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楊家7子都有後代嗎?

渋悳


楊家將有後代嗎?本劍仙小時候經常覺得自己是楊家將後代,舞刀弄槍。我想楊氏子孫多多少少都有這種想法吧,充滿自豪感,畢竟提起楊家將大家想到的都是滿門忠烈、忠肝義膽、精忠報國。

但是就算楊家將本身的故事是否真實都存在爭議,何況其是否有後代的問題了。先不管其故事是否真實,我們所熟知的也不過是楊家三代的故事。

1. 楊業:楊家家主

北宋楊業為了先後收復了雲州等多處失地,為宋朝的安穩和發展立下巨大功勞。

2. 楊家七子

長子楊延平遭遼兵萬箭穿心而死;二郎楊延廣遭萬馬踐踏而死;三郎楊延慶死在太宗御車下;四郎楊延朗遇鐵鏡公主死在陣前;五郎楊延德天竺學法終老此生;六郎楊延昭病死;七郎楊延嗣被宋軍射殺。

3. 楊文廣:六郎楊延昭之子

至於楊家將後代,後世中自稱楊家將後代的不在少數。

1. 《射鵰英雄傳》中的楊鐵心,

楊鐵心一套楊家槍法刷的不錯,可他是楊再興的兒子,而楊再興是岳飛旗下的一員猛將,後來與金國作戰時不幸中箭身亡。不然楊康也是了,那我們的過兒也是楊家後代了,連本劍仙都有可能了。

2. 《水滸傳》楊志

青面獸楊志要出來說話了。《水滸傳》中說的非常清楚,楊志是楊家將第四代傳人,而且說他是三代將門之後,五侯楊令公之孫,楊令公就是楊繼業啊,按照此說法,那楊志是名副其實楊家將後人了。可惜落草為寇,有損名節,本劍仙將他除名。

3. 山西省代堡村和鹿蹄澗村全村

此地村民都宣稱是楊家將後人,都有族譜為證,而且還經過楊氏專家考證。本劍仙覺得這個的可能性會大些。

總結

無論故事是否真實,無論是否延續後代,楊家將的故事應該被世代傳頌。

(本文圖片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私信刪除,感謝!)


劍仙楊十三


真正的楊家將只是楊家三代。 是指楊業和楊六郎以及楊文廣。楊業的死有人說是因為軍營主帥叫王侁嫉妒楊業屢立戰功卻又無才,挑選了一個不利作戰的時機硬要楊業帶兵出營,在接應的時候沒有耐心提早收兵,潘美也就是電視中的潘仁美在當時是一忠臣,他只是沒有強硬勸阻,所以導致了楊業孤軍受敵最終被俘。還有說其實最終原因是皇帝無能的錯誤判斷之類的,只不過沒人敢得罪他,就把罪過都算在了潘美頭上。但我想第一種真實點。因為楊業死後,歷史記載王侁被貶職,而潘美只是降職。而且,楊業在歷史上據說是絕食三天而死。歷史這東西,沒辦法考證,關於楊業的歷史記載其實也不多,效忠於北漢時被記載的是被宋軍首領大敗的記錄。

他兒子只有楊六郎。其實是老大。但因為遼國人迷信,說北斗七星中,第六顆星最克他們,而楊延昭又屢挫遼國軍隊,他們就稱為楊六郎。意為剋制他們的將軍。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正月七日,這個威震遼邦的愛國將領,滿懷憂忿心情死於高陽關副都部署任所,終年57歲。這一句是摘自楊六郎的百度百科。我知道就是他沒有電視劇演繹的其它兄弟死的那麼慘。

楊文廣是楊家將第三代,曾為范仲淹所擢用。但是貌似主要功勳在抗擊西夏。最後是病死的。

至於穆桂英什麼的都是編造出來的,但佘太君是確有其人。原名折太君,佘姓是後來說書人以訛傳訛,用了同音字所致。可能由於女性,雖是一國名將,但記載特別少。

雖然聽著都很可憐,但是他們的後代還是很多的。楊延昭貌似有三個孩子,楊文廣膝下共有四子,以小兒子懷玉最為出眾。但楊家將經常傳說的是楊宗保。這後面的我就不太瞭解了。但是可以知道的是由楊懷玉開始建立楊家祠堂,而他之後,慢慢各地也開始建立。


小紅的甜心


我們是東漢太尉楊震次子楊秉一支,屬吳王房,現居安徽六安椿樹一帶。對於楊家將後代,我搞不清楚。楊家將應是楊震少子楊奉一支,靖康之變後,翻過大巴山去往重慶方向。


用戶5140564272280


史書沒有詳細地記載。

史書上只記載著楊業的兒子有延玉、延朗、延浦、延訓、延環、延貴和延彬。楊延朗後改名延昭,楊文廣是楊延昭的兒子。楊文廣以班行討賊張海有功,授予殿直。後來與安撫陝西的范仲淹相遇,范仲淹在談話中發現楊文廣很有才能,就把他帶在身邊。楊文廣在河北、陝西邊境做過鎮守將軍。他鎮守陝西時,主要是防務西夏國對中原地區的騷擾 。

其實歷史上楊家將沒有楊宗保,也沒有穆桂英。但是的確有佘太君的存在,佘太君原名折太君,於後漢乾祐二年(949年)與楊繼業成婚。害死楊業的,應該是王冼,而非潘美。

在南宋初期,有大將楊沂中(後改名為楊存中),是宋高宗的寵臣,掌管禁軍,死後被封為“和王",監斬岳飛的就是此人。史書沒有記載楊存中與楊業的關係,可能只是同姓而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