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4 納博科夫《普寧》,一個流亡教授的故事

《普寧》(一九五七年)是俄裔美籍作家弗拉基米爾·納博科夫在那部著名的《洛麗塔》(一九五五年)之後所創作的又一部重要的長篇小說,書中情節的年份和寫作的時間十分接近。

納博科夫《普寧》,一個流亡教授的故事

《普寧》中譯本

小說共分為七章,講述一個流亡教授的故事。主人公鐵莫菲·普寧教授,一八九八年出生於俄國,在布拉格接受高等教育,後在巴黎生活了十五年,一九四五年起在美國溫代爾學院(與真實的康奈爾大學讀音相似)教俄語,身處異鄉,性格孤僻。小說從一九五〇年(即他五十二歲時)講起,到他執教的第十個年頭(一九五四年)結束,這些也就是第一至第六章的內容。

最後一章,敘述者現身自述他與普寧的淵源關係(有點詭異的是,普寧對他們曾經的交往並無印象),回顧了普寧的一些往事。而這個“我”正是小說第六章第一節提到的過來取代普寧職位的那位“了不起的英俄混血的作家”,而他所記述的普寧的事蹟,則是由爭取他來溫代爾的英語系主任傑克·考克瑞爾所描述。

《普寧》顯然帶有不少自傳的成分。從處女作《瑪麗》開始,納博科夫就已喜歡把自己的特徵賦予給小說的主人公(類似的還有《榮耀》、《天賦》等),但又刻意給人制造似是而非之感。

這位普寧教授,多少和納博科夫有相似之處,例如流亡的身世,而生理上最明顯的是禿頭。另外,普寧講課緊張的神態、使用卡片寫作的習慣等,都是和納博科夫如出一轍的。至於普寧對《安娜·卡列尼娜》的解讀,如小說裡時間線索的編排、對網球的描寫等,則是納博科夫在大學課堂上講解過的(參見《俄羅斯文學講稿》)。——納博科夫的研究者們在這方面無疑要挖掘得更深,特別是書中溫代爾學院各個語系的鬥爭和現實中納博科夫教學生涯的聯繫(納博科夫應是有所影射和諷刺的)。

當然,值得一提的是,納博科夫在講授普魯斯特《去斯萬家那邊》時就已經說過:“將來如果有那麼一天,我要以回顧的形式去寫康奈爾大學時,它也將會成為一個幻想……”(參見《文學講稿》)這些回顧在他的最後一部完整的小說《看,那些小丑!》中也有涉及。

順便提一下,第三章第六節中,普寧認為莎士比亞的《哈姆萊特》俄譯本比原著精彩,不僅是譯註所說的“俏皮話”,其實也是暗諷康拉德,因為康拉德恭維過一部《安娜·卡列尼娜》(納博科夫最推崇的小說之一)的譯本而否認原作,故此納博科夫憤而說過不會原諒康拉德之類的話(參見《獨抒己見》、《俄羅斯文學講稿》)。

-THE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