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淥口:拓展服務功能,建好用活村級綜合 服務平臺

近年來,淥口區認真貫徹落實省委加強基層建設1+5系列文件精神,持續推進基層陣地建設,充分管好用活村級綜合服務平臺,把最敞亮的地方留給群眾,把最好的服務帶給群眾,將村部打造成人氣最旺的地方,進一步提升了基層群眾的生活幸福感。

優化服務場所,讓功能定位全起來。落實“統一標識、統一外觀、統一機構門牌、統一服務窗口、統一宣傳欄目”要求,區財政投入專項資金5000餘萬元,新建村級綜合服務平臺44個、改擴建和維修95個,基層陣地面貌煥然一新。一是黨味更濃。把凸顯紅色“黨味”放在第一位,強化村部政治功能,將村部打造成基層黨性教育基地。按照支部“五化”建設標準,打造規範化黨員活動陣地,滿足黨員組織開展活動需求。在村部外牆正上方懸掛黨徽標誌,以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十九大精神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內容繪製黨建紅牆,讓人一眼就能看出這是黨的陣地,感受到黨的形象、黨的氛圍和黨的存在。現在,紅牆、紅瓦、白線條,已成為我區村級綜合服務平臺的特色標誌,在基層陣地建設中描繪出一條“風景線”。二是功能更全。推行一平臺五中心N站室為主要內容的“1+5+N”服務模式,將黨員服務中心、綜治(網格化管理服務)、便民服務中心、議事服務中心、文體服務中心5箇中心和金融服務、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村民議事堂、便民書吧等N功能站室整合到村級綜合服務平臺,實現金融、電商、供銷等8類服務資源下沉,真正把服務延伸到群眾家門口,做到小事不出村。三是服務更優。強調村級綜合服務平臺的服務屬性,提供舒適化服務,打造基層“群眾之家”。便民服務大廳規劃建設面積達50㎡以上,內設有服務工作臺,配齊等候椅、服務指南等設施。村級綜合服務平臺網絡全部進行光纖改造,大功率無線WiFi免費向村民開放,大廳內設書報雜誌閱覽處,給群眾提供辦事休閒場所,讓群眾辦事更舒心。

創新服務方式,讓信息數據跑起來。堅持按照“資源下沉、服務前移、凝聚人氣”的工作思路,以現代信息技術為支撐,著力打造“互聯網+智慧農村”綜合服務體系。一是服務系統信息化。依託“智慧淥口” 信息平臺項目建設,上線運行數據互通互享的“兩平臺、三中心、五應用”及智慧淥口APP,兩平臺即城市管理信息平臺和公共服務信息平臺,三中心即大數據運營中心、網絡安全中心和網絡融合中心,五應用即“互聯網+網格化管理”“互聯網+政務服務”“互聯網+應急聯動”等5個具體應用,並將終端全部接入到139個村級綜合服務平臺,實現平臺同網同步、數據共建共享。二是辦事流程簡單化。依託村級綜合服務平臺,推動“最多跑一次”改革重心下移,對行政審批事項、公共服務事項進行重新梳理和流程再造,共梳理事項1063項,含“最多跑一次”事項866項,下放到村(社區)辦理的行政審批事項和公共服務事項47項,實現辦理時限普遍提速50%以上,與群眾密切相關辦件量大的事項提速達80%。三是自助服務智能化。為每村配備一臺便民自助服務一體機,推行“互聯網+服務”模式,群眾可通過門戶網站、手機APP或便民服務中心自助一體機,對110個行政審批和公共服務事項進行網上申請辦理和查詢,實現“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同時,群眾在辦理一次事項後,相關數據信息進入“智慧淥口”大數據中心,今後再次辦理無需重複提交資料,做到“一次提交,多次使用”。

提升服務成效,讓群眾評價好起來。依託村級綜合服務平臺,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範作用,集中力量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一是鎮村幹部駐點辦。全面推行“聯合辦公日”制度,聯點鎮幹部、村幹部每週二在村部進行集中辦公,黨員幹部主動亮身份,公開“您有困難找我們、您需要代辦服務找我們、您需要諮詢政策找我們”的服務承諾,實行全程為民代辦服務,讓群眾不出村就能辦理各種便民服務。每月15日,圍繞區委中心工作開展“主題黨日”活動,組織動員廣大黨員在抗洪搶險、扶貧攻堅、項目建設、徵地拆遷、整治土坯房等中心工作中模範帶頭。二是幹部走親上門辦。大力開展“網格走親、黨群同心”大走訪活動,組織動員全區111個責任單位進駐139個村(社區),9015名黨員與96632戶老百姓結成“親戚”,重點做好政策宣講、調查研究、排憂解難、經濟發展、文明鄉風、平安創建、環境整治、應急處置等8類服務事項。發放11萬本《惠民政策一本通》小冊子至每家每戶,系統、簡潔地向群眾宣傳各項惠民政策,讓政策曬在陽光下,把服務送到群眾家門口。三是特殊群體貼心辦。對於貧困戶、低保戶、五保戶、孤寡老人戶等特殊群體,由走親幹部和網格員重點加大走訪力度,做到傳統節假日必訪、生日必訪、生病必訪,點對點、心貼心提供服務。比如,區政府辦幹部包達聯繫了殘疾人戶,瞭解其基本情況後,主動聯繫有關部門為其辦理了殘疾證,併為其家人免費治好了多年的白內障。通過紮紮實實抓服務,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不斷提升,2016年至2018年,淥口區綜治民調考核連續三年獲評省先進,連續三年保持全市第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