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以新时代“雷锋精神”诠释发改力量

——平凉市发改委以高质量发展统领疫情防控和稳经济工作

中国经济导报、中国发展网记者王斌

这是一个被可怕病毒侵袭的春寒料峭时节,也是一个被无私奉献精神感动的阳春三月。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甘肃省平凉市发改委积极主动作为,制定全盘专策指向、推动审批贴心服务、做好开复工“督导员”、确保供应充足物价稳、谋划更高质量发展,以新时代“雷锋精神”诠释发改力量,既为疫情防控提供巨大助力,又为稳定经济增长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以新时代“雷锋精神”诠释发改力量
以新时代“雷锋精神”诠释发改力量

工人正在进行天然气支线管道焊接工作

以新时代“雷锋精神”诠释发改力量

蓝康公司口罩防护服生产线工人在加班加点

以新时代“雷锋精神”诠释发改力量

灵台邵寨煤矿工人在进行焊接作业

以新时代“雷锋精神”诠释发改力量

平凉灵华高速全面复工复产

紧密解读 制定全盘专策指向

2月14日,甘肃省出台《关于坚决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55条“硬核”新举措涉及有序组织实体经济复工复产、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培育新业态新消费等多个方面。

平凉市发改委敏锐洞察,第一时间结合平凉市实际,报请平凉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平凉市实施意见,从扶持产业发展、企业复工复产、降本减负、财税金融、援企稳岗等10个方面出台了48条具体措施,彰显了发改人的责任担当。

与此同时,又报请平凉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平凉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推动复工复产协调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脱贫攻坚暨农业农村、重大项目复工开工、工业生产复工复产、商贸物流恢复经营4个专责组,明确了牵头部门,靠实了工作职责。这些举措无疑为受疫情影响的当地所有企业打了一针“强心针”。

“一网通办” 推动审批环节贴心服务

制定了多项政策支持,疫情当前,如何让这些惠企举措落地见效是平凉市发改委考虑最多的问题之一。

先是全力保障服务企业开复工的要素需求,联合住建、自然资源和公共资源交易部门出台《关于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推行项目“不见面审批”的通知》,编制了《平凉市疫情防控期间投资项目网上审批办理指南》,公布业务人员手机号码,方便项目单位操作联系,并通过当地媒体、微信公众号广泛宣传推广,扩大政策传播面和知晓度。指导项目单位通过政务服务网实现项目网上申报、审批、出件“一网通办”,全面推行投资项目审批容缺受理、承诺制,进一步压缩审批时限,提升审批效率。

全市累计通过在线平台审批备案项目38项,蓝康公司医用口罩防护服生产线及改扩建、平凉工业园区医用一次性口罩原材料供应生产线、平凉工业园区智慧物流仓储装备关键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等24个项目已办结,14个项目正在抓紧办理。

协调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建立进场项目交易“绿色通道”,通过“视频会议+网上开评标系统”,对急需物资采购项目、市列重大项目和民生工程安排错峰交易,实行网上开标、阳光交易。目前41个采购项目或代建管理服务项目通过网上在线发布招标公告,9个项目通过网络视频完成开标交易,总交易额10446.68万元,市场需求驱动、发改部门服务的良性营商环境进一步增速提档。

专班落实 做好项目开复工“督导员”

伴随疫情形势趋于好转,平凉市发改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央省市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安排部署,全力推动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两手抓、两不误,及时召开全市发展改革工作会议,出台《关于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做好促投资相关工作的通知》,对疫情期间的项目审批、重大项目建设、项目申报、营商环境、民企帮扶等工作进行了详实安排。筛选确定全市重点投资清单项目440项,当年计划完成投资314亿元。梳理提出2020年市列重大项目51项,当年计划完成投资152.7亿元,占全年计划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的57.4%。

全面落实重大项目市级领导包抓推进工作机制,28名市级领导干部包抓推进51个市列重大项目,其中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包抓3个事关全市长远发展、带动作用强、推进难度大的前期重大项目,市人大、市政协主要领导各包抓1个投资额度大、拉动效果明显的重大项目,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各包抓2个重大项目,市人大副主任、市政协副主席各包抓1个在建项目。

继续推行“督促+服务+保障”为重点的三位一体工作机制,全面落实一个项目、一名包抓领导、一支服务团队的“三个一”工作责任制,以上率下带头推动重大项目落地实施。建立重大项目开复工管理台账和市发改委班子成员、县级干部项目开复工分县包抓责任制,对列入“三个一”包抓和投资清单的项目实行“日报告、周通报”制度。

目前,天然气支线管道、邵寨煤矿、智能终端光电产业园、引洮二期静宁城乡供水配套工程、彭大、平天、灵华、静庄高速、市体育运动公园、蓝康公司口罩防护服生产线等110个项目已全面开复工。

统筹调度 确保供应充足物价稳

疫情之下,作为民生保障之一的“菜篮子”足不足、好不好、稳不稳,成为老百姓最为关注的一个话题,涉及与“菜篮子”环环相扣的城市生活能源、消杀物资供给等全链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所在。

平凉市发改委积极响应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把保供稳价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全面落实保供稳价各项措施。牵头制定应对猪肉价格上涨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工作预案,及时启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联合民政、人社、财政、退役军人事务等部门,累计向优抚对象、城乡低保对象和城乡特困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发放价格临时补贴2115.3万元,有效缓解了食品价格上涨对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影响。全面建立应急监测机制,针对粮油肉蛋菜、调味品等生活物资和医用口罩、消毒液医疗物资等35种商品价格变化情况开展应急监测,同时一体监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重点超市、大型连锁药店物资供应情况,监测情况每日向省市管理部门进行报告,确保了市场物价稳定。

同时,紧盯疫情防控、居民生活等重点用能需求,统筹做好能源生产供应,协调电力、天然气供应企业加强医院、定点隔离酒店、疾控中心等重点单位用能保障。及时衔接工信、交通等部门做好电厂、供暖等重点领域的煤炭供应,科学组织煤矿复工复产,全市具备复工复产的16户煤炭企业,已复产14户。及时跟进甘肃蓝康公司电力设施建设和供电保障,目前该公司医用口罩、防护服生产线建成投产,为甘肃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物资保障。

专措推进 谋划更高质量发展

疫情来临,不少企业受到冲击,但转危为安只是一个时间问题。平凉市发改委从危机中寻求新机遇,做出新调整,谋划更多专措,积极推动平凉市在产业、社会、经济各方面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紧盯国家支持公共卫生、检疫防疫等领域补短板的政策导向,初步谋划储备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基础设施建设项目75项,总投资29.4亿元。积极申报防疫急需物资生产企业贷款需求,初步收集企业18家,贷款需求约4.52亿元。

紧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组织市直相关部门,完成了黄河支流高质量发展总体思路、水利建设和水土保持等9个专题研究,围绕水源涵养、生态修复、水土保持、水利建设、污染治理、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等方面,谋划黄土高原沟壑区“固沟保塬”综合治理、“一山两河”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中心城区泾河流域生态湿地修复保护、畜禽粪便收集及资源化利用等重大项目90项,概算总投资364.4亿元。坚决有力贯彻落实分区分级防控和精准复工复产的要求,保持工作不停歇,全力衔接推进平凉机场、平庆铁路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努力兑现平凉市委市政府为全市人民打通“交通堵点”的庄严承诺。

编者按:疫情带给我们一个重要启示,就是要将“高质量发展”思维贯穿社会运转和基层治理等多方面,这就要求政府职能部门进一步转变职能强化服务,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高效、完备的社会服务体系。平凉市发改委在疫情应对过程中,以新时代“雷锋精神”诠释的发改力量,无疑让我们看到了适应时代进步和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向往的可喜变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