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6 集篆、隶、楷、行、草、籀于一体,湖南省永州阳华岩

阳华岩,位于湖南省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竹园寨回山下,清道光《永州府志载》:"江华夏岭重冈,地远而险,其山之秀异者,自古称"阳华岩"。

集篆、隶、楷、行、草、籀于一体,湖南省永州阳华岩


这是一个敞开式的奇特岩洞,岩石上有40多方石刻,最值钱的是唐朝大诗人元结的《阳华岩铭有序》,最大气的是铭中那句"九疑万峰,不如阳华",最古老的是岩顶2.5亿年前的古海洋生物化石。

集篆、隶、楷、行、草、籀于一体,湖南省永州阳华岩


阳华岩内最早的石刻是唐代永泰二年(公元766年)的一幅题铭:唐代道州刺史、著名文学家元结巡视属县至此,在县令、著名书法家矍令问陪同下游回山遇此岩,而题《阳华岩铭有序》。皆为阴刻,共40余处,字迹清晰的36处,籀、篆、隶、楷、行、草书等字体诸备,集唐、宋、元、明、清历代书法珍品于一崖,石刻长290厘米、宽73厘米,是阳华岩最大的碑刻。元结的题刻至今已有1400年历史,是永州现存最早的摩崖石刻,开创了湘桂两地自唐后摩崖石刻盛行的风气。

集篆、隶、楷、行、草、籀于一体,湖南省永州阳华岩


南宋时,江华县令安圭对阳华岩20余景点摹描容形,绘刻成一幅《道州江华县阳华岩图》,并作序以说明,书法家豫章罗晔书。安圭的石刻图文为国内少有,是湖南省仅存的摩崖图刻。

阳华岩摩崖,字迹清晰可辨的有38方。从石刻的分布和形状看,石刻分布集中、排列整齐,大小不一,皆为阴刻。最大的2.3平方米,最小的0.75平方米;从石刻的字体看集篆、隶、楷、行、草、籀于一体。

2006年5月,阳华岩摩崖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