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諸暨有個垃圾分類“達人”以81000積分位居6個小區第一名

諸暨有個垃圾分類“達人”以81000積分位居6個小區第一名

自去年5月份開始,諸暨市生活垃圾分類辦推出了居民垃圾分類積分兌換活動,並設立線下積分消費點。無論是農村還是城區,積分獎勵都鼓舞著全民參與垃圾分類,推動居民意識從“要我分”向“我要分”轉變,還湧現出很多垃圾分類“達人”。

研究垃圾分類的“科學家”

日前,浙江聯運環境諸暨項目部對本年度城區鳳凰城、和家園、鼎園、景瑞上府、金山越府、翡翠園,這6個小區的生活垃圾分類積分進行了統計,鳳凰城小區積分最高,有1005300分,而家住鼎園小區的張珊琳以81000分的個人成績遙遙領先,這正是她認真做好垃圾分類工作的最好證明。

诸暨有个垃圾分类“达人”以81000积分位居6个小区第一名

張珊琳今年57歲,是一名老黨員。她經常會回老家同山鎮裡塢底村開黨員會議,好幾年前,她就在會上得知垃圾分類工作,當時就覺得很有必要。

之後,鼎園小區也開始普及垃圾分類,張珊琳立馬就來勁了。她覺得,理論知識是基礎,那就先了解垃圾的分類,她和家人一起在手機上、電視上、小區活動中學習到哪些是廚餘垃圾、有害垃圾、可回收垃圾。

期初,張珊琳只是做好分內的事情,把垃圾分好類、投好桶。“去年五六月份的早上,我看到巡查員在翻垃圾桶,還把袋子打開拍照,我就去問她。聊天中,我得知下載APP可以積分。”這種激勵的措施立馬吸引了張珊琳,之後她就成了研究垃圾分類的“科學家”,垃圾怎麼分才方便?積分怎麼樣才能達到最多?這些成了她常常思考的事。

垃圾分類完全融入她的生活

早上起來,張珊琳先拿起手機打開“聯運好分類”APP,簽到之後拍每日一袋,再答題、分享……這1年多來,垃圾分類已完全融入張珊琳的生活。“一開始我就說,要麼不做,做就要做第一名。”張珊琳說。

诸暨有个垃圾分类“达人”以81000积分位居6个小区第一名

張珊琳的垃圾分類工作做得很細,有一次家裡吃粽子,她把粽葉扔到廚餘垃圾,綁的線扔到其他垃圾。她還在客廳放了兩個垃圾桶,一個收集果皮,一個收集瓜子殼、餐巾紙。家人之間還會互相監督,扔錯了連忙糾正。

張珊琳還得出經驗,很多人分類分得不細,主要是忽略了客廳裡會產生的廚餘垃圾,還有廚房裡不小心扔進去的醬油瓶子、塑料袋等,這些是都得挑出來的。有次她去扔垃圾,看到好幾個居民把玻璃瓶混在垃圾裡面,她當場指出錯誤,給他們上起了課,還推薦安裝APP,教他們積分。居民對這個“管閒事”的阿姨不但沒有反感,反而虛心請教,這更加激起了張珊琳做好垃圾分類的信心。在她的提議下,小區專門設立一個投遞玻璃瓶的垃圾箱。

現在,凡是有垃圾分類的活動,張珊琳都積極參加,還經常向大家分享自己的經驗。“其實垃圾分類工作很簡單的,基本的分類搞清楚,接下來就靠堅持。”

全民總動員拿下81000的高分

簽到5分、答題15分、分享15分……每天的積分張珊琳是必拿的,巡查員獎勵20分、上門拍照40分,這些也要爭取到。但是,這些分數有限,為什麼會有81000分這樣的高分?她向記者透露,可回收垃圾兌換積分佔了很大一部分。

诸暨有个垃圾分类“达人”以81000积分位居6个小区第一名

張珊琳和丈夫在袁家開了一家油漆店,店裡經常會有一些廢棄紙板箱。以往,她都是集起來賣給回收廢品的人,還會把家裡的快遞盒子、塑料瓶什麼的都帶到店裡去賣。張珊琳得知,可回收垃圾投遞到對應的垃圾分類窗口後,也可以獲得積分。雖然說每公斤的價格會比市場價低很多,但她還是選擇支持垃圾分類工作。“錢是小意思,做好垃圾分類工作才是最重要的。”

在張珊琳的影響下,家裡人也開始動員起來。丈夫去工地送貨時,會順道把路邊的塑料瓶帶回店裡;小女兒網購時的快遞紙板箱,會一個個攢起來;13歲的外孫班級裡組織春遊,會拿一個垃圾袋把果殼、餐巾紙等裝回家分類處理……

現在,張珊琳身邊的人都知道她垃圾分類工作做得很好,也很支持她,大家經常會把家裡的紙板箱、塑料瓶等放到她的油漆店門口,給她攢積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