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無聲告白》:從小到大,我們從未被教過如何擺脫他人的期待

文|大翎

“莉迪亞死了,可他們還不知道。”

伍綺詩用一個註定是悲劇的開頭,開啟了《無聲告白》。

坦白講,閱讀體驗並不愉悅。整部小說籠罩在一種壓抑的氛圍裡,彷彿走進了一間四壁無窗的房子,令人窒息。可是,伍綺詩極具穿透力的文鋒,一字不多一句不少的精準落筆,又讓我不忍釋卷。於是,我在這黑暗的房間裡,喘著大氣讀完了這個悲傷的故事。

個人認為,《無聲告白》的原版書名Everything I Never Told You更為直接地指出整個故事的核心線索——那些我從未告訴過你(你們)的一切。

一個正值青春期的美麗女孩死了,所有人都迫切需要一個理由。伍綺詩採用“過去”與“當下”雙線的敘事結構,把那些從未說出口的秘密,一件一件地吐露出來。抽絲剝繭到最後,真相卻是如此振聾發聵。

美國亞馬遜編輯說:“《無聲告白》探索了身份危機、人生成就、種族、性別、家庭以及個人道路。”我覺得這只是小說精巧的外衣,而外衣裡頭的內核問題才是最值得深思:我們該如何擺脫他人的期待。

《無聲告白》:從小到大,我們從未被教過如何擺脫他人的期待

《無聲告白》作者伍綺詩

小說開篇告訴讀者莉迪亞死了後,緊接著帶出她父母的故事。

父親詹姆斯·李是個美籍華裔,從小生長在美國,由於皮膚顏色問題處處受排擠(他成長那會兒還是種族歧視嚴重的20世紀40-50年代),黃皮膚讓他在人群中格外顯眼。他討厭被當作“東方異類”,於是經常教導女兒要合群,要多交朋友,要做一個在人群中不易被發現的普通人。

母親瑪麗琳則是一個充滿野心的白人女孩,一心想在男孩掌控的世界裡出類拔萃,渴望成為一名優秀的女醫生。於是她教導女兒要與眾不同,要鶴立雞群,要做一個在人群中一眼就能被看到的閃閃發亮的人。

面對父母大相徑庭的教育方針,作為不願看到父母傷心失望的子女,你咬咬牙,努努力,其實還是可以做到既合群,又出類拔萃的。

問題就在於,你願不願意成為父母希望你成為的那個樣子。

《無聲告白》:從小到大,我們從未被教過如何擺脫他人的期待

讀過小說的朋友知道,莉迪亞最終是被父母沉重的期待逼死的。這似乎有點危言聳聽,敢問這世上有哪對父母對自己的子女沒有任何期待?有期待不是很正常嗎?期待有這麼可怕,還會致人於死地嗎?

試想一下,如果父母期望你做一個快樂合群、善良友愛、有責任心且認真學習的好孩子,你應該不會太過抗拒,因為這些期待並沒有一個具體的量化值。如果期待是一個明確的指標呢?就像莉迪亞的母親,期望女兒有學生物的天賦,然後考哈佛,成為一名醫生。這跟你媽希望你每一科成績都在80分以上,然後考清華北大,成為數學家化學家物理學家是一樣的道理。

這樣的“指標式期待”,你能欣然接受嗎?

可悲的是,這恰恰是大多數中國家庭的現狀。詹姆斯和瑪麗琳的做法多麼熟悉、普遍,普遍到簡直不值一提。他們像極了中國式父母,對子女寄予厚望,將自己實現不了或無力做到的事強加在子女身上。

詹姆斯一輩子找不到社會認同感,所以期望莉迪亞能融入人群,天天給女兒安利教人如何交友的書籍。瑪麗琳因為意外懷孕實現不了當醫生的夢想,於是期望莉迪亞能考哈佛成為醫生,天天緊盯女兒功課,逼著她學這學那。

我相信,中國讀者看到莉迪亞的這段成長過程,一定會深有感觸。

《無聲告白》:從小到大,我們從未被教過如何擺脫他人的期待

想想青春期的我們,誰還不曾用力反抗過父母?那段躁動不安的叛逆期,恰恰是我們排解父母期待的發洩出口。有的人跟父母對著幹故意反其道而行,有的人選擇偷偷離家出走,有的人則大聲嘶吼摔桌摔椅以表示抗議……不管何種方式,那都是我們不願被刻意塑形的一種反抗,那都是我們的“有聲告白”。

而《無聲告白》的悲痛就在於,當莉迪亞沉溺於湖底,屍體被打撈上來時,詹姆士和瑪麗琳竟全然不知,他們的女兒活得有多累。莉迪亞一個朋友也沒有卻在裝合群,她也不喜歡什麼生物科學,課業成績越來越差,對人生越來越迷茫,卻每天裝作一副力求上進,熱愛生活的樣子。

莉迪亞把順從當做了愛,從不對父母say no,而父母則把女兒的悶不吭聲當成了溫順乖巧。當瑪麗琳整理莉迪亞的遺物時,才第一次走進女兒的內心:“撕碎的海報和圖片、散亂的書本、倒伏在她腳邊的書架,它們代表著她對莉迪亞的每一個期望,莉迪亞並不想要,但是卻接受了它們。”

自始至終,莉迪亞愛的不是科學,而是母親。

《無聲告白》:從小到大,我們從未被教過如何擺脫他人的期待

瑪麗琳在她五歲的時候曾離家出走,莉迪亞害怕母親再次拋棄她,於是從此學會了壓抑自己,討好母親,滿足母親的所有願望,即便那些願望都不是她想要的,她都一一接受了。而這日復一日的壓抑與憋屈,讓這個花季少女一步一步地走向崩潰的邊緣。當看到哥哥終於熬到了頭,如出籠鳥一般逃離了這個家時,莉迪亞的最後一根稻草就這樣壓了下來。

莉迪亞喜歡的男孩傑克問她:“至少我知道我是誰,我想要什麼,你呢,莉迪亞,你想要什麼?”莉迪亞回答不出來,因為她不知道自己想要什麼。

父母什麼都教給她,卻從未教過她如何擺脫他人的期待,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因為他們自己也是這樣長大的,在被要求和被期待中長大,在沒有夢想沒有自由中長大。然而他們卻忘記了,一開始他們也不是這樣的,我們每個人生來都不是這樣的。

想想叛逆期過後的我們。有的人頂不住壓力,繼續做回父母想要的乖乖兒乖乖女,忘記自己曾有過的夢想;有的人則成功掙脫了父母的期待,成為自己想要成為的人;還有的人可能像莉迪亞一樣,腦子裡百轉千回之後做出了另外一種決定。

《無聲告白》:從小到大,我們從未被教過如何擺脫他人的期待

其實,莉迪亞並不是真的想死,她只是想要逃離。她在別人酣睡的深夜,走向了湖面,想在湖中找到那種自由和安寧,書中是這樣描述的:

她輕輕地下到小船裡,鬆開纜繩。當她推了碼頭一把的時候,本以為自己會恐慌,然而,恐慌並沒有來。她笨拙地划著水,朝遠處漂去——直到湖邊的燈柱變成小點,再也無法玷汙她四周的黑暗——她感到異乎尋常的平靜和自信。頭頂的月亮圓得像硬幣一樣完美,輪廓分明。湖面風平浪靜,她幾乎感覺不到小船的輕微搖晃。仰望夜空,她覺得自己彷彿在太空飄浮,毫無羈絆,一切皆有可能。

說實話,看到這段時我有點釋懷了,彷彿有些許陽光偷偷射進了那間四壁無牆的小黑屋。我相信,在莉迪亞沉到湖底停止呼吸之前,她一定找到了真正的自己。

《無聲告白》:從小到大,我們從未被教過如何擺脫他人的期待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書封上的這句話正是《無聲告白》的核心主旨。

可是,小時候的我們被父母期待,長大後又被伴侶、被社會觀眾期待。從小到大,沒有人教過我們該如何擺脫他人的期待。當初那些順從了父母,放下自己夢想的年輕人,長大後總是那麼容易悲傷,他們總是對自己不滿意,對自己的前路不確定。如果對長大後的他們再問一遍:“你呢,朋友們,你想要什麼?”他們依舊回答不出來。

擺脫他人的期待,是我們一生的難題。不管我們是小孩還是成人,不管那些對我們寄予厚望的人有多重要,我們有多愛他們,我們最終還是要學會愛自己,要為自己而活,否則人生就失去任何意義了。

那要怎樣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請大膽勇敢地為自己做選擇: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想做什麼,不想做什麼……雖然每一步都有可能很艱難,也有可能要付出你畢生的努力,但是你做的每一個選擇,都能讓你成為獨一無二的自己。

但願當你回過頭看到那個曾經蜷縮在角落裡的小小的自己時,能夠跑過去擁抱他(她),讚美他(她),謝謝他(她)一直咬牙的堅持和努力,讓你成為了現在的自己。

我是愛讀書的大翎,關注我的頭條號,一起來分享閱讀的樂趣。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