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感音神经性听损病变在内耳需要干预和补偿

感音神经性听损病变在内耳需要干预和补偿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有时会被简称或被记成“神经性聋”,病变主要在内耳,比如听毛细胞、血管纹、螺旋神经节、听神经等。当耳蜗的感音结构发生损伤,比如毛细胞缺失或基底膜损伤,中耳传过来的机械振动就没有办法转化成生物电能,也就是神经冲动,大脑就无法感知到声音。

因为耳蜗对声音的感知是像钢琴键一样,不同的耳蜗毛细胞负责感知不同的频率,这种类型的听力损失除了表现为“听敏度下降”也就是小声听不到以外,大声还会嫌吵,对声音频率的分辨能力也变差,也就是有些声音能听到,但是听不清,尤其是在噪声环境下或听言语声是更为困难,严重影响日常交流。

导致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原因有很多,目前知道的有遗传、耳毒性药物、创伤、环境和年龄等因素。临床上比较常见的遗传性听力损失、老年性听力损失、突发性听力损失、噪声性听力损失、听神经病等都属于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所以,如果听到或看到“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神经性聋”,并不意味着就是听神经的问题,从比例上来讲更多是耳蜗的事儿,听神经问题只是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的一种。通过耳科的主客观听力评估、如纯音测听、言语测试、声导抗、耳声发射、听觉脑干诱发电位、多频稳态等可以确诊听力损失的具体类型和病变的位置,有些需要CT、核磁、基因检测等手段辅助诊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