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驴友东海回答女网友的问题,关于这几年的旅行

去年底一个微信网友要“采访”我,其实就想深入了解一下,我们在微信上一问一答,然后那个朋友整理了聊天记录,一直没发出来,现在发出来。

驴友东海回答女网友的问题,关于这几年的旅行

驴友东海回答女网友的问题,关于这几年的旅行

驴友东海回答女网友的问题,关于这几年的旅行

缘起:几年前我在网上看了驴友东海嘉措自拍自制的视频集《骑行西藏》,之后,加了东海微信,有时关注一下他的动态。今年他出了纪录片《航拍西藏》,看完后,突然想我要采访他,是作为个人的采访。还跟他说,我写好后,可以发在他公众号上。东海及时回复了我。下面是我们的对答。

--你经常跑去拍照,拍的视频又是免费,你的经济来源咋办?

--我前几年是上班攒钱,出来玩花光,2016年12月入驻今日头条做自媒体,就全职旅行了,现在把一些短视频发布在今日头条,百家号,企鹅号上靠点击率赚钱,这个纪录片是不盈利的,拍摄制做这个纪录片可能耗费5/6万,不过航拍同时拍摄的旅行视频,在自媒体平台能够赚回来!高质量的航拍为了名声,低质量的自媒体短视频为了利息!

关于旅行,人生,工作,说起来话很长很长,有机会你准备些问题,不要太肤浅的问题,我回答你。

不用发表出来。

--可以。

--那今晚我就准备问题。

--可以。

没有想到东海的回复那么及时,并答应了。于是,我便跑去一所学院附近吃麻辣烫,还去培训班学了一节英语课,因为不知道要问什么,已很少去探究他人,便通过做其他事来延缓想问题。回来后,坐在客厅里,开始组织语言。当晚把想问的问题发给了东海,第二天他语音回复这些问题。

1、《骑行西藏》的视频集,特别打动我,请问当年是基于什么契机要去骑行?这个计划准备了多久,然后便开始去西藏了?

我现在回答你的第一个问题。骑行西藏,说起它的起源呢,还是应该要追究到2011年,那个时候我坐火车去了一次拉萨,当时感觉啊,西藏的风景真的太美了。坐火车回来的时候,车上有一个人是骑单车的,从川藏线进藏。那个时候知道了有人能够骑单车去拉萨,那时候就埋下了种子。然后,2012年的时候,我突发奇想,想组织一批人骑单车去西藏拍摄一下相关的视频,然后分享出来,那个时候已经有优酷这些网站了。

然后我就在贴吧。发集召集朋友,召集网友,有些人响应,然后有些人真去了,我们定在2012年9月15号儿在那个成都集合。但是我我这边呢,遇到了很多事情。之前找了一个同学,那个同学他本来想去,后来他放弃了,而且他拉着我也放弃。然后弄得很尴尬,2012年就没有去成,但我这个梦想还是没有破灭,然后我就接着准备,那个时候在IT工作,还学习一些视频编辑的技能。

2013年,我就又在召集朋友去成都骑行川藏线。2013年的四月份的时候,我和公司提出来,要么请假,要么辞职。那时候,公司说那你就去吧,回来的时候,如果职务空缺的话,你还接回来,接着工作,但是那时候也办了离职。

然后,2013年5月1号,成都集合,结果原定的群里五十多个人只来了三个,因为那个时候发生了雅安地震。

我们出发那天,我的那个群里的人都先走了。我那是临时组队,人本来就不认识。我骑了二十公里,他们就把我甩掉了,就剩我一个人了,当时还有点就是说有点难过,就剩我自己了,这个团队的事情是拍不成了,就想自己一个人去西藏吧,经过了几分钟的一些冷落之后,突然之间发现自由自在的,然后就这样子一个人,后来有组队的机会也不组队了,就一个人自由自在的本来想拍一些人的事情,就是一些蹊径的事情,后来人都不拍了,就拍一些路上的风景,所见所闻。然后,就拍了《骑行西藏》这个纪录片。后期制作还是非常非常难的,回来之后,去西藏回来之后又接着工作了。

2、这几年,持续环游中国,也去了俄罗斯,并用视频记录,显然你对出行路线很有规划,而且很有逻辑,是什么在推动这样一个持续的行为?

接着回答第二问题。其实,规划上也没有什么规划,我觉得平时当你无意之间看一个视频,看一个新闻,都会产生对哪儿的一个向往,然后稍微搜索一下都会想到怎么去,其实我规划性并不强,很多地方我到那儿才知道那边有什么风景。

这个持续性的行为,由一些事情导致的,比如说我2014年环游中国之后,我又回来接着上班,攒钱。金钱上的制约还是很大的。然后上了四五个月班,但是是一个短期的,然后觉得不太合适,后来我就放弃了,准备把那个《环游中国》编辑完。上传之后,本来想去找工作,但是由于一些原因,没有合适的工作,就是浪费了一个多月,后来我想干脆就放弃找工作,接着去玩儿,2015年9月28号出发,那趟《探索中国》那个纪录片,就是那次走了八十多天,最后到了大理。

2015年,《探索中国》结束之后,又去阿拉萨工作了一段时间,是2016年。而且拉萨工作结束之后呢,又骑摩托车到东北,那个时候,攒钱一定要攒够了之后才能玩儿,这样一个行为,其实是很不固定的,很动荡的。

这个持续性的行为,也是由其他的一些行为导致的。2016年自媒体热了,把视频发到自媒体上,发现能赚钱,于是后续就全职自媒体,全职做旅行。

3、这几年你哪些部分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比如观念上的,生活上的,内在的,或者其他你想谈论的?

这几年旅行,给我带来的时候天南地北的朋友,有很多特别好的朋友。还有呢,就是觉得旅游本身还是一种放松,心灵上的放松。虽然肉体上是受摧残,但是心灵的放松很重要的,我觉得对身体摧残不言中,精神上放松得到的更多。

生活上的改变,其实没有什么特别大的改变,只是完全告别了IT行业,以前IT行业嘛,然后现在转到这种全职旅行。改变的话,确实,就是旅行本身吗,最大的改变就是旅行本身,可以到处去转,就是信马由缰,天马行空的,可以想去哪就去哪。

其他改变,如果说周围人的改变,就是家里人以前是很反对,后来呢,就麻木了,然后再到后来呢,他们可能会当作一种只是觉得能够骄傲的东西吧,还是转变挺强的,以前觉得去西藏,但是很不靠谱,很疯狂的事情,现在已经平淡了。然后周围的同事,也从以前的非常不理解,到现在都觉得是,能够活出一种人生,走出一片天吧,大概是这个方向,虽然没有说。

4、这几年的旅行,让你对生命最深的体会是什么?你会觉得“孤独”吗?它让你难受过吗?还是你那些时候也享受生命的“孤独”、“寂静”?

回答第四个问题,最深的体会。其实,我最深的体会,我是觉得古人真的很牛,像唐僧,像班固出使西域,还是班超吧,出使西域,就是说古代的那些人,徐霞客啊,他们在当时那个年代真的是太厉害了,我们现在的人跟他们比起来真的是不能同日而语,差的太多了,我是觉得古代人真的很牛,而且我觉得现在的人普遍把古代人小看了,古代人的智慧、能力似乎比我们现在想象的大很多,还有就是清朝是一个很伟大的民族,伟大的朝代。

我不会从来不会觉得孤独。我这个人很与其他人不一样,我是一个享受孤独的人。我喜欢在一个偏僻的地方,可以在那个地方思考人生,思考大自然,没有人,让我安静,我不会觉得孤独,我就是这样一个人。

我想起了一个场景,曾经开着车在俄罗斯的外兴安岭一个路口,那边几乎是无人区一样,在那儿发呆,在车里看窗外,下着雨,然后马上日落,然后那边外兴安岭很震撼的大平原,也有森林,我就在那里发呆,在想,曾几何时,这里是大清朝的地方,而现在呢,就是外国人的地方,然后就很感慨,在那儿发呆,用手机浏览信息,看一些国外的网站之类的,就觉得很自在,很喜欢这种孤独。

5、关于拍摄和制作视频的技术,一开始就比较了解、熟悉吗?在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技能过程中,有步入艰难的时候吗?是怎么克服的?因为我知道你对自己的视频,有责任心,甚至有的还重新录音,每次制作都花时间。

第五个问题,视频制作上。之前我是做it行业,就是电脑方面工作,但是对视频制作那块还是新的领域。所以呢,就从网上下载了一些视频编辑的教程,就是图形图像的一些教程,学习他们的那个制作原理,然后还有很多的事情,遇到问题就去百度一下,来做视频。

视频制作,其中特效部分,尤其是那个片头难做,比较花心思的,而且要有艺术感,不要做的太low。有些视频软件的一些技术,也可以去找别人做,也可以自己做。我甚至也想过找别人做一些片头,这样的话,更专业,更花哨。但是后来还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己做,我的视频所有的都是自己做的。

其实,拍摄视频和制作视频,都是一步一步走来。做完了之后,发现不行,好吧,返工,然后重新尝试。上一个视频,就是上线之后,会有很多人提意见,我也自己会反思,然后下一系列的视频里会提高。制做视频这个过程中,最难的就是配音,我觉得正常人都会比我强,我配音是一个非常的弱项,这个很奇怪的一个现象,没有训练过的人都会比我配音配的好。

6、在独自的旅行中,关于“安全”,你是怎么看待的?记得你的一个视频,有个片段,在雪天,那段路很滑,不适宜骑行,但你还是“一意孤行”,因为在别人看来安全还是很重要的。

回答你的第六个问题,安全上。其实在旅行里面,摩托车应该是算是最不安全的一个旅行方式,一个工具,而且也是最辛苦的一个旅行方式。我在第一年,因为迫不得已,追求效率,刚学会摩托车,就骑着上路了,第一年摔了很多次,而且在喀什九十码摔过,我不知道你看没看过那个《环游中国》,九十码的时候摔,滚出来五十多米,撞了一个石头。那是我所有骑车里面最危险的一次,如果摩托车前面还有障碍,我二次撞击的话,肯定会骨折,那次旅行就会报废了,不过那次只是轻微擦伤。

《环游中国》之后,一段时间对摩托车有点恐惧。后来就是慢慢随着骑车的反省,时间更长,骑车技术的提高,后来慢慢的觉得好像只要你意识能够想得到,基本上摩托车安全上还能够控制的,之后,2015年,后来的十多万公里,基本上没有什么磕磕碰碰,直到前段时间骑摩托撞了狗,当时膝盖着地,当时速度不快,三四十码,结果膝盖还起了个包,应该是骨头有异常,现在弯曲的时候还不舒服,所以说摩托车始终还是一个最不安全的方式。

今年呢,摩驴这个圈子里,有很多很多的驴友、摩友都摔伤过骨折,就很奇怪,今年好像就是旅行里面经常出事情,感觉要比往年多很多。今年旅行结束之后,我甚至想彻底告别摩驴,不想再骑了。

可以说我时时刻刻在提高安全的意识和安全驾驶的一些技能,但是实际上有很多时候,并没有做到百分百的安全。

关于那次雪地继续走,是因为我这个人是非常没有耐心的一个人,我觉得只要慢慢走,总比在一个地方没有变化,憋着更好。

还有就是,对比起来,觉得中国的交通问题太多,无论行人,还是道路的规划,还是车辆的驾驶的一些习惯,都有太多太多需要提高,我觉得这是我们中国随着车辆增多,付出的代价吧,要交的学费,反正是很让人无奈。

在中国,比如车辆不让人,行人乱走红绿灯儿,乱走斑马线,不规范驾驶,路边乱停车,各式各样子导致不安全的因素都存在。

7、另外,你觉得路途辛苦吗?又怎么看它?有因为“辛苦”而产生过放弃的念头吗?这种次数多吗?又是什么驱动你继续?还是从来没有过想要放弃?或者根本不觉得辛苦?

第七个问题。我觉得人是一个容易健忘的一个人,一个种动物。夏季的时候,我经常会在雨天,在一些非常恶劣的环境下骑行,很疲惫,很累,当时真的是很累,但是也是有收获的,然后时过境迁,以后等我回到北京,然后非常安逸,就是说生活安逸的时候,又怀念那边的风景,然后又忽略了在那边时人身体的疲惫。所以我觉得,人普遍来说,还是容易忘记辛苦,然后只记住好的事情。

辛苦是肯定辛苦,骑摩托车的话,要比汽车辛苦很多,当然没有自行车辛苦,自行车是真的辛苦,自行车可能也没有徒步辛苦,所以说这个是互相比的,徒步可能没有 走的辛苦。

8、我知道你是80后,80初的,家人支持你这样一种生活方式吗?自己怎么面对和安抚家人的?或是没管那么多?

回答第八个问题。没错,我是八零后,而且是八二年的,家人起初是非常不理解。到处玩儿啊,家人是非常担心这些,主要是安全的问题,他们主要是阻止不了我,没有办法,然后慢慢习惯,或者说是麻木了吧。其实我有时候在路上,安全也有没那么有保障的情况,他们似乎也没有想那么多。总之,家人对我说是挺没有办法,所以在外面,不管家人担不担心,自己都要小心。

其实我没有办法安抚,我是没有办法既能够让家人满意,又还能出来玩儿,那是不存在的。家人就不想希望我出来玩儿,所以有的时候就是忠孝难两全,你没有办法,你没有办法让家人满意。所以呢,我就并不安抚家人。

9、现在对未来旅行有长期打算吗?比如说五年内,十年内,想要去哪些地方?做哪些事?这个打算是比较清晰的,还是模糊的?

回答第九个问题--长远的计划。计划这个东西是要根据以后遇到的事情来变化的。所以说计划是有,模糊的计划是说能够走遍全世界,尽量能够走遍。这个能不能实现,要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如果自媒体还是很热,自媒体上赚的钱能够维持旅行,还是想去转一下,不一样的生活我觉得更可贵,要比那种重复劳动要更可贵。

反正目标是尽量走遍全球好玩儿的地方。具体先去哪儿后去哪儿,我从来没有仔细规划过,反正是能去的地方都想去,具体去的顺序,完全没有考虑。

10、这几年你都是一个人出行,以后会有想要组织团队吗?或者去某个大boss那里吗?比如说某个集团?

第十个问题。我喜欢独行,我是一个喜欢自由自在,没有任何人干扰。因为如果有周围的人,要互相迁就,时间长了就会成一个累赘。我不喜欢有人牵绊我,不喜欢和人相处。驴友在一起,我没有觉得能让我的知识提高、境界提高,很多时候是一种闲聊,吹牛。让我觉得这样的接触没有价值,所以说我很喜欢独立,一个人出去玩,虽然这样有的时候并不很方便。

以后,在力所能及的范围,还是要尽量独立出行。团队的话,现在没有想过,以后也许会有,可能除非是能够赚来很多钱。

11、下午时,你说明了经济来源,那请问你怎么看待“赚钱”?我个人感觉,你之前生命的焦点似乎不在于“赚钱”,因为你最初就不愿接受资助,公众号也不让大家发红包,也不太宣传自己,拍的视频也免费传网上。

十一个问题。其实我很在乎钱,钱很重要,但是我特别在乎赚钱的方式。我是觉得,文章的打赏,或者是有人赞助,这种不是一个正常的赚钱方式。我是觉得里面可能会带有一些同情,我不觉得这是一个公平的方式,所以我很排斥。所以有人问我为什么不直播,就是这个原因,我觉得直播是消费大家的同情,或者是,反正总之,直播这种赞赏方式,我并不喜欢。

钱,普遍来说,大家都是没有它很多事情做不成,所以说钱肯定是。谁都喜欢,只是对他赚来的方式有各有各的不同,认知有不同。

12、在旅行中,最大的障碍是什么?金钱这块会对你有阻碍吗?

第十二个问题,金钱影响很大,无论是摄影器材,还是交通工具,还是一些其他的,比如门票,有些时候,就是因为门票太贵而放弃,钱影响很大。

好了吧,我觉得你最后一个问题,问得有点low。我希望你第二轮提问,能够高深一点,不过说实话,因为没有当面聊,没有及时沟通,所以说有些问题可能就是没有办法聊的特别深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