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攝影,是應該守規矩還是不守規矩呢?你怎麼看?

柳侍墨


這個問題讓我想起來小時候學寫字的時候,老師都是要求我們要一筆一劃、橫平豎直的寫,甚至連筆順都不能錯。

到後來學習造句也是一樣,要了解主謂賓和定狀補等相關語法以及比喻、擬人、排比等修辭手法。


可是到了中學以後老師就不這麼要求了,你寫的文章主題明確才是最關鍵的,至於文字能讓別人看得懂就行。

其實這個和攝影的規矩是一樣的。我們剛開始學攝影的時候就是要按照前輩們總結出來的這些規矩來練習。


但是等到你完全掌握並能熟練運用的時候,就可以隨意的發揮了。其實攝影很多地方和文學更相似。都是要主題明確,只是運用的語言不同而已, 表達方式不同罷了。

但是切忌不要著急,一定要一步一個腳印的紮紮實實的把基本功練好。還沒走穩呢就不要跑,否則栽跟頭的還是你自己。


還是那句話,步子大了容易扯到淡。


手機攝影手冊


攝影,是應該守規矩還是不守規矩呢?你怎麼看?


攝影,是應該守規矩,也應該不守規矩。

有人說你這不是在講繞口令麼?

還真不是。

守規矩與不守規矩,是要因人而異的,不能一概而論啊。

規矩是人定的,也是人來打破的。

但是有個前提:你得先熟悉了規矩,再修煉到有能力改變規矩,才能去打破規矩。

攝影中的規矩有很多,我僅以構圖舉例。

構圖有很多經典的“規矩”,都是無數攝影前輩們的經驗總結。

如果是攝影小白,確實是應該先規規矩矩地從這些精典的構圖模式學起。

比如三分法啦,比如九宮格啦,比如各種圖形構圖啦……

因為小白對於攝影是什麼,怎麼才能拍出來好看的照片……這一系列問題還沒有一個系統的概念,所以,按照前輩的總結,學習前輩的經驗,無疑是最容易也最能在短時間內快速提升自己的好辦法。

當攝影小白對於攝影形成了屬於自己的獨特認識的時候,有能力不再“人云亦云”的時候,就可以試著打破規矩。

這個時候就不一定要每張照片都按照固定的構圖模式來拍攝了。也可以試著自己“創新”。

只要你覺得拍的照片,看上去很舒服,就行。

文無定式。

我是柳侍墨,悟空問答的“優質提問官”就是我!

我是個傳說……(⊙o⊙)…

我喜歡把攝影軼事寫成段子,讓你們開心是我最大的快樂!

希望您也可以喜歡我!

時不我待,快點來關注我吧!

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您點贊、轉發~~


柳侍墨


守規矩,必須守規矩。所謂“法無定法”,並非不守規矩,只是不拘泥某種規矩,但仍有一種規矩在支配者人的審美視點。這樣的規矩即是經過前人的大量經驗在後世所普遍認同的即為“規矩”。你可以選擇這種“規矩”,也可以選擇那些“規矩”,就是不能脫離某種“規矩”。

萬變不離其宗,攝影是帶著腳鏈跳舞的藝術。必須在遵守規矩的前提下拍攝,攝影,絕不能不遵守基本的視覺“規矩” 和構圖法則!

攝影不是瞎拍,都是有一個基本的創作規律存在——為什麼許多人都認為這樣或者那樣的藝術作品是美的!是因為這種美是成文的而為世人所認可!

就好比雕像斷臂維納斯,這尊雕像既有一種莊嚴美、含蓄美,又有一種韻律美,人體曲線完全符合黃金比例,而這個比例觀念也是人類的共同審美規律。或許斐波那契數列在被斐波那契發現之前,世人皆意識到斷臂維納斯的比例美,可是雖然冥冥中意識到這種美,但這種美卻無法表述。而雕像的創造者也不一定能表述這種比例美,因為他根本不知道斐波那契數列跟黃金比例存在著的關係!

所謂的打破規矩,也只是在打破世人的審美習慣(不然也不會有審美疲勞這一說),讓世人覺得,原來這也是美的!但攝影本身就一定要按“規矩”進行拍攝!

還有一種情況,一些作品是美的!但有些人的審美水平不到,無法欣賞一類作品而已!就好比以前我在讀伍爾夫、福克納和普魯斯特這幾位意識流大師的作品!當時我是慕名拜讀的,因為這幾位皆為世界級的大家所推崇,我也想知道,除了他們所說的開闢了一種寫法,這幾部作品到底好在哪裡,我第一次讀的時候,真的!剛讀幾頁,我就被氣得急火攻心,就差把他們的著作衝進下水道了!我在想:這什麼垃圾作品,除了自己想的那點屁事,都不知道在說什麼!這也能稱為著作,那我早就成為大師級的作家!可再過幾年,我自己也開始寫作的時候,有一段時間,找不到突破口,當我走進圖書館想尋找一些靈感時,無意中翻看了伍爾夫的《到燈塔去》、《海浪》和她散文集中的一篇文章《牆上的斑點》,我才開始理解,為什麼那些文豪都推崇這些作品,因為他們不僅開闢了一種寫法,讓作家的創作更隨心所欲——別看意識流的作品都是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類似於囈語的創作手法,但內在的結構非常嚴謹——迴環閉合——從開始到一點思緒出發,到結尾再回到開始到一點思緒!

對我來說,簡直就像是在聽一場交響樂!太美妙了!我第一次覺得這種寫法真的是太美了!而且我還意識到——小說不一定是在寫故事!

朱光潛老先生曾在他的一篇文章《談讀詩與趣味的培養》(截取其中的幾段以做論述)中對於審美水平的高低有過一番論述:第一流小說家不盡是會講小說的人,第一流小說中的故事大半隻像枯樹搭成的花架,用處只在撐持住一園錦繡燦爛生氣勃勃的葛藤花卉,這些故事以外的東西就是小說中的詩。

如果只就故事說,陳鴻的《長恨歌傳》或洪昇的《長生殿》,元稹的《會真記》未必不如王實甫的《西廂記》,蘭姆的《莎氏樂府本事》未必不如莎士比亞的劇本。但是就文學價值說,《長恨歌》《西廂記》和莎士比亞的劇本都遠非它們所根據的或脫胎的散文故事所可比擬。

舉一個很簡單的例子來說,比如賈島的《尋隱者不遇》:

松下問童子,言師採藥去。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或者崔顥的《長幹行》:

君家何處住,妾住在橫塘。停舟暫借問,或恐是同鄉。

裡面也都有故事,但是這兩段故事多麼簡樸而平凡!兩首詩之所以為詩,並不在這兩個故事,而在故事後面的情趣,以及抓住這種簡單雋永的情趣,用一種恰如其分的簡樸而雋永的語言表現出來的藝術本領。這兩段故事你和我都會說,這兩首詩卻非你和我所做得出,雖然從表面看起來,它們是那麼容易。讀詩就要從此種看來容易而實在不容易的地方下功夫,就要學會了解此種地方的佳妙。對於這種佳妙的瞭解和愛好就是所謂“趣味”。

所以,就算是寫作,也要遵循其中的創作原則!美是有客觀的評判標準的,有依據存在!依據一種美的標準,自然能鑑賞和創作一張美的圖片!美是多樣性的,有些人之所以要打破規矩,是因為他本身就只持有一種美的審美標準!而在我眼裡,只需要三種構圖方式,就足夠我支撐去攝影了!

打破一種“規矩”,是為了要建立一種“規矩”,這種規矩,即所謂的攝影風格!而這樣的風格也是有很大的偶然性的,跟個人經歷有莫大的關係!只要一個人長時間、一輩子專注於攝影,他都會建立屬於自己攝影風格!不需要太刻意說打破規矩。

打破規矩,除了拍攝經驗,更多的是對於美學的積累。如果沒有美學知識作為支撐,是無法打破常規的!

你的攝影經驗加上你的個人經歷再加上你有一定的美學積累,這些東西都是你建立自己的風格的必要條件!


超級無敵後現代背鍋俠


其實,攝影誰都會,看起來容易,但是要想拍攝出質量好的照片也很難。簡單的說,攝影要先掌握好基本的技巧,再走自己的路才能推陳出新,拍攝出獨特的、有別於他人的作品。我是一名業餘攝影愛好者,喜歡用手機拍攝山水等風景圖片。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我的經驗就是多構思、多角度反覆取景,直到自己完全滿意為止。

附手機拍攝的風景照片三張,請各位老師多指教!😊





資訊領域創作者


每個行業有每個行業的專業知識與規矩。古人講: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自學成才的也有,但畢竟是個別的,大多數都的循應師道,由不懂到入門潛心求學,追求精藝,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有所繼承與創新。站在攝影專業角度上講,你的作品視角突破了自我,你的作品視野突破了局限,讓"美"呈現於世人時博得方方面面認可;並有所創新,獲得行業獎賞時;也許是在守規矩的基礎上“不守規矩",自成一格,出師有名。屆時,“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乃至實至名歸,有實力也有資格不按套路出牌。若你的"不守規矩"的作品榮登全國性或世界性大賽,並獲得了一定的名次,屆時,所謂的"不守規矩”也成為別人守規矩的示範東西了。


美石奇緣82042234


首先當我們最開始接觸攝影的時候,肯定是一步步的從最基本的知識來學習的,這和我們學習任何的技術都是一個道理,哪怕是我們最開始學習該是怎樣走步,然後才是學習跑步其實是一個道理。試想一個連最基本的規則都不懂的攝影師該怎樣才能隨心所欲的拍出自己想要的效果呢?任何後期的所謂不守規矩,倒不如直接說是打破規矩來的更準確些!任何一項領域,你只有知道所有的基本知識,做到紮實的瞭解和所有的拍攝技巧,那麼下一步你打破規矩也來的更有底氣!沒有規矩和不知道規矩相比知道了規矩然後再去打破規矩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你看的古裝片,一個武術大師左後用一根樹枝或者笤帚同樣可以戰勝身後擺著一堆十八般武器的人,但是這個大師肯定也是可以隨意使用那些武器的人,說了這些其實要講的是你千萬不要急功近利,太過於浮躁只會適得其反。


縱橫視覺ZoneFoto


我覺得這個因人而異,有的人認為遵守一定的規矩可以拍出讓自己比較滿意的作品,有的人則認為不墨守成規反而可以得到令人驚喜的結果。在此,我想說:

首先,我覺得遵不遵守拍攝的規矩也要分場合、時間,當你要準備拍攝的對象是你認為在遵守拍攝規則的前提下可以拍出更讓自己滿意的作品時,你可以選擇遵守,反之,當你認為在不遵守拍攝規則的條件下更容易拍出佳作,你可以選擇不遵守。

然後,我覺得遵不遵守拍攝的規矩跟拍攝者所持的拍攝設備也有關係,假如拍攝者裝備齊全,一切按部就班就可以拍出令人滿意的作品,可以選擇遵守。當設備不太好或者不充足的話,這時候可以儘可能發揮自己的想象力,隨拍也可以出佳作。

最後,我覺得遵不遵守拍攝的規矩跟拍攝者的技術也有關係,假如拍攝者的拍攝技術比較好的話,或許不遵守規矩更可能拍出好的作品。

其實,遵不遵守拍攝的規矩無任何標準和定論,因人而異,拍攝本就可以自由發揮。





LL是小孩YY是大人


畫有法,畫無定法,這應該是最好的回答,大概意思是古人繪畫創作會有一些經驗的積累,慢慢形成了一些技法和規則,學習繪畫的人要學習這個方法,而自己要創作更好的作品就要在這些基礎上去創造和破除一些規則,有所創新,才能行成自己的風格。

我們攝影人也是一樣的,開始學習一定要守規則,學到一些根本性的知識,有了積累可以做一些創造性的內容,基礎內容的練習方法在《攝影構圖學》中有非常好的建議

我是攝影讀書會潘慶華 與你一起學習進步


攝影讀書會


規則需要遵守,但不能收到規則的束縛,在該打破規則的時候,就要有勇氣去做創新,個人覺得規則是一條底線,你可以往上突破,但不能低於這條底線


1min視頻


攝影隨心而動,一千個人的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