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為什麼不能讓孩子養成尖叫的壞習慣?

街角在-等待


因為不分場合的尖叫讓家長很沒面子,讓別人很討厭,感覺孩子很沒素質,自然也可以推斷出家長沒教育好孩子。所以為了自己,也為了孩子,一定要提醒孩子儘量不要大聲尖叫,特別是在公共場合更要嚴加制止!


阿文閒話


你好,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為什麼不能讓孩子養成尖叫的壞習慣?

第一,你怕不怕吵?
第二,公共場所禮儀你注不注重?
小時候的我在家裡是山大王,家裡侄子侄女眾多,晚上聚在一起守著唯一的電視機,這時我手中都會拿一個棍子,誰敢在看電視的時間說話,我會給他當頭一“棒”!!我個人從小喜歡安靜,家人也都沒有大聲說話的習慣。



公共場所禁止大聲喧譁!我直接對孩子說“不可以”“公共場所要保持安靜”“噓”,孩子的言行舉止映射著父母的品行。
一個大人的智商“幹”不過一個小孩子?自己孩子的興趣愛好應該知道吧,轉移他的注意力,給他正確的指導。


變形金剛變身


不少爸爸媽媽看到孩子老是愛尖叫頭疼不已。有時,安靜的家裡,突然傳來一聲尖叫,“那是寶寶的聲音!”爸爸媽媽還以為發生了什麼事,急吼吼地跑過去一看,寶寶仍自得其樂地玩著玩具,安然無恙,弄的爸爸媽媽哭笑不得。

也許,一次兩次,還沒什麼;但次數一多,爸爸媽媽不僅為這些噪音感到心煩,也不免有些擔心:我的寶寶會不會有什麼問題?

其實,寶寶尖叫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有的情況下是很正常的,根本不需要擔心;有的情況下,是有些問題的,需要爸爸媽媽正確的引導,或者是需要重新思考一下自己的教育方式。

比如年幼的孩子容易激動,做一個好玩的遊戲,看一段有趣的動畫片,都能讓孩子興奮不已,有些還會大聲的尖叫。

其實像這種尖叫只要不影響到其他人的工作休息,爸爸媽媽就不應該制止。這是孩子表達興奮情緒的一種方式。正確的表達自己的情緒,是每個孩子走向社會化的重要一步。如果,這些興奮的情緒一直被壓制著,孩子一旦習慣了這種壓抑方式,會使孩子無法正確的表達各種情緒,甚至對各種新奇的事物缺少好奇心!

但是像有些情況就要引起爸爸媽媽的注意了,要及時糾正!很多爸爸媽媽回家後,忙於自己的事情和家務,根本沒有時間去注意孩子。所以孩子有時只能用尖叫等行為來引起爸爸媽媽的注意。

這個時候,各位爸爸媽媽們,不管你有多忙,回家後請一定要抽空陪孩子玩一玩,看看電視。孩子的成長需要別人的關注,更需要他們心目中重要人的關注,這些重要人就是爸爸媽媽。當孩子由於缺少關注,而發出尖叫時,爸爸媽媽就應該想一想:自己是不是沒有給到孩子足夠的關注了。

所以面對孩子生活中的各類不同的尖叫表現,爸爸媽媽就要細心觀察,區別來對待了,只有這樣才能陪伴寶寶快快樂樂的共同成長!



瀏陽木頭哥


為什麼不能讓孩子養成尖叫的壞習慣?

孩子尖叫,無論是表達憤怒,還是表達興奮,都應該及時制止。因為尖叫是孩子表達情緒的一種方式,但不是正確的表達方式。

1.影響喉嚨聲帶,尖叫過後容易引起劇烈咳嗽。

寶寶尖叫,特別是竭斯底裡地尖叫,全身力量集中在喉嚨上,尖叫過程臉紅脖子粗,尖叫過後聲音啞,嗓子痛,咳嗽等。孩子不懂怎麼表達極度興奮或者憤怒的情緒,通過尖叫吼出來,這樣影響寶寶喉嚨發育。保護孩子的嗓子就別讓孩子養成尖叫的壞習慣。


2.尖叫不是表達情緒的唯一方式

情緒有高興、低落、興奮、憤怒等,同樣的,表達情緒的方式也有很多:可以拍拍手掌可以唱唱歌可以跳跳舞來表達高興的情緒。所以對媽媽表達憤怒可以叉著腰對媽媽說我很生氣;可以扭頭不理人對媽媽說我很生氣;或者說不可以怎樣怎樣來表達憤怒;但是不要讓尖叫成為表達憤怒的主旋律。

最後,寶寶尖叫,不僅對寶寶健康不利,還可能影響寶寶情緒管理,所以別讓孩子尖叫養成習慣。


三水成淼


孩子尖叫,很多情況下意味著不配合。如果習慣養成,以後可能遇到不順心或者不滿意的事情,都會拒絕和談,以我不聽我不管收尾。



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父母要學會培養孩子的社會能力,教會孩子正確處理和同學,家人,朋友之間的問題。

首先要學會傾聽孩子感受,當孩子尖叫時,肯定是心有不滿。我們這時候需要的不是訓斥,而是鼓勵他說出自己真實的感受和想法。


其次是引導孩子自己解決問題。我們要告訴孩子,尖叫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利用角色扮演的遊戲,陪著孩子一起想辦法,鼓勵孩子想除了尖叫更好解決問題的方法。

就像孩子出生的時候,之所以餓了就哭,要玩具了就哭,不開心了也哭,不是因為他生來就作,而是除了哭,他不知道其他方法來解決這事。所以教會孩子,培養社會能力,是我們身為家長需要做的事情。


龍門三言


現在熊孩子吵鬧尖叫是熱議。我自己也是做母親的,一直都在教育孩子公共場所不能大聲喧譁,不能打擾到別人。遇上熊孩子尖叫是非常讓人頭疼的事,但熊孩子的本質還是在父母。


事件一:

一孕婦因受不了鄰桌孩子不停的吵鬧,一氣之下將剛出鍋的麻辣燙潑在了幼兒的身上,造成孩子多處燒傷。

事件二:

一輛途經嘉興南站的高鐵上,有幾個孩子在車廂不停地吵鬧,家長們也在一旁自顧自地高聲聊天,有位男士實在受不了,就提醒小孩的家長,讓他們管一管。但沒想到孩子的父母火氣很大,最後還動手打了這位男士一耳光,導致男士左眼眼球出血。

有些家長總以為孩子小,不懂事,還有的家長本身就是非不分,沒有教養,甚至有的家長覺得孩子小,不能壓抑他的天性,放任孩子吵鬧不管,試問誰來為“熊孩子”受傷事件買單?


熊孩子的問題,孩子是表象,父母才是問題根源。有的父母說髒話、打麻將,他的孩子也會耳濡目染的學,有的父母溫文爾雅,他的孩子也是有禮貌、懂規矩,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深刻影響著孩子。

孩子雖小,但總有一天他會走向社會,如果你現在不教育孩子,那麼總有一天會有人替你惡狠狠的教育他。

如果孩子吵鬧尖叫不停,父母可參考以下兩點:

1.出門前帶些孩子愛吃的零食、喜歡玩的玩具、漫畫書等。讓孩子有玩的吃的就不容易吵鬧不休了。


2.利用身邊一切事物轉移注意力。

有次我帶著兩歲的兒子去餐廳吃飯,吃到一半他就坐不住了,開始吵鬧唱歌,我知道跟他說安靜他也不聽,於是拿起餐巾紙給他疊飛機玩,瞬間他就安靜下來,目不轉睛的盯著我的手看了,其實有時教育孩子方法很簡單,只要父母肯用心。



孩子就是一張白紙,你要教他勇敢面對錯誤,而不是教他撒潑打滾,侮辱暴力他人。沒有哪個孩子生下來就討人厭,也沒有哪個孩子生下來就知道是非對錯。

正如作家連嶽所說:

為什麼要教育孩子有禮貌,不可侵犯他人?因為這會讓他生活的比較安全。他出門不會惹麻煩,更不會去挑釁力量遠勝於自己的選手。

父母愛孩子是人之常情,但縱容不是愛,讓他有教養、有獨立生活的能力,光明磊落的活在這個世界上才是對孩子真正的愛。


豆樂寶媽育兒


哈嘍您好,我是綺綺媽媽,很高興對您解答,希望我的解答對您有所幫助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80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2663c0181a25443dbd51a6cae524d5a6\

綺綺媽媽


我家是孩子爸喜歡在家裡發脾氣,大聲的吼和說話,脾氣暴躁,孩子三歲,就愛尖叫,說是學他爸發脾氣


明天更好107063766


你愛聽,別人不愛聽!


手機用戶3926283459


首先,這一行為肯定會影響到周邊的人,誰都不喜歡聽到噪音

其次,這種行為的縱容,會讓孩子覺得這招好用,以後遇到不滿就這樣反應

最後,具有這種行為的孩子,說明家長管教不足,是一種丟人的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