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5 “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能对美元霸权形成多大的冲击?

据新华国际报道,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日前表示,马来西亚、伊朗、土耳其和卡塔尔考虑在多边贸易中使用黄金结算和以物易物方式,对抗今后潜在的经济制裁。

由于美国的长臂管辖,美国会时常利用其国际支付体系的霸权来要挟与制裁其他国家,这给全球很多国家的经济、国际贸易、国际支付与资产安全等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所以全球去美元化的倾向近年来明显增加,如俄罗斯、德国等国家召回寄存在美联储的黄金储备、中国等央行增持黄金储备、多国消减美国国债、欧盟等加快支付体系建设、非美国家增加货币互换等等这些现象都是比较清晰的去美元化现象。

当前美国的银行清算系统在全球银行清算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其中,Fedwire(联邦储备通信系统)和CHIPS(纽约清算所同业支付清算系统)是支持美元全球清算的两大主要大额支付清算系统,除完成银行间资金转账和清算之外,这两个系统还共同维系着美元的国际货币地位。所以国际支付主要被美元所控制,这就令美元对国际大宗商品具有定价权。


“以物易物”的交易方式,能对美元霸权形成多大的冲击?

因此各国之间的贸易不管是商品定价还是国际支付都会受到美国的严重干扰,并且容易遭受美国经济制裁,正因如此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才会做上述的表示,试图通过黄金以及以物易物来绕过美国的长臂管辖。

虽然马哈蒂尔的表述有一定的原因与逻辑性,但是这样的贸易方式并不会给美元造成太大的冲击,这是因为以物易物存在很大的局限性。

从货币功能的角度来说,在产品和服务交易中所花费的时间被称为交易成本,而在易货经济中,人们必须实现“需求的双重吻合”,即人们必须找到拥有他们所需要的产品和服务的人,并且这个人正好还需要他们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必须有彼此的需求才能交易,因此交易成本相当高。

譬如马来与卡塔尔交易,双方首先必须有彼此需求的商品才能互换,不然就无法交易,但是这样的交易会严重制约经济的发展,将大大降低了经济效率。而货币出现的原因之一恰恰是为了解决交易的多向性与自由选择的问题。

因此以物易物在现代的国际贸易中占比必然是非常低的,以物易物这样的贸易方式有很大局限性的,对美元的冲击力并不大,更难以冲击美元霸权。

真正冲击美元霸权的方式当前来看主要有以下一些方面:1、国际新支付体系的建立;2、各国下调美元储备与美元国际支付;3、减少出口美国商品;4、加强非美国家之间的贸易与货币互换;5、俄罗斯等石油输出国冲击石油美元体系;6、加强非美国家的国际性金融市场建设;7、改革国际货币体系;8、限制美元输入额度等。(本文系馨月说财经原创文章,抄袭必究,转载请注明作者及来源于头条号馨月说财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