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代表委員聚焦“禮讓斑馬線”人文明,則城文明

代表委員聚焦“禮讓斑馬線”人文明,則城文明

資料圖

一個現代城市的文明,體現在細微之處。這種城市文明應經得起端詳,也經得起感受,更經得起考驗。

大時代與小日子之間,總有著同頻共振的命運關聯。“規則義烏、義行天下,”這是義烏對文明創建的真情告白。這兩年,我市從最細微處入手,一件一件抓,一批一批幹,在解決問題中推動改變和改革。這其中,“禮讓斑馬線”便是其中之一。

“變化很明顯,斑馬線前禮讓已逐漸成為很多人的一種習慣。”“現在‘車讓人’做得還可以,但行人的素質不一,在斑馬線上駐足聊天、打電話等不文明行為並不鮮見。”對於義烏市在推進“禮讓斑馬線”中的努力和成效,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們給予高度認可,針對仍存在的一些不文明行為,則提出個人看法和建議。

“文明禮讓是相互的”

2018年上半年的某天,在江東路雞鳴山公園路段,一輛貨車途經斑馬線時沒有禮讓,直接撞上了一名過馬路的行人,後者送醫院後經搶救無效死亡。

2018年下半年的某晚,中心醫院斑馬線前,一位車主在斑馬線前停車並打起了“雙跳”,隨後從車上下來,將一名坐在輪椅上的女孩推過了斑馬線,全程車主都用身體護在來車方向。

從不禮讓到禮讓,從悲劇到暖新聞,這是義烏“馬路文明”蛻變的一個縮影,更是和諧社會的一個動情展現。這種變化的背後,不是一個人或是一個部門的付出,而是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從2018年3月份起,一場“禮讓斑馬線、文明我先行”的全民行動在我市拉開帷幕——市級班子領導率先垂範,黨員幹部帶頭承諾,公交車、出租車樹立標杆,私家車逐步被感染,“車讓人,人快走”已成為義烏街頭的一道美麗風景。

“觀察一個城市的文明程度,交通秩序是很直觀的窗口。斑馬線上進一小步,社會文明進一大步。”人大代表葉豐君表示,很多行人對“禮讓斑馬線”認識不足,覺得這是機動車的事,任何情況下只要行人過斑馬線車子都必須停下來讓行。於是,就有部分行人過斑馬線時不管不顧,即使紅燈也是照走不誤,耽誤機動車的正常行駛,造成交通擁堵。“文明禮讓是相互的,車讓人的同時,行人也要快速通過斑馬線,不要邊走路邊低頭玩手機。”這是她的觀點。

“車讓人,人知禮”

“篁園市場門口那條斑馬線真‘難’開,過往的三三兩兩行人不斷,眼看著前面沒人了,車子剛起步加速,一側忽然會竄出個人小跑過馬路,嚇得連忙踩剎車,還好後面車子跟的不緊,否則肯定被追尾。”

“江東路中心醫院門口那條斑馬線也差不多,行人、電瓶車不斷,有的走得慢悠悠,有的邊走邊打電話,有的碰見熟人就停下來聊幾句……”

午餐休息時間,幾位參加兩會的工作人員在閒聊。“車讓人,人知禮。”有識之士指出,在大力提倡禮讓行人的同時,行人應該尊重這份“禮讓”,迅速通過斑馬線。

“行人過馬路絡繹不絕,時間一長,慢慢地就造成了機動車擁堵。”對於以上幾處市民議論的比較多的斑馬線,政協委員羅白翎深有體會。為此,她建議在中心醫院、篁園市場附近這些行人通行頻繁的路口增設交通信號燈,指引機動車和行人有序通行。

“要樹立車輛禮讓行人,行人快快走的理念。”她說,車輛禮讓行人當前在我市已蔚然成風,與此同時,最好組織人員引導行人有序通行。尤其在學校等通行高峰期顯著的路口,可以組織家長志願者在上學、放學高峰期進行有效引導,有效緩解周邊車輛通行壓力。

禮讓斑馬線,是一條法規、一種美德,也是一道“文明考題”,折射出一座城市的人文素養。當前,仍有不少駕駛員的自覺禮讓行為並未完全養成,尤其到了晚上,“車不讓人”現象在一些路段時有發生。採訪中,有代表、委員建議在文明勸導的基礎上,進一步改進晚上斑馬線交通信號指示系統,如指示燈、行人過街提示器等。同時,通過提升硬件設施和完善制度建設,從駕駛員與行人兩方面入手,共同完成斑馬線上的文明建設。

(原標題《代表委員聚焦“禮讓斑馬線” 人文明,則城文明》,原作者林曉燕。編輯樓菲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