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水滸傳》120回和100回有什麼區別?買哪個出版社的比較好?

加油兒女初長成


這個問題隨便網上搜一下就能出來答案,也有不少賬號直接複製粘貼了網上的內容,但為了讓粉絲們看的最清楚最明瞭,邏輯文史姨就不說細節了,咱們就說兩個版本的大方向。

百二十回本和百回本大家就把握住兩個點就可以了,一是故事情節不同,二是精彩程度不同。

先說故事情節方面。我們知道梁山全夥在接受招安後並沒有消停下來,高俅、童貫以及朝中至少80%的官員對梁山都是鄙視的態度,所以就想著先把108頭領發配到各處,再逐個擊之。這時候梁山的“救世主”蘇宿元景出現了,以遼國作亂為由建議梁山眾人去平遼,趙佶應允,梁山兄弟們就開始了他們的第一次報國外戰。

值得一提的是,在宋江初見九天玄女時,這位女神曾給宋江留下了這麼一句話:

遇宿重重喜,逢高不是兇。北幽南至睦,兩處見奇功。

這句話其實基本就能把百回本後來的劇情囊括了,也就是戰高俅,遇宿元景,平大遼,徵方臘。而到了百二十回本中,創作者又在徵遼之後加了河北與淮西的篇章,這就算是第一個不同了。

再說精彩程度方面。既然加了河北和淮西,自然要有加的道理。雖然百二十回的這兩張在時間軸和地理位置方面都很虛幻,但卻有許多精彩的武鬥情節,比如孫安連鬥秦明、盧俊義,山士奇讓林沖暗暗讚賞,索超昭德亂舞突圍,喬道清作法欺梁山軍等等。

並且有意思的是,打完河北之後有不少河北舊將加入了梁山,而這些新來的“同事”卻很配合的在梁山徵南之前全部下線,看似理所應當,其實也是著書者不想破壞大方向上的邏輯罷了。

至於哪個出版社,這個邏輯文史姨就不推薦了,反正正經出版社的書基本沒錯別字,大家挑個字大的印刷清楚的就OK啦~



邏輯文史游


《水滸傳》是一部優秀的章回體古典文學名著,與《紅樓夢》,《西遊記》,《三國演義》並稱為中國四大古典名著,享譽中外。這部小說熱情的歌頌了宋江,吳用,林沖等英雄好漢,他們不甘安於黑暗腐朽的社會現狀,敢於反抗朝廷,除暴安良,仗義疏財,伸張正義的農民起義事件,警示世人,官逼民反的道理,暗藏著一個救世秘絕。

這部小說有100回本和120回本。100回本講到梁山泊英雄排座次結束,屬於一個皆大歡喜的喜劇結尾。120回本,講的是徵方臘結束後,朝庭卸磨殺驢,以絕後患,將宋江,李逵毒死後的悲殘遭遇。說實話,兩種給局不同,造成的閱讀效果也不同。這部小說100回本其實就是在清代著名文學家金聖嘆七十回本加而成的,金聖嘆認為《水滸傳》後幾十回是多餘的,所以將後面刪掉,但是要看水滸的完整版,還是要看120回本,必竟能小說中人物的最終命運呈獻給讀者,這也是讀者願意瞭解的。所以本人認為120回《水滸傳》比100回《水滸傳》好。

小說不能因為人物最終的結局悲慘而不去講敘,不去揭露封建王朝的腐朽與沒落,這其實是對原著的一種不尊重。因為後幾十回主要講敘宋江受招安後,徵田虎,王慶,方臘,成為官府的一枚棋子,這充分反映了農民起義的侷限性,因此,這場起義的失敗也是必然的。但我們依然能看到施耐庵,羅貫中兩位作者的良苦用心,他們要表達的也正是勿以成敗論英雄的觀點。在這裡,我要向兩位文壇巨擘致以崇高的敬意,感謝他們為我們廣大讀者帶來了優秀的優秀精神食糧,他們的《水滸傳》將在中國的文學藝術中永放光芒!






金木水火土154029481


很高興回答您這個問題,希望能解答您的疑惑。

施耐庵編撰的《水滸傳》祖本,早已不存。100回合和120回合只是後人整理的,不能說哪個是原版。明清以來出現的多種《水滸傳》版本,120章比100章主要多了攻打方臘的內容,歷來都認為100章就已經很完整了,攻打方臘的內容反而破壞了情節.

(一)百回本: 1、明正德、嘉靖年間坊刻殘頁本; 2、嘉靖年間刊印的《忠義水滸傳》殘本(8回) 3、萬曆十七年乙丑(1589)刊印的《忠義水滸傳》一百卷一百回,因卷首有署名“天都外臣”(汪道昆)的一篇序文,故稱之為“天都外臣本”; 4、萬曆三十八年(1610)容與堂刊印的《李卓吾先生批評忠義水滸傳》,分為有序本和無序本兩種。這是現存最早最完整的百回繁本; 5、明芥子園刊本《李卓吾先生批評忠義水滸傳》、李玄伯藏明刻本《忠義水滸傳》、《鍾敬伯先生批評忠義水滸傳》等。 (二)百二十回本: 1、明袁無涯刊本《新鐫李氏藏本忠義水滸傳》,增加了百回本所沒有的宋江征討田虎、王慶的情節。 (三)七十回本:金聖嘆腰斬水滸傳,砍掉七十二回以後的內容,又把第一回改為“楔子”,形成新的版本,即《貫華堂第五才子書施耐庵水滸傳》。











奧斯卡剪輯師



《水滸傳》作為中國最早的古典白話文小說的經典之作,一直就有很多傳襲的傳說和爭議。

無論是百二十回的《水滸傳》,還是百回本的《水滸傳》,亦或是金聖嘆腰斬的七十回本,都是迄今為止我們能看到的系列《水滸傳》中最有爭議的版本,且會一直爭議下去,直到爭得火星四濺、眼迸寒光,最後徹底峰迴路轉,水落石出。

我們今天看到的百二十回本的《水滸傳》,是所謂的最全水滸版本,也是存在很大爭議的版本,甚至直接有人提出了百二十回本的虛妄與矯情之處。

在這一回本的《水滸傳》中,額外的添加了捉田虎、擒王慶的演義部分,構成了所謂的最全水滸體系演義版本───也就是說,在添加的這二十回本中間,將額外增加進來了有些玄而又玄的西征情節。

而這二十回本,不僅和前面的情節與後面的內容沒有什麼瓜葛,就是內容本身也是神乎其神的存在,不僅幾乎打亂了舊有的百回本敘述節奏,就連一些故事情節也顯得突兀造作,不合情理,更像是一種恣意的拼湊,無論是語言風格上還是敘述技巧上,都和前後存在著明顯的矛盾與媾和,這二十回本既可以獨立成章又可以硬性塞進來,而人物線索和故事延展卻並不順暢,顯得毛躁而有餘,鋪排卻並不足取。

而徹底摘除這一部分的二十回本,一樣顯得從容而淡泊,卻並不影響全篇文章的讀取和理解。這就形成了巨大的敘事怪圈,二十個回目看似兼容幷蓄,實則和前後都沒有一個合理的照應,這在小說創作中無疑是一個創作大忌,以施耐庵的文筆和能力,應當會極力避免這種掛靠和攀附,即便是有,也會緩急得當的處理好其間的接續關係,使得書目看起來不那麼突兀而造次,生硬而不合情理。

不幸的是,我們卻在百二十回的版本中看到了這樣的結果,不得不說是一種無法彌補的巨大遺憾。

這就牽扯到了後人的狗尾續貂和差強人意,有人懷疑是有人故意添加了這種十三不靠的接續方法,以目前的考察和探佚,這樣的結果確實令人匪夷所思,是後世之人後補上去的無疑。

細心的讀者也會發覺,在這百二十回的書目中,一些細節上的生動描述在這後補進去的回目中看到的不多,甚至是凌亂而無序的,混亂而急促的,匆匆地來又匆匆地走,實在不符合創作者的初衷和意圖,實在是一種明目張膽的硬性加塞,狗尾續貂。


這也是很多學術界人士比較一致的統一看法。

儘管金聖嘆腰斬了整部《水滸傳》,留下了前七十回本作為最佳組合回本,其實他對於整部《水滸傳》的貢獻還是蠻大的,也是目前來看,研究最為透徹的。他的一家之言,雖然不免有偏頗之處,但總體來看還是較為客觀和公允的,也是書評這部書最好的一家之言。

在他看來,最精彩的要在排座次以前的那些篇什裡,已然將嘯聚山林和打家劫舍渲染、描摹得淋漓盡致,且起伏和層次感明顯是一部優秀白話文小說的最大存在優勢,而徵大遼和擒方臘已經成了邊角餘料,味同嚼蠟,可有可無,聊等於無。

所以,他才斗膽斧劈了後面的回目,單單留下了精彩絕倫的前七十回。但他的解讀卻是最好的,也是最為合理的,最為權威的。

在他眼裡,那續上來的後二十回本,根本沒入一代聖手的法眼,所以就未予置評,這反而更加凸顯了這續上來的二十回本更是一種違背天理的存在,也越加將這一部分回目變得無足輕重,甚至不值一提。

要算起來,一百回本的《水滸傳》,是最合理也最吃功夫、最顯實力的原始文本,也是之所以成為四大名著流芳百世永不衰竭的根源所在。



龍吟148119260


《水滸傳》是中國古代最優秀的長篇小說之一,流傳極廣,對後世影響很大。其版本有簡本、繁本兩個系統。明清以來流傳的版本較多,各本差異較明顯,較流行的是70回、100回、120回3種繁本。

文革中所出《水滸傳》的主要版本

作為我國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成書於元末明初,作者相傳不一,分別有施耐庵、羅貫中的說法,或者施氏原作,羅氏改編。大約從明代中期開始,《水滸》即大量翻刻、流行。傳世的版本主要有百回本、百二十回本和七十回本,以及《水滸後傳》等。

“文革”期間,由毛澤東發起的“評《水滸》,批宋江”運動,在客觀上促進了《水滸》這部名著在全國的出版和傳播,形成了短暫的繁榮景象。僅一九七五年間,先後印行的《水滸》主要版本就有:

一、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施耐庵、羅貫中著的一百回本《水滸傳》。該版本採用的底本,是北京圖書館印藏明萬曆末年(公元1 6 1 0 年左右)杭州容與堂刻本。原書一百卷一百回,題為《李卓吾先生批評忠義水滸傳》。出版時加署了撰寫者名諱,刪去了書前所附的四篇評論,正文中的眉批、行間的夾註及評語,插圖和卷次字樣,更正了明顯的錯奪衍讀文字,除個別有歧義和易誤解的字用繁體字外,其餘均採用簡化字排版,並進行了標點和分段。在一百回本中,最早的當屬明嘉靖行定侯郭勳的刻本,今僅存數回。較早的另有明萬曆年間刊刻的天都外臣序本,其後為容與堂本。

二、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施耐庵、羅貫中所著的一百二十回本《水滸全傳》。此本是以明萬曆年末楊定見序的一百二十回本為底,校定後排印的。楊定見序的百二十回本,是在原天都本的基礎上,增加了徵田虎、王慶的故事後刊刻問世的。上述兩種版本,儘管繁簡不同,均表現了水泊梁山一百零八將從聚到散的全過程。

三、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施耐庵著的七十一回本《水滸》。此本系以金聖嘆刪改後的七十回本為底,整理印行的。明末金聖嘆把百回本砍掉了二十餘回,刪去受招安、 徵方臘等情節,加續了“驚惡夢”作為結尾,成為七十回本。這次出版時,將“惡夢”刪除,依百二十回本,恢復了原來面目,又把金本的“楔子”略加剪裁,改成第一回,實際上全書回次為七十一回。對於金聖嘆“腰斬”後的《水滸》,可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刊佈後即褒貶不一。魯迅就認為,金本失卻了“原作的誠實之處”,好像一隻“斷尾巴蜻蜓”。

“文革”一晃已成為過去,但這三種主要的《水滸》版本,卻成為歷史的見證,因為書前不僅以黑體字印有毛澤東關於“《水滸》這部書,好就好在 投降”,及“《水滸》只反貪官,不反皇帝”的兩段語錄,還有魯迅評論《水滸》的片斷摘錄,意即《水滸》不反天子,招安後去打別的強盜,終於是奴才。再加上頗具鮮明時代特色的“前言”。使該書的出版,烙上了強烈的特殊印記, 日後必將成為藏書家不可多得的“文革”藏品之一。







Levy偉偉


《水滸傳》是明時施耐庵所著,主要有以下三種:《忠義水遊傳》

全書一百卷,明嘉靖間武定侯郭勳刻本。這是今天看到的最早的本子,比較完整,從宋江等起義,到受招安後的徵遼、徵方臘為止。其中無徵田虎、王慶之蕪雜描寫,而有英雄排座次之後與官軍作戰,以至投降的全部過程。

《忠義水遊全傳》

本書是楊定見刻的一百二十回本。這個本子最全,除了具有百回本的內容外,又增加了二十回徵田虎、王慶的故事,可以窺見《水滸傳》的全貌。但所增的部分思想較低、情節有重複。

《第五才子書水遊傳》

本書即金聖嘆評點的七十一回本。這本經金聖嘆的刪改評點,削除了受招安以下部分,止於盧俊義的一場惡夢,透露出金聖嘆作為地主階級代言人要把水遊英雄誅盡殺絕的惡毒用心。他對《水許傳》原文也作了刪改,極力歪曲醜化宋江。他的評點刪改雖然在藝術技巧之處,但也有其他不當之處。要讀《水滸傳》,我推薦人民文學出版社的比較好。


楊柳145822138


讀《水滸》,如果你只想知道梁山泊108將是怎麼來的,就讀100回本。如果你還想知道梁山泊108將是怎麼沒的,那就請讀120回本。





一線天


《水滸傳》的版本很複雜,大致可以分為簡本和繁本兩個系統:簡本文字簡略,描寫細節少;繁本描繪細緻生動,文學性較強。

一般繁本系統一百回中,並沒有平田虎、王慶故事,而只有簡本系統才有田虎王慶。簡本系統的《水滸傳》只作為研究資料來使用。

有一種繁本一百二十回本,袁無涯刻,有平田虎、王慶故事,並作了增飾,書名為《忠義水滸全傳》。現代出版的全本一百二十回《水滸傳》基本就是這個版本的。

國家正規出版社的都可以買,要在新華書店裡選擇。


顫動的丹田


水滸傳首推人民文學出版社,其次要收藏的話,中華書局,第五才子水滸傳。上海古籍出版社的也不錯,有精美的圖像。


航空道彈


120回本比100回本多了徵田虎、王慶的內容,第90回前都一樣,120回本多出來的內容大致在第90回的後半回到110回的前半回之間,第110回的後半回與100回本第90回本後半回相同,之後都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