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杜甫“二叔”的傳奇:十三歲少年報父仇孤身刺殺朝廷命官

“初唐四傑”的排名問題,最早出現在一篇“祭文”中,作者就是那個有“奪詩殺人”嫌疑、卻一直無法定罪的“奴才文人”宋之問。

果然是無聊之人為無聊之事。

杜甫“二叔”的傳奇:十三歲少年報父仇孤身刺殺朝廷命官

唐·李昭道·《明皇幸蜀圖》(局部)

“奴才宋”在“祭文”中說:

後復有王、楊、盧、駱……王也才參卿於西陝,楊也終遠宰於東吳,盧則哀其棲山而臥疾,駱則不能保族而全軀。”(1)

把“四傑”逐一“諷論”一番。

像宋之問這種貨色,就是閒得蛋疼,沒事兒找事兒。你寫祭文就寫祭文,非得把已經埋在土裡的幾個死人拉出來一起烘托氣氛,有意思嗎?

“奴才宋”這篇“祭文”的寫作時間是公元708年(唐中宗李顯景龍二年),躺在墳墓裡聽他念“祭文”的人名叫“杜審言”,這年剛剛“翹辮子”。

杜甫“二叔”的傳奇:十三歲少年報父仇孤身刺殺朝廷命官

唐·李思訓《江帆樓閣圖》

獨有宦遊人,偏驚物候新。

雲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

淑氣催黃鳥,晴光轉綠蘋。

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

這首詩是杜審言四十多歲時的作品。(2)

說到“杜審言”,大概知道的人並不太多,但這貨有個家喻戶曉的孫子--杜甫。後世都把杜甫叫“老杜”,以區別杜牧的“小杜”。按這個邏輯,杜審言姑且可稱為“老老杜”。

老老杜中過進士,當過幾任小官,善寫五言詩,還算有點小才,也名聲在外,但這貨有個毛病特別不好:經常覺得自己特了不起,整天牛皮哄哄,自戀到走火入魔的程度。

寫這首詩時,老老杜正在江陰任職,地僻位低,按這貨一貫自命不凡、自視甚高的熊樣,當然感到委屈、不滿意,因此流露宦遊在外、思歸不得的情緒。詩中情景交融,平心而論,寫得挺不錯。尤其中間兩聯對仗工穩,已是唐律的具體。元人方回在《瀛奎律髓》中說:“律詩初變,大率中四句言景,尾句乃以情繳之……審言於少陵為袓,至是始千變萬化……”,確當。

杜甫“二叔”的傳奇:十三歲少年報父仇孤身刺殺朝廷命官

唐·李昭道《春山行旅圖》

但老老杜最“可圈可點”之處,卻在於他有一雙好“兒孫”。

杜甫有個二叔叫“杜並”(3),從傳統意義上講,他是個大“孝子”;但換個角度看,這就是個目無國法、為報私仇不顧生死的“愣頭青”。

這話還得從老老杜遭遇的一次“生死危機”說起。

武則天聖歷二年,也就是公元699年,老老杜在吉州任司戶參軍,得罪了司馬周季重和員外司戶郭若訥,這倆貨聯合起來告狀,硬是把老老杜給整進大牢了。周、郭還琢磨:乾脆藉此機會,再多羅織些罪名,或想啥辦法,弄死這個特別特別討厭的球貨得了。

這天,周季重請客吃飯,不知不覺喝高了,迷迷登登,看到有個十幾歲小男孩在眼前一晃,趁人不備,從袖子裡掏出把匕首,“噗”就給了一下。

這一幕來得太突然,等眾人反應過來,周司馬也被捅得剩不到半條命了。竟敢懷刃入府刺殺司馬大人,這還得了?於是大家一擁而上,不問青紅皂白,把行刺之人殺掉。

可這位周司馬也不行了,臨死前才搞明白:原來刺殺自己的小男孩,就是剛剛被送進大牢的杜審言次子杜並。

周季重那個後悔啊,很感慨地說了一句話:

“我不知道杜審言還有這麼個孝子啊。郭若訥你太特馬坑人了啊。”

說完就斷氣了。

杜甫“二叔”的傳奇:十三歲少年報父仇孤身刺殺朝廷命官

《大周故京兆男子杜並墓誌銘並序》碑文拓片

杜並時年只有十三歲。

這時候杜甫還沒有出生,也不知老杜長大後知道了二叔這種行為,作何評價。

但事件發生後,立馬就有不少人寫文章悼念杜並,就連老老杜自己也覺得,有這麼個兒子光彩啊,於是也親自寫祭文。

在當時的社會風氣下,杜並刺仇被視為一種“孝行”、受到“英雄”般的禮遇是很正常的。然而,周季重是死了,但那個姓郭的始作俑者卻沒啥事兒,報仇也只能算報了一半,而且以付出自己的生命,這代價是不是太大了?且就算報仇,方法也不只這一種吧。

杜甫“二叔”的傳奇:十三歲少年報父仇孤身刺殺朝廷命官

杜並以自己的命換回老爹一條命。之後,老老杜出獄,但因兒子刺殺朝廷命官,自己也脫不了干係,所以被免去一切官職,白衣之身回到洛陽。

然而杜並之死並沒能讓老老杜變得謙虛謹慎。這貨還是從前一樣德行,繼續“矜誕”,繼續作“自戀狂魔”,繼續說話做事不著調。

有一種人,轉過身去,就忘了曾經的痛。

杜審言就是如此。(4)

杜甫“二叔”的傳奇:十三歲少年報父仇孤身刺殺朝廷命官

註釋:

(1).《祭杜學士審言文》

(2).《和晉陵陸丞早春遊望》,據周嘯天主編商務版《唐詩鑑賞辭典》,杜作此詩時年紀在四十四歲左右。

(3).杜審言四子,長子杜閒(杜甫父),次子杜並,三子杜專,四子杜登。

(4).杜並復仇刺周事件見於新、舊《唐書》《大唐新語》等,唐蘇頲撰《大周故京兆男子杜並墓誌銘並序》中,“周季重”亦作“季童”。

杜甫“二叔”的傳奇:十三歲少年報父仇孤身刺殺朝廷命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