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疫情過後,這4種房子可能將要大漲,看看你的房子在不在裡面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很多人有了7*24小時在家的經歷。這一段特殊的時光,不得不讓人重新地審視自己的居住環境。

除了房子大,還有哪些購房因素值得考量?疫情過後,人們的購房邏輯獲將變化,這4種房子最可能要大漲。

一、優質物業

無物業、有物業、好物業的差別有多大?在這一次疫情中一覽無餘。

在這場戰疫中,從人員隔離登記,到公共空間消毒,再到特殊時期的業主服務,正是考驗社區物業管理及服務水平的重要關口。

好的物業,甚至貼心地為業主送上口罩等防疫物資,或是在小區廣播中提供"點歌服務",對比某些漫不經心的物業,高下立見。

住在這樣的小區,日常居住也更有安全感和舒適感,這類小區的價值將在疫情結束後被放大,其中的房子必將升值。

疫情過後,這4種房子可能將要大漲,看看你的房子在不在裡面


二、低容積率

容積率是指一個小區的地上總建築面積與淨用地面積的比率。很多人對這個拗口的概念不陌生,卻並不會將它列為主要考慮因素。

按照常規標準,一個良好的居住小區,高層住宅容積率應不超過5,多層住宅應不超過3,否則小區建築物就過於密集,往往存在樓間距過近、樓層過高、樓房過多等情況。

對於疫情防控來說,容積率高增加了住戶相互傳染的可能,存在潛在的風險。即使疫情過去,也影響居住舒適度。

疫情過後,容積率低的房子肯定會更受歡迎。

疫情過後,這4種房子可能將要大漲,看看你的房子在不在裡面


三、合理戶型的和動線

居家隔離?首先,需要確認家裡房子適合隔離。

如果家中功能分區不清、動線混亂,很難實現真正的人員隔離,徒增交叉感染的風險。合理的玄關是天然的消毒分隔區。當然,作為生活交集的重點區域,這時候,兩個衛生間的必要性就更強了。

此外,疫情最重要的三點,"出門戴口罩,回家要洗手,在家勤通風"。勤通風這一點,與戶型也密不可分。南北通透的戶型,可以保持空氣流通,更能保證家人的身體健康。

疫情過後,這4種房子可能將要大漲,看看你的房子在不在裡面


四、特別的空間

疫情期間,大家宅在家無法外出,格外體會到了家中有特殊空間的好處。

當買菜都是一件危險事,有個院子豈不是能自給自足?

當出門遛娃成了一種奢望,天台放風更值得擁有。

當大家紛紛曬出假期旅遊景點,大戶型中的陽臺峰、床頭山、書房博物館、衣帽間商場、浴缸湖,才能C位突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