷州半島、海南島與欽廉地區一開始長期與現在的廣西大部分地區同屬於一個行政區,一直到明朝初年才開始隸屬於廣東。然而,從清朝末年開始,欽廉地區劃歸廣西的聲浪此起彼伏,歷經50餘年才劃上句號。

參考文獻:

1.梁瑋羽:《明清時期欽廉地區的地緣背景及其歸屬問題研究》

2.高茂兵:《清末民初欽廉改隸之爭探究》

3.王輔一、何紹榜、張學亮:《韋國清為廣西爭得出海通道》

本文由江南蓑翁團隊創作,版權歸江南蓑翁團隊所有,,如有抄襲等侵權行為,本賬號保留訴諸法律權利。

搖擺不定:在廣東與廣西之間搖擺的欽廉地區

合作與轉載,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